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文艺创作要紧扣源于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核心思想
日期:2022-03-21 17:12:59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作者:何英耀  点击:909



文艺创作要紧扣源于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核心思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何英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的历史交汇点。在这荣耀之时,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的统帅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繁荣指明的方向,这是我们的领袖为奔跑在新时代艺术大道上的文艺创作者们给出的标准,是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对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饱含深情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一词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根植的沃土,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傲人成果和当今中国繁荣发展的文艺都离不开人民。我作为一名已有30年党龄的纪检干部和刚加入中国诗歌学会的会员,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原本本、逐句逐字学习了多次。通过认真学习、分析和思考,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至少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精神实质。
 
一、文艺创作要传播人民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对文艺代表们说“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这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做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做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文艺工作者搞艺术创作就要传播人民的思想,就要真实反映出人民的生活,就要体现出人民的时代精神,文艺工作者要成为人民真正需要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总书记一针见血揭示了文艺发展的必然规律,道出了文艺作品能否步入辉煌殿堂的决定性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搞艺术创作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路线,就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就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感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向人民群众学习,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信念和社会情感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文艺作品表达弘扬的最高标准,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传播人民的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群众一起向未来,为新时代的人民群众讴歌颂唱。离开人民群众谈创作,就如同美丽的牡丹花离开活生生的树体谈娇艳,纵有惊艳姿容,也是短暂一刻,不会有温暖持久的爱,感染不了大众的情怀。
 
二、文艺工作者要具有人民情怀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是从人民中产生并服务于人民,人民情怀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这是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信念,更是我们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必然选择。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什么能成为大众热捧的对象,是因为作品的创作者心系祖国、具有人民情怀,能够置身人民之中、融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原原本本呈现,直接带给读者、观众心灵的震撼和情景交融的感动,唤起大众的呼应。大家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这支被称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扎根当地生活,勇战风雪、苦斗寒暑,借天为布景、踏地为舞台,创作演绎了很多优秀作品,为当地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还有被国务院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始终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坚持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的“三三三制”演出原则,为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巡回演出。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和她的丈夫陈宪章一起研究,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创作并演出了优秀的现代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表演艺术家李雪健,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工作40多年来,一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贴得近、感情真,他塑造的李大钊、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深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文艺战线的榜样人物有着共同特点,那就是心里永远装着人民,时刻与人民心贴心,真正做到把艺术理想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之中,坚持艺术创作从人民群众中来、艺术作品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去,坚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心声,以人民之美为美,打磨文艺作品,奉献精品佳作,鼓舞人民群众向幸福社会前进。
 
三、文艺作品要讴歌人民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他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我们文艺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艺术传承人,就应该谨记总书记的嘱托,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艺、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跟新时代步伐,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价值追求、艺术生命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佳作,把人民群众有血有肉、有情有德、有质感有温度的东西淋漓表现出来,真正把文艺创造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真心实意讴歌人民,大张旗鼓颂扬人民精神。像电影《牛玉儒》《杨善洲》等讴歌了党员领导干部务实为民、清正廉洁、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鼓舞了一批又批党员干部无私为民奉献。像《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影视作品,真实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留存刻画了中国人民担当大义、勤劳勇敢、踔厉奋斗的时代印记,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唱响了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获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东北虎》展现出了普通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创作要立足中国大地,坚守人民立场,紧扣人民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能量,传播人民思想,文艺作品才会不朽!
 
 
 
何英耀,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纪委委员、党务人事部副主任/政工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文艺创作要紧扣源于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核心思想

日期:2022-03-21 17:12:59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作者:何英耀  点击:909
文艺创作要紧扣源于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核心思想



文艺创作要紧扣源于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核心思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何英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的历史交汇点。在这荣耀之时,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的统帅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繁荣指明的方向,这是我们的领袖为奔跑在新时代艺术大道上的文艺创作者们给出的标准,是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对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饱含深情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一词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根植的沃土,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傲人成果和当今中国繁荣发展的文艺都离不开人民。我作为一名已有30年党龄的纪检干部和刚加入中国诗歌学会的会员,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原本本、逐句逐字学习了多次。通过认真学习、分析和思考,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至少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精神实质。
 
一、文艺创作要传播人民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对文艺代表们说“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这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做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做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文艺工作者搞艺术创作就要传播人民的思想,就要真实反映出人民的生活,就要体现出人民的时代精神,文艺工作者要成为人民真正需要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总书记一针见血揭示了文艺发展的必然规律,道出了文艺作品能否步入辉煌殿堂的决定性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搞艺术创作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路线,就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就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感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向人民群众学习,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信念和社会情感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文艺作品表达弘扬的最高标准,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传播人民的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群众一起向未来,为新时代的人民群众讴歌颂唱。离开人民群众谈创作,就如同美丽的牡丹花离开活生生的树体谈娇艳,纵有惊艳姿容,也是短暂一刻,不会有温暖持久的爱,感染不了大众的情怀。
 
二、文艺工作者要具有人民情怀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是从人民中产生并服务于人民,人民情怀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这是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信念,更是我们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必然选择。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什么能成为大众热捧的对象,是因为作品的创作者心系祖国、具有人民情怀,能够置身人民之中、融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原原本本呈现,直接带给读者、观众心灵的震撼和情景交融的感动,唤起大众的呼应。大家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这支被称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扎根当地生活,勇战风雪、苦斗寒暑,借天为布景、踏地为舞台,创作演绎了很多优秀作品,为当地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还有被国务院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始终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坚持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的“三三三制”演出原则,为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巡回演出。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和她的丈夫陈宪章一起研究,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创作并演出了优秀的现代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表演艺术家李雪健,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工作40多年来,一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贴得近、感情真,他塑造的李大钊、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深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文艺战线的榜样人物有着共同特点,那就是心里永远装着人民,时刻与人民心贴心,真正做到把艺术理想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之中,坚持艺术创作从人民群众中来、艺术作品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去,坚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心声,以人民之美为美,打磨文艺作品,奉献精品佳作,鼓舞人民群众向幸福社会前进。
 
三、文艺作品要讴歌人民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他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我们文艺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艺术传承人,就应该谨记总书记的嘱托,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艺、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跟新时代步伐,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价值追求、艺术生命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佳作,把人民群众有血有肉、有情有德、有质感有温度的东西淋漓表现出来,真正把文艺创造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真心实意讴歌人民,大张旗鼓颂扬人民精神。像电影《牛玉儒》《杨善洲》等讴歌了党员领导干部务实为民、清正廉洁、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鼓舞了一批又批党员干部无私为民奉献。像《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影视作品,真实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留存刻画了中国人民担当大义、勤劳勇敢、踔厉奋斗的时代印记,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唱响了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获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东北虎》展现出了普通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创作要立足中国大地,坚守人民立场,紧扣人民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能量,传播人民思想,文艺作品才会不朽!
 
 
 
何英耀,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纪委委员、党务人事部副主任/政工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