刘向东:是的,这就是诗(读诗杂记)
日期:2022-02-16 17:54:56 来源:海燕 作者:刘向东 点击:625
是的,这就是诗(读诗杂记)
刘向东
玄理意味之体验
说到美国诗人罗伯特·潘·沃伦,最有名的诗要数《世事沧桑话鸣鸟》了: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赵毅衡 译)
这是一首看似并不复杂但内里非常富有蕴含的诗。或许是受到玄学派诗人的影响,与托·斯·艾略特和新批评派有着某些瓜葛的诗人沃伦,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许多玄理意味的体验,如果硬要给出一个说法,可以叫作是“关于存在的追思”。鸟鸣是瞬间的东西;而天空和石头、牧场,这些都是永恒的事物;人是介于这中间的特殊的体验者,他也属于“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但他却没有去关注和怀念那些人力不及的永恒事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是徒劳的,与其追慕那些,还不如悉心地去体味一次生命,去感受生命中那“我在”的玄秘状态。
这大约和中国古代王维诗中的那种禅意也很有微妙的相似之处,王维的《鸟鸣涧》中那种空灵又充满着存在哲思的意境,与之相比很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只是这里有近似于“无我之境”的空灵,而沃伦的诗中则更多的是“我的在场”的体味。
与后期象征主义诗人所喜欢的思想含量、意识深度都有关系,这首《世事沧桑话鸣鸟》有些刻意的意义裸露。作者在十分用心地标识着某些标志性的意象:“泉边取水”“满是石头的牧场”“头上的天空”“水桶里的天空”、“多少年”……这些都是为了说明时间,时间要素在对人的生命和存在体验产生着不可回避的启示和影响。用“我体验,故我在”这六个字来总结它的含义,也许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未来的旧照片》也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诗:
那注意力的中心——一张幼稚的脸
多年以前(想必是)白里透红——
现已褪色;在相片里只剩一点
灰白,没有多少表情显现。
那注意力的中心,在白色襁褓里,
那是妇人的宝贝;她漂亮而年轻,
面带蒙福的讶异神色,偎依
那迸生出的神秘奇迹。
在稍后的地方,那雄伟的身材
朦胧浮现,脸上闪烁着成就和自豪。
穿着黑色外套,礼帽罩在胸前,他迫不及待
要向你保证世界太平——把烦恼抛开。
相片已经褪色得厉害。岂不合理?
到了七十五岁上下事事都显得老旧,
而这相片正是那年纪。
那对夫妇,当然,已经不在人世。
他们带着剩下的爱情,并排躺
在绿草,或白雪,之下;那婴儿,多年后,站在那里;
旧景模糊,而他满怀罪咎地神伤
于无名的许诺未践,颓然莫可名状。
(彭镜禧 夏燕生 译)
此诗带有很强的叙述性,但它不是线条式的平铺直叙,其叙述时间在这里颇为讲究。它采取了倒叙、预叙、现在时叙述三者交错扭结的方法,使整体叙述的时间段不仅具有长度,更有着深度和幅度;成为既有现实经验重量,又有浓郁象征意义的对生存和生命情境的命名。
所谓“未来的旧照片”,是诗人叙述的基点之一。“预叙”在时态上提醒你,“我是预先向未来看的”。诗中所言“那婴儿,多年后,站在那里”缅怀双亲,暗示了生命虽有诸多偶然,但唯一的必然乃是人生命的衰朽和终有一死。人是世间万物中唯一能预知自己有“时间境域”的生物。
然而,奇异的是,诗人的“预叙”又与倒叙混而难辨,“预叙”的内容已被时光证实。这样一来,说话人的时间基点变得漂移不定,时间在此不是线性的物理时间,而成为主体经验着的时间;诗人穿插进行了三种暧昧的时态叙述,使作品在广泛的暗示功能中,具有具体本真的特指性。这张照片上有一家三口人,那年轻的父亲,有“雄伟的身材”,“脸上闪烁着成就和自豪。/穿着黑色外套,礼帽罩在胸前,他迫不及待/要向你保证世界太平——把烦恼抛开。”那母亲,“漂亮而年轻/面带蒙福的讶异神色”,偎依着她的小宝贝——“那迸生出的神秘奇迹”。这里的“蒙福的讶异”和“神秘奇迹”,在措辞上模拟了圣经《新约》中玛利亚蒙圣灵之福受孕,耶稣降生的神秘奇迹。父母亲的意象用在这里,含着微微的反讽性质。早期自由社会的竞争理念和新教伦理已渐渐丧失了活力,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新的“烦恼”又滚滚而来,他们的“后代”已是“满怀罪咎地神伤/于无名的许诺未践,颓然莫可名状”。
“那注意力的中心”究竟是什么?既是指人生命的衰败,又是指人类精神历史荒诞的蜕化。但诗人不屑于采用滥情的方式说出,而是将三种叙述时间交错扭结,于冷静、克制中传导出了对生命和生存淡淡的缅怀和内在的宿命感。
——————————————————————
是的,这就是诗
刽子手……
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
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
“叔叔啊,
别埋得太深,
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
(王守仁译)
“这就叫诗?”
“和拉家常话似的……”
“说得你直想掉泪!”
我忘了多少次面对类似上述这样的问题。是的,这就是诗,是苏联诗人P.鲍罗杜林的《刽子手……》。
这首诗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历史片段,短小精练,朴实无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但几乎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读懂,其差别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头一句,“刽子手”加上一个省略号,写出了德国法西斯多少罪恶啊!而第二句则写出了德国法西斯在战争中注定失败的命运,同时也写出了苏联红军和世界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从第三句,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的家园和校园已被战火摧毁。让人振聋发聩的是后三句:“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刽子手”一词,是成人对法西斯的称呼,而在孩子的眼睛里,他们是“叔叔”,与其他熟悉或陌生的青年男子有什么不同吗?“别埋得太深”,面对连孩子也不放过的“活埋”,在孩子眼里竟然如同游戏,几乎没有丝毫的恐惧。“不然妈妈会找不到我们”,作为读者,我们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孩子的妈妈哪儿去了?是不是已经被杀害了?也不见孩子的爸爸,那爸爸呢?或许早已牺牲,或许正在炮火连天的前线浴血奋战,或许多年没有回家,孩子已经没有“爸爸”这个概念了……诗的最后一个词是“我们”,显而易见,被推进土坑里的孩子不是一个,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清晰的镜头:一群全副武装的德国鬼子,手里有刀枪和铁锹,正在把一群幼小的生命推进刚刚挖好的土坑里,而这个镜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连天、横尸遍野、一片废墟……
——————————————————
这不仅是诗的灵感使然
冬日薄暮
太阳落入清凉,没有伴儿,
没有为我们干完活后的责难。
它落下去了,心里一无信仰。
当它去后,我听到溪水跟踪而至的流声。
它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它的长笛。
(桴夫 译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国诗人默温却没有这种感伤,而是让接替出场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了更为动人的光亮和音乐。太阳落了,溪水跟踪而至,并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它的长笛……这不仅是诗的灵感使然,从更深层看,它也是人生智慧的呈现,是生命的回声。
门
这地方可能是一扇门的空间
我就站在这里
站在光亮中所有的墙壁之外
这里将出现一个影子
整天都存在
其中有一扇门
开在我现今站立的地方
我走后很久
会有人来敲门
敲这空气
而另有一个生活
将为我把门敞开
(汪剑钊 译)
这是一首玄学味很浓的诗,触及的是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独具匠心,选取了一个具体的物——“门”来承载思考。
“门”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进口,又是出口,恰好可以作为生死转换之间的象征物。
在我现今站立的地方,将出现一扇门,符合“存在”从“虚无”中诞生的道理。但耐人寻味的是,那时,现实的我已成了过去,亦即由“存在”转为“虚无”。
跨过死亡之门,里面究竟有什么?这问题在古希腊就被提出,但迄今没有答案,因为去了那里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
出自人生最深切的体验也出自天启
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
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
带着饥饿与惶恐。我从唇上剥落
一层硬皮,并舔舔双唇。犹记
它的滋味,咸咸,冷冷。
而我始终行行又行行又行行。
于台阶前我歇坐取暖,
恍恍惚惚我的步履如若舞蹈
循着捕鼠人的曲调,踱向河畔。蹲坐
于台阶上取暖,浑身上下瑟瑟哆嗦。
阿母伫立着频频召唤,视之仿若
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我向她靠近,她离我七步伫立,
呼唤我,我向她靠近,她伫立
离我七步并呼唤我。
我觉得懊热,
解开领口,我躺下,
旋即号角齐吼,光辉四射
直捣我的眼睑,众马奔腾,阿母
飞翔于道路上方,召唤我
旋即飞离……
而如今我梦见
一家医院,冷白于苹果树下,
以及白色床单在我颌下,
以及白色医生向我俯瞰,
以及白色护士立我足畔,
振摆其羽翼。而伊们仍然伫立。
而后阿母进来,呼唤我——
旋即又飞离……
(陈丽贵 译)
俄国诗人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是一首感人的诗篇。
我只能说,这样的诗出自对人生最深切的体验,也出自天启。
它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生病,我也带着惶恐,从唇上撕下一层硬皮,并舔舔双唇,我至今记得那滋味。就是这样的细节,让那早年瞬间的生命经验全回来了。也正是在那惶恐中,在病中,我们,才如此需要母亲。
我已经年过半百,但我至今仍是一个孩子,一个病恹恹的孩子,在对母爱的渴望中,我有时会因为病痛或醉酒呼唤妈妈。
好在我的妈妈,此刻就在我身边,正在给我缝制鞋垫,足够我行走一生的鞋垫。
————————————————————
只看到现象还不是“生活”
奥地利诗人埃里希·傅立特的《什么是生活》,表面上与我们初学写作者随手写下的诗句差不多:
生活
是我澡盆里的
温暖的水
生活
是我的嘴唇
贴着你敞开的胸怀
生活
是一腔愤怒
对世界上的不平
只是温暖的水
还不够
我要在水里戏耍
只是把嘴唇贴在你怀里
还不够
我要把它亲吻
只是对不平发出愤怒
还不够
我们要寻找根源
并采取行动
对付它
这才是生活
(马文韬 译)
生活是什么?是澡盆里的温水,是对着嘴唇敞开的胸怀以及对不平的愤怒。诗人选择了三种经验回答生活。但只写到此,太单一,太直接,诗思显得浅淡。多罗列几种比喻或意象如何呢?不行,平行推进会使诗篇变得肤浅而又累赘。傅立特笔锋回转,以“还不够”给“肯定”加了一层“否定”:还得在水里戏耍,在怀抱亲吻以及找出愤怒的根源。犹如针灸,于扎针之后再“捻一捻”,起到了递进、深化、强化的作用,使诗感膨胀起来。
只看到现象还不是“生活”,还得寻找现象发生的根源,采取行动,对付它,这才叫完整的生活。
诗人以一种积极的人生经验和态度,向人们阐释了生活的含义。
来源:《海燕》杂志
刘向东
玄理意味之体验
说到美国诗人罗伯特·潘·沃伦,最有名的诗要数《世事沧桑话鸣鸟》了: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赵毅衡 译)
这是一首看似并不复杂但内里非常富有蕴含的诗。或许是受到玄学派诗人的影响,与托·斯·艾略特和新批评派有着某些瓜葛的诗人沃伦,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许多玄理意味的体验,如果硬要给出一个说法,可以叫作是“关于存在的追思”。鸟鸣是瞬间的东西;而天空和石头、牧场,这些都是永恒的事物;人是介于这中间的特殊的体验者,他也属于“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但他却没有去关注和怀念那些人力不及的永恒事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是徒劳的,与其追慕那些,还不如悉心地去体味一次生命,去感受生命中那“我在”的玄秘状态。
这大约和中国古代王维诗中的那种禅意也很有微妙的相似之处,王维的《鸟鸣涧》中那种空灵又充满着存在哲思的意境,与之相比很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只是这里有近似于“无我之境”的空灵,而沃伦的诗中则更多的是“我的在场”的体味。
与后期象征主义诗人所喜欢的思想含量、意识深度都有关系,这首《世事沧桑话鸣鸟》有些刻意的意义裸露。作者在十分用心地标识着某些标志性的意象:“泉边取水”“满是石头的牧场”“头上的天空”“水桶里的天空”、“多少年”……这些都是为了说明时间,时间要素在对人的生命和存在体验产生着不可回避的启示和影响。用“我体验,故我在”这六个字来总结它的含义,也许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未来的旧照片》也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诗:
那注意力的中心——一张幼稚的脸
多年以前(想必是)白里透红——
现已褪色;在相片里只剩一点
灰白,没有多少表情显现。
那注意力的中心,在白色襁褓里,
那是妇人的宝贝;她漂亮而年轻,
面带蒙福的讶异神色,偎依
那迸生出的神秘奇迹。
在稍后的地方,那雄伟的身材
朦胧浮现,脸上闪烁着成就和自豪。
穿着黑色外套,礼帽罩在胸前,他迫不及待
要向你保证世界太平——把烦恼抛开。
相片已经褪色得厉害。岂不合理?
到了七十五岁上下事事都显得老旧,
而这相片正是那年纪。
那对夫妇,当然,已经不在人世。
他们带着剩下的爱情,并排躺
在绿草,或白雪,之下;那婴儿,多年后,站在那里;
旧景模糊,而他满怀罪咎地神伤
于无名的许诺未践,颓然莫可名状。
(彭镜禧 夏燕生 译)
此诗带有很强的叙述性,但它不是线条式的平铺直叙,其叙述时间在这里颇为讲究。它采取了倒叙、预叙、现在时叙述三者交错扭结的方法,使整体叙述的时间段不仅具有长度,更有着深度和幅度;成为既有现实经验重量,又有浓郁象征意义的对生存和生命情境的命名。
所谓“未来的旧照片”,是诗人叙述的基点之一。“预叙”在时态上提醒你,“我是预先向未来看的”。诗中所言“那婴儿,多年后,站在那里”缅怀双亲,暗示了生命虽有诸多偶然,但唯一的必然乃是人生命的衰朽和终有一死。人是世间万物中唯一能预知自己有“时间境域”的生物。
然而,奇异的是,诗人的“预叙”又与倒叙混而难辨,“预叙”的内容已被时光证实。这样一来,说话人的时间基点变得漂移不定,时间在此不是线性的物理时间,而成为主体经验着的时间;诗人穿插进行了三种暧昧的时态叙述,使作品在广泛的暗示功能中,具有具体本真的特指性。这张照片上有一家三口人,那年轻的父亲,有“雄伟的身材”,“脸上闪烁着成就和自豪。/穿着黑色外套,礼帽罩在胸前,他迫不及待/要向你保证世界太平——把烦恼抛开。”那母亲,“漂亮而年轻/面带蒙福的讶异神色”,偎依着她的小宝贝——“那迸生出的神秘奇迹”。这里的“蒙福的讶异”和“神秘奇迹”,在措辞上模拟了圣经《新约》中玛利亚蒙圣灵之福受孕,耶稣降生的神秘奇迹。父母亲的意象用在这里,含着微微的反讽性质。早期自由社会的竞争理念和新教伦理已渐渐丧失了活力,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新的“烦恼”又滚滚而来,他们的“后代”已是“满怀罪咎地神伤/于无名的许诺未践,颓然莫可名状”。
“那注意力的中心”究竟是什么?既是指人生命的衰败,又是指人类精神历史荒诞的蜕化。但诗人不屑于采用滥情的方式说出,而是将三种叙述时间交错扭结,于冷静、克制中传导出了对生命和生存淡淡的缅怀和内在的宿命感。
——————————————————————
是的,这就是诗
刽子手……
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
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
“叔叔啊,
别埋得太深,
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
(王守仁译)
“这就叫诗?”
“和拉家常话似的……”
“说得你直想掉泪!”
我忘了多少次面对类似上述这样的问题。是的,这就是诗,是苏联诗人P.鲍罗杜林的《刽子手……》。
这首诗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历史片段,短小精练,朴实无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但几乎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读懂,其差别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头一句,“刽子手”加上一个省略号,写出了德国法西斯多少罪恶啊!而第二句则写出了德国法西斯在战争中注定失败的命运,同时也写出了苏联红军和世界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从第三句,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的家园和校园已被战火摧毁。让人振聋发聩的是后三句:“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刽子手”一词,是成人对法西斯的称呼,而在孩子的眼睛里,他们是“叔叔”,与其他熟悉或陌生的青年男子有什么不同吗?“别埋得太深”,面对连孩子也不放过的“活埋”,在孩子眼里竟然如同游戏,几乎没有丝毫的恐惧。“不然妈妈会找不到我们”,作为读者,我们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孩子的妈妈哪儿去了?是不是已经被杀害了?也不见孩子的爸爸,那爸爸呢?或许早已牺牲,或许正在炮火连天的前线浴血奋战,或许多年没有回家,孩子已经没有“爸爸”这个概念了……诗的最后一个词是“我们”,显而易见,被推进土坑里的孩子不是一个,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清晰的镜头:一群全副武装的德国鬼子,手里有刀枪和铁锹,正在把一群幼小的生命推进刚刚挖好的土坑里,而这个镜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连天、横尸遍野、一片废墟……
——————————————————
这不仅是诗的灵感使然
冬日薄暮
太阳落入清凉,没有伴儿,
没有为我们干完活后的责难。
它落下去了,心里一无信仰。
当它去后,我听到溪水跟踪而至的流声。
它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它的长笛。
(桴夫 译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国诗人默温却没有这种感伤,而是让接替出场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了更为动人的光亮和音乐。太阳落了,溪水跟踪而至,并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它的长笛……这不仅是诗的灵感使然,从更深层看,它也是人生智慧的呈现,是生命的回声。
门
这地方可能是一扇门的空间
我就站在这里
站在光亮中所有的墙壁之外
这里将出现一个影子
整天都存在
其中有一扇门
开在我现今站立的地方
我走后很久
会有人来敲门
敲这空气
而另有一个生活
将为我把门敞开
(汪剑钊 译)
这是一首玄学味很浓的诗,触及的是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独具匠心,选取了一个具体的物——“门”来承载思考。
“门”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进口,又是出口,恰好可以作为生死转换之间的象征物。
在我现今站立的地方,将出现一扇门,符合“存在”从“虚无”中诞生的道理。但耐人寻味的是,那时,现实的我已成了过去,亦即由“存在”转为“虚无”。
跨过死亡之门,里面究竟有什么?这问题在古希腊就被提出,但迄今没有答案,因为去了那里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
出自人生最深切的体验也出自天启
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
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
带着饥饿与惶恐。我从唇上剥落
一层硬皮,并舔舔双唇。犹记
它的滋味,咸咸,冷冷。
而我始终行行又行行又行行。
于台阶前我歇坐取暖,
恍恍惚惚我的步履如若舞蹈
循着捕鼠人的曲调,踱向河畔。蹲坐
于台阶上取暖,浑身上下瑟瑟哆嗦。
阿母伫立着频频召唤,视之仿若
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我向她靠近,她离我七步伫立,
呼唤我,我向她靠近,她伫立
离我七步并呼唤我。
我觉得懊热,
解开领口,我躺下,
旋即号角齐吼,光辉四射
直捣我的眼睑,众马奔腾,阿母
飞翔于道路上方,召唤我
旋即飞离……
而如今我梦见
一家医院,冷白于苹果树下,
以及白色床单在我颌下,
以及白色医生向我俯瞰,
以及白色护士立我足畔,
振摆其羽翼。而伊们仍然伫立。
而后阿母进来,呼唤我——
旋即又飞离……
(陈丽贵 译)
俄国诗人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小时候我有一次生病》,是一首感人的诗篇。
我只能说,这样的诗出自对人生最深切的体验,也出自天启。
它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生病,我也带着惶恐,从唇上撕下一层硬皮,并舔舔双唇,我至今记得那滋味。就是这样的细节,让那早年瞬间的生命经验全回来了。也正是在那惶恐中,在病中,我们,才如此需要母亲。
我已经年过半百,但我至今仍是一个孩子,一个病恹恹的孩子,在对母爱的渴望中,我有时会因为病痛或醉酒呼唤妈妈。
好在我的妈妈,此刻就在我身边,正在给我缝制鞋垫,足够我行走一生的鞋垫。
————————————————————
只看到现象还不是“生活”
奥地利诗人埃里希·傅立特的《什么是生活》,表面上与我们初学写作者随手写下的诗句差不多:
生活
是我澡盆里的
温暖的水
生活
是我的嘴唇
贴着你敞开的胸怀
生活
是一腔愤怒
对世界上的不平
只是温暖的水
还不够
我要在水里戏耍
只是把嘴唇贴在你怀里
还不够
我要把它亲吻
只是对不平发出愤怒
还不够
我们要寻找根源
并采取行动
对付它
这才是生活
(马文韬 译)
生活是什么?是澡盆里的温水,是对着嘴唇敞开的胸怀以及对不平的愤怒。诗人选择了三种经验回答生活。但只写到此,太单一,太直接,诗思显得浅淡。多罗列几种比喻或意象如何呢?不行,平行推进会使诗篇变得肤浅而又累赘。傅立特笔锋回转,以“还不够”给“肯定”加了一层“否定”:还得在水里戏耍,在怀抱亲吻以及找出愤怒的根源。犹如针灸,于扎针之后再“捻一捻”,起到了递进、深化、强化的作用,使诗感膨胀起来。
只看到现象还不是“生活”,还得寻找现象发生的根源,采取行动,对付它,这才叫完整的生活。
诗人以一种积极的人生经验和态度,向人们阐释了生活的含义。
来源:《海燕》杂志
- 上一篇:让诗歌插上翅膀——朗诵与演唱专业委员会年会
- 下一篇:洪芜:光还会从明天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