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鉴赏 > 诗人自选
鲁西大贤 丨 远古篇(四章)
日期:2022-07-11 15:24:15  来源:未知  作者:李绪廷  点击:431
  【伏羲】
  
  一万年,或者更久。传说或史实似乎已不再重要。
  华胥氏,雷泽,巨大的脚印……踩了脚印就怀孕的帝母,十二年后诞下了蛇身人面的伏羲。
  人祖山上,滔天的洪水做了伏羲、女娲兄妹婚房的外墙,但不知贝壳的婚戒上,是否刻满了华夏始祖生活的图景?
  之后,伏羲在泰山之巅,创造了龙,也创造了绵延至今的中华姓氏。
  
  散发披肩,身系鹿裙。或头戴蓑笠,身着棉麻裤衫。
  无关潇洒。无关倜傥。无关风月。
  六千年前的风霜雪雨,并不会因为缺衣少穿而变得温柔,蜷缩在山洞里的男女老幼,所有的期待只剩下一口食粮。
  这是伏羲久久伫立思索的唯一原因。
  更多的时候,他的坚持是一块水中的鹅卵石,看似光滑明晰,其实有着磨砺后依然坚硬的内心。
  他把自己站成一个巨型的感叹号,从此,北方大野再无兽人。
  
  那时,伏羲还没来阳谷,在春日的和风下教人栽种五谷。
  那时,寒冷和饥饿是族人面对的最大敌人。
  那时,伏羲设法将飞禽走兽变成干粮,用各种网,罩起最初的诗和远方。
  那时,从捕获到饲养的变迁,诞生了家禽、家畜等众多名词,在狩猎和农耕之间,伏羲嫁接了以逸待劳的想象。
  那时,伏羲仰观日月星辰,俯视万物众生,电光石火,顿悟阴阳玄机,以“八卦”一画开天地。阳与阴的结合,旋即升腾为阴阳鱼的天眼,生命的天理和奥秘,在马为乾、牛为坤、龙为震、鸡为巽、猪为坎、凤为离、狗为艮、羊为兑的吟诵中浑然天成。
  那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没有琴瑟和鸣的基础。偶尔一根棉线发声,诱发了瑟的诞生。一曲《驾辨》似彼岸花开,素手抚琴的伏羲,用血液与灵魂滋养了最初的神曲。
  
  当旧石器、陶片、骨骸站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下,河图洛书留下的影韵业已嵌进大道神坛。
  当我们说起阳谷,说起宓城,说起五谷,甚至说起文字和医药、伏羲的长征、科学与迷信……如果,不把万年前的传说串成汗青,中华民族的图腾又何从谈起?
  这也是我们把这个喜忧参半的人间,轻轻抱住的唯一理由。
  
  注: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
  
  【颛顼】
  
  炎帝与轩辕氏的矛盾,在孙辈再起波澜。
  水神共工为炎帝后裔,不服轩辕氏颛顼为帝,约众天神齐围京畿。
  七十二座烽火台被点燃,四方诸侯疾速支援。
  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
  亲自挂帅的颛顼,豪气冲天,将一场酷烈的战斗,演绎为败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大戏。
  天柱已断,宇宙遂变,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开始撒欢,江河也因此东流,百川归海。
  这场大战后,圆头胖脸、头戴玛瑙的英年领袖圈定了九州,乘龙遨游,在内黄西南,用女娲的宝剑斩杀毁坏农田的黄水怪。从此,大河归位,庄稼茁壮成长,世间万物与他相依相偎。
  他和光着身子的族人赶走了很多妖孽,从最北的黑龙,到岭南的蛮虫,尽皆降服。
  
  当然,神话可以把一个人奉为神,也可以让百姓因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专信占卜。
  颛顼大手一挥,天地祖宗成为祭祀主神。
  从此,百姓遵循自然规律,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从此,力量和美是男人的追求,抱着孩子劳作是女性的甜蜜。
  最重要的,那些稼穑的持有者,把颛顼高高扔到空中,又稳稳地接住。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蛮荒时的拥戴,承认其璀璨的两面:一面是《颛顼历》,一面是定九州。
  而让颛顼帝在篝火旁神采飞扬的,是古乐《承云》,效八风之音,以祭上帝。
  他是无畏的胜利者,终结和延续是他的双刃剑。
  但天地实在太小,不足以盛装气贯长虹的轩辕氏季风;他在风中鸟瞰,调理河山的众民,如另一个忙碌的自己。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以九十八岁的高龄,成为近乎完美的代名词。
  
  有一天,我在聊古庙中废墟中,臆想了颛顼帝执圭而坐的塑像。
  圣水井犹在,以固有的清澈,诠释着远古帝君的智慧与“圣泉携雨”的意蕴。
  
  注:颛顼,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颛顼不是远古时代具体的人物名称,而是部落首领名称。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仓颉】
  
  结绳记事的年代,生活是一个哑谜,所记与所知,谬之千里。
  仓颉不是神,却似得到了神谕。将飞鸟的翅膀定格,把草木的枝丫放飞;从水中的游鱼提炼出弯曲,在飞奔的野兽蹄声中萃取印记,然后,描摹成击穿历史黑暗的28支箭簇。
  万物山川始于盘古,分清并记录,则始于仓颉。
  龟背上也因此记下了这位龙脸人身、双瞳四目、睿智轩昂的部落首领。
  黄帝惊叹,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臣民共习。天帝感动,让天宫粮仓中的谷子飘撒成雨,万民于灾荒中领略了天地之间的一道惊鸿。
  从此,田埂上有了汉字,江河中有了汉字,山川中有了汉字,大海中有了汉字,飞禽的翅膀上有了汉字,走兽的斑纹上有了汉字……
  从此,文字里有了神明,有了敬畏,有了一眼望不头的惊叹和辽阔。
  从此,世代传承发展,于钟鼎陶泥,甲骨汗青,金帛羊皮,织锦宣纸中生生不息。
  风沙可以湮没古城,潮汐可以吞没故国,唯有文字永恒成史籍法典,丹书铁券,于万世汗青中,走进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学读书馆,在一撇一捺中,演绎着与众不同的风景。
  那一天,我试着在《东阿县志》中寻觅仓颉的归宿,在其挣脱三千年束缚的那个梦里,王安石读懂了“粟雨”,“於乎多言,只误后生”的酒令,抛在唐宋八大家聚会的酒桌上,无人多言。
  
  注: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又曰苍王、仓圣。《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2],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巢父】
  
  有人逃离了麦田,拽着文字串成的绳索,将自己拉入一个叫朝廷的殿堂。飞黄腾达或衣锦还乡,构成了毕生奋斗最重要的两个点。
  有人则避开了禅让,隐匿于沟壑间、青草中,营巢而居,以放牧了此一生。
  4500年前,唐尧力邀的高士,在古老的鲁西执鞭放牧,他遥远的凝视,第一次筑起了大隐与凡间的界限,他的信仰里安放着淡泊和从容,于露珠上播种另类任性。
  从尧舜的背景上看,同为高士的许由则显得言不由衷。他听从巢父匿起锋芒,逃避箕山之下开垦荒地,却又在与人交流后,去溪边洗耳。
  “脏话能玷污耳朵,洗耳同样弄脏了河水。”巢父留下的这句话,让很多哲理黯然失色。
  巢父放牧,大部分牛羊都感染了他的基因。
  风吹过平原,牧草在阳光下和牧鞭拥抱。或许本来就没有鞭子呢。
  蓝天之下,牛羊是空无的点缀,巢父为寂静代言。
  现在想来,巢父一拒二阻三隐,本意或许不只是淡泊名利。他的隐居,更像是自知之明,“尧舜在上,下有巢由”,是赞誉,也是上天的选择。
  但一个人对权位的拒绝如此纯粹,让我在许营村的田埂了思索了很久。
  设想面前每一片叶子的不同,进而感到了内在孤独的高贵和质朴。
  这种孤独,还包裹起巢陵附近的祭岁坪,尧王坟,卧牛坑,洗耳池。这让后世许多勉强保留的外在清白,再也找不到自我标榜的出口。
  
  注: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放牧为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五代时期阳城和博州治所曾移此,称巢陵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鉴赏 > 诗人自选

鲁西大贤 丨 远古篇(四章)

日期:2022-07-11 15:24:15  来源:未知  作者:李绪廷  点击:431
《鲁西大贤》系列散文诗之一
  【伏羲】
  
  一万年,或者更久。传说或史实似乎已不再重要。
  华胥氏,雷泽,巨大的脚印……踩了脚印就怀孕的帝母,十二年后诞下了蛇身人面的伏羲。
  人祖山上,滔天的洪水做了伏羲、女娲兄妹婚房的外墙,但不知贝壳的婚戒上,是否刻满了华夏始祖生活的图景?
  之后,伏羲在泰山之巅,创造了龙,也创造了绵延至今的中华姓氏。
  
  散发披肩,身系鹿裙。或头戴蓑笠,身着棉麻裤衫。
  无关潇洒。无关倜傥。无关风月。
  六千年前的风霜雪雨,并不会因为缺衣少穿而变得温柔,蜷缩在山洞里的男女老幼,所有的期待只剩下一口食粮。
  这是伏羲久久伫立思索的唯一原因。
  更多的时候,他的坚持是一块水中的鹅卵石,看似光滑明晰,其实有着磨砺后依然坚硬的内心。
  他把自己站成一个巨型的感叹号,从此,北方大野再无兽人。
  
  那时,伏羲还没来阳谷,在春日的和风下教人栽种五谷。
  那时,寒冷和饥饿是族人面对的最大敌人。
  那时,伏羲设法将飞禽走兽变成干粮,用各种网,罩起最初的诗和远方。
  那时,从捕获到饲养的变迁,诞生了家禽、家畜等众多名词,在狩猎和农耕之间,伏羲嫁接了以逸待劳的想象。
  那时,伏羲仰观日月星辰,俯视万物众生,电光石火,顿悟阴阳玄机,以“八卦”一画开天地。阳与阴的结合,旋即升腾为阴阳鱼的天眼,生命的天理和奥秘,在马为乾、牛为坤、龙为震、鸡为巽、猪为坎、凤为离、狗为艮、羊为兑的吟诵中浑然天成。
  那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没有琴瑟和鸣的基础。偶尔一根棉线发声,诱发了瑟的诞生。一曲《驾辨》似彼岸花开,素手抚琴的伏羲,用血液与灵魂滋养了最初的神曲。
  
  当旧石器、陶片、骨骸站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下,河图洛书留下的影韵业已嵌进大道神坛。
  当我们说起阳谷,说起宓城,说起五谷,甚至说起文字和医药、伏羲的长征、科学与迷信……如果,不把万年前的传说串成汗青,中华民族的图腾又何从谈起?
  这也是我们把这个喜忧参半的人间,轻轻抱住的唯一理由。
  
  注: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
  
  【颛顼】
  
  炎帝与轩辕氏的矛盾,在孙辈再起波澜。
  水神共工为炎帝后裔,不服轩辕氏颛顼为帝,约众天神齐围京畿。
  七十二座烽火台被点燃,四方诸侯疾速支援。
  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
  亲自挂帅的颛顼,豪气冲天,将一场酷烈的战斗,演绎为败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大戏。
  天柱已断,宇宙遂变,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开始撒欢,江河也因此东流,百川归海。
  这场大战后,圆头胖脸、头戴玛瑙的英年领袖圈定了九州,乘龙遨游,在内黄西南,用女娲的宝剑斩杀毁坏农田的黄水怪。从此,大河归位,庄稼茁壮成长,世间万物与他相依相偎。
  他和光着身子的族人赶走了很多妖孽,从最北的黑龙,到岭南的蛮虫,尽皆降服。
  
  当然,神话可以把一个人奉为神,也可以让百姓因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专信占卜。
  颛顼大手一挥,天地祖宗成为祭祀主神。
  从此,百姓遵循自然规律,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从此,力量和美是男人的追求,抱着孩子劳作是女性的甜蜜。
  最重要的,那些稼穑的持有者,把颛顼高高扔到空中,又稳稳地接住。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蛮荒时的拥戴,承认其璀璨的两面:一面是《颛顼历》,一面是定九州。
  而让颛顼帝在篝火旁神采飞扬的,是古乐《承云》,效八风之音,以祭上帝。
  他是无畏的胜利者,终结和延续是他的双刃剑。
  但天地实在太小,不足以盛装气贯长虹的轩辕氏季风;他在风中鸟瞰,调理河山的众民,如另一个忙碌的自己。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以九十八岁的高龄,成为近乎完美的代名词。
  
  有一天,我在聊古庙中废墟中,臆想了颛顼帝执圭而坐的塑像。
  圣水井犹在,以固有的清澈,诠释着远古帝君的智慧与“圣泉携雨”的意蕴。
  
  注:颛顼,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颛顼不是远古时代具体的人物名称,而是部落首领名称。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仓颉】
  
  结绳记事的年代,生活是一个哑谜,所记与所知,谬之千里。
  仓颉不是神,却似得到了神谕。将飞鸟的翅膀定格,把草木的枝丫放飞;从水中的游鱼提炼出弯曲,在飞奔的野兽蹄声中萃取印记,然后,描摹成击穿历史黑暗的28支箭簇。
  万物山川始于盘古,分清并记录,则始于仓颉。
  龟背上也因此记下了这位龙脸人身、双瞳四目、睿智轩昂的部落首领。
  黄帝惊叹,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臣民共习。天帝感动,让天宫粮仓中的谷子飘撒成雨,万民于灾荒中领略了天地之间的一道惊鸿。
  从此,田埂上有了汉字,江河中有了汉字,山川中有了汉字,大海中有了汉字,飞禽的翅膀上有了汉字,走兽的斑纹上有了汉字……
  从此,文字里有了神明,有了敬畏,有了一眼望不头的惊叹和辽阔。
  从此,世代传承发展,于钟鼎陶泥,甲骨汗青,金帛羊皮,织锦宣纸中生生不息。
  风沙可以湮没古城,潮汐可以吞没故国,唯有文字永恒成史籍法典,丹书铁券,于万世汗青中,走进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学读书馆,在一撇一捺中,演绎着与众不同的风景。
  那一天,我试着在《东阿县志》中寻觅仓颉的归宿,在其挣脱三千年束缚的那个梦里,王安石读懂了“粟雨”,“於乎多言,只误后生”的酒令,抛在唐宋八大家聚会的酒桌上,无人多言。
  
  注: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又曰苍王、仓圣。《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2],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巢父】
  
  有人逃离了麦田,拽着文字串成的绳索,将自己拉入一个叫朝廷的殿堂。飞黄腾达或衣锦还乡,构成了毕生奋斗最重要的两个点。
  有人则避开了禅让,隐匿于沟壑间、青草中,营巢而居,以放牧了此一生。
  4500年前,唐尧力邀的高士,在古老的鲁西执鞭放牧,他遥远的凝视,第一次筑起了大隐与凡间的界限,他的信仰里安放着淡泊和从容,于露珠上播种另类任性。
  从尧舜的背景上看,同为高士的许由则显得言不由衷。他听从巢父匿起锋芒,逃避箕山之下开垦荒地,却又在与人交流后,去溪边洗耳。
  “脏话能玷污耳朵,洗耳同样弄脏了河水。”巢父留下的这句话,让很多哲理黯然失色。
  巢父放牧,大部分牛羊都感染了他的基因。
  风吹过平原,牧草在阳光下和牧鞭拥抱。或许本来就没有鞭子呢。
  蓝天之下,牛羊是空无的点缀,巢父为寂静代言。
  现在想来,巢父一拒二阻三隐,本意或许不只是淡泊名利。他的隐居,更像是自知之明,“尧舜在上,下有巢由”,是赞誉,也是上天的选择。
  但一个人对权位的拒绝如此纯粹,让我在许营村的田埂了思索了很久。
  设想面前每一片叶子的不同,进而感到了内在孤独的高贵和质朴。
  这种孤独,还包裹起巢陵附近的祭岁坪,尧王坟,卧牛坑,洗耳池。这让后世许多勉强保留的外在清白,再也找不到自我标榜的出口。
  
  注: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放牧为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五代时期阳城和博州治所曾移此,称巢陵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