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身体里的无名河|巴中市诗歌学会会员作品选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一个人,被身外之物铸成一把匕首
游走在时间的墙缝里
刀柄上,挂满他踌躇满志的人生
一个人,被自己铸成一把匕首
与现实斗争,结果慢慢杀死了自己
被理想火化的骨灰,落在时间的墙缝里
一个人,必须消逝在途中
这是他的墓志铭
花草没有籍贯,云雨没有归期,死亡没有理由
杨通,笔名逸鹤、杏子,男,四川巴中人。19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柔声轻诉》《朝着老家的方向》《雪花飘在雪花里》三部。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陡峭的山坡
被茂密的森林限制了倾斜
挺拔的树干,为一座山
重新界定了高度
飞鸟的翅膀高于蓬勃的枝叶
匍匐的根须低于沉默的群山
寂静——
仿佛世界在这里发韧
山雀神秘的嗓音里
有一座山的寂静
一山的寂静中
有一架孤独的竖琴
在等待风雨
送来寂寞的琴弦
王志国,男,藏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7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庆宁乡松坪村,现居巴中。在《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读者》《青年文摘》等有作品发表,出版诗集《风念经》《春风谣》《光阴慢》《微凉》(藏汉语对照),有作品被收录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一
无虑水的妖娆、哭泣、喊叫
放任她的奔跑、跌荡与平复无语
同于火,不怕她的热情、跳动、灰飞
与烟灭。在水的指尖上舞蹈
火焰追逐,她要点燃夜空
而我奋力避开,不想被动燃烧
不想我的腰身让水缠绕
二
终于知道,这样叫喊、这么梳妆
在你的嘴唇上。我忍不住摊开手掌
一只蜜蜂飞过腰身,落在最近的水面
一团火焰,烧毁了全部的
企盼
三
云朵紧跑,带动了天空
水落地上,火焰在我的胸中
树枝和鸟语交换密码,你也掏出
返程票,而我,像这尊不语的玩石
一直不曾挪动
四
火焰发白,水色显老
乌丝掉落册页之中
候鸟卷走歌唱,梧桐收起阔叶
什么也没看到,青春打马,门前
紧走
五
手是流水,无情消逝
你听到的喊叫,不是火焰
点燃不了你,一张张麻木的旧时光
要把你的激情埋葬
张万林,男,1970年生,四川师大毕业,现供职巴中市政协。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协会员,巴中市作协副主席,《巴中文学》《巴中文史》责任编辑。在《人民日报》《名作欣赏》《星星诗刊》《散文选刊》《中国艺术报》《世界文学》《人民政协报》《羊城晚报》《四川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小说,出版诗集《临水的细浪》。
总是叶子一样
被人踩得黯然失色的时候
我就会怀抱寒冷张开内心的翅膀
沿着草尖与一滴露水对视
仿佛和一张脸对视
和一个拥抱、一场痛哭对视
思想的光芒,从遗忘深处射出一团火焰
春风十里的事物,便扑面而来
生活中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叠加起来
聚拢文字的兵力,弄出响声
一张风轻云淡的脸露出
李欣蔓,原名李晓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万千百十”文学活动重点作品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时间的重量》。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回到静默,才看见你那年的泪
一直流到今天。其中间穿越多少障碍
我毫不知晓。就像在长江入海口
有几滴水,来自雪山的眼睛
水抹去了它自己流过的痕迹
如你那年的泪,早已被风收存
我的等待,就在时间中无限循环
恰巧在另一次静默中
我看见风带着你哭泣的影子
当年那只小白狗跟在你身后
三十多年,它一直都没有长大
雷文,四川巴中人,肢体二级残疾,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并入选部分选本,著有诗集《乐观》。2020年获人民网、中华书局、中华读书报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伯鸿书香奖”。2021年获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称号。
总是想到沙漠,海,高山,大江大河。
手机里仍在播放着,可并不适宜。
我让一种声音覆盖另一种声音。
都说音乐是一种催眠
我把声音开得足够大
然后躲在它背后紧攥拳头。
我在这首歌里看见金黄的沙粒盖住我,
从里到外。
能看见想象之中的大片雪山。
孙澜僖,女,汉族,生于2001年。文学作品散见《星星》《中国艺术报》《红领巾》《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作家》《华西都市报》《青年作家》等刊物,作品多次收入《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出版文集《湖畔听棠》。多次获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学院。
火车穿山而过
你的眼里张开五彩的大旗
夜晚就静默
但愿长醉,不复醒
火车穿山而过
金属的车身倾泻月光
泄露天机的光啊
岳兰茜,笔名:溪纱,女,生于2004年10月。现就读于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高2019级7班。读书,写诗,练字,习古琴。有作品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给水修面的是一轮薄薄的弯月
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荡漾出轻颤的褶皱
它推着月光,照在我的身上
一切是多么纯净
仿佛有神明经过人间
赵星宇,2000年5月生,四川南江人。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青春》《诗歌月刊》《四川文学》《青年作家》《飞天》《散文诗》等刊物。先后获《中国校园文学》2020年度大学生诗人、2020年度“四川诗人之星”等奖项。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诗会。
草籽炸裂,成熟的风
在村口飘来荡去
祠堂的供桌上
始终有一把饱满的稷
和一条素食之鱼
昨天,九月九日
父亲去祭祖坟,庄稼摆了一地
他举着菊花酒,与先人碰杯
细细汇报:丙申秋,六畜兴旺
祖祠坝再添一丁
岳鹏,男,笔名线条,生于1979 年,四川南江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选》《中国抒情诗档案》《中国爱情诗选》等选本,出版诗集《攸关》。现供职于四川省巴中市文联。
此时,在林间,水亦安静
阳光普照万物
像母亲喊醒早年在瓦屋里的我
阳光不改初衷
母亲依然是一条大河
岁月虽已冲走了她的韶华
她不停歇的爱,却比浪花还多
现在,我是一条小溪
从母亲身上分娩而出
我要学会奔腾,学会把林间的万物
扑上潮湿的新绿
孙梓文,本名孙国贤。四川巴中人。当过23年警察。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星星》《中国诗歌》《青年作家》《西藏文学》等刊物,收入多种选本。获过奖。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全国公安文联、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巴中市文联。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日子再冷
我们还是想方设法
为生活加温
就像我看到的这些花朵
哪怕天空永远灰着
她们还是要竞相开放,并且
一朵也不会少开
张学文,生于1964年,金融工作者,现居巴中,诗歌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多次获奖。
看吧,
那个武艺高强的人
将梅花桩
当作省略号。这个过河
拆桥的人
又把一个个石磴
当作了省略号
而我,仅是一个痴于
臆想的人
看天上的星星
多像
省
略
号
罗凤鸣,四川巴中人。作品散见于《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期刊。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出版《倒行者》《逆光》《献辞》《废纸》等诗集。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伸手抚摸水的后背,却钓起那块石头
是不是与鱼鳍一起变温
早到的调音师,给窗户装上弦索
侧耳一听,风正在一级一级登楼
雨在超车,车轮都有一副不羁的脸色
就让路给他们排序吧
写着写着,还是到了秋天
重归于好的外套旁,牧场静静地摊开手掌
李杰,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南江县作家协会主席,供职于南江县中医医院,有诗作在《星星》《四川文学》《诗歌月刊》《诗林》《敦煌》等刊物发表。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是的,除了水和水面上跃动的阳光的金子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就如你亲眼所见
一座宫殿束缚着我们,一座理想主义的城池
束缚着我们
偶尔,我还是会越过你的肩膀望向远处
那儿烦躁的人群还在八月的高温里疲于奔命
耐不住寂寞的人已溃不成军
“但我们并不会比他们更加幸运”
“面对一条表面平静的河流,我们的内心泛滥无比”
李常青,男,1976年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诗刊》《绿风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文学》《青年文学》《散文诗》等,入选《中国<星星>五十年诗选》《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21世纪中国诗歌蓝本》《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等多个选本。
最后一束绿,收敛了一个季节的张狂。一夜之间
大地显得出奇的平静,禾絮低头,窃窃私语。嘀咕
黎明时分,那场密谋已久的猎逐行动。
那些狂蹈不安的风,像一把刚从战场归来的刀
寒光未褪。湛蓝的天空,映照出遍野高昂的,金黄的,头颅的呐喊
那些猎物,被父亲猎狩了整整一生
父亲猎狩的姿势一成不变。古老而优美
影子跟随父亲一路厮杀。风,失去战斗的地方
只是撩动父亲几根胡须,就草草收场
月色还未到来,追逐厮杀无法停止。这场恩仇
无法结束,只有短暂的停歇。心情不会因此而沉重
陈杰,男,四川平昌人。有作品在《星星诗刊》《山东诗人》《巴中日报》《巴中文学》《诗歌报》《长江诗歌》等刊物发表。四川省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
街上,所有的灯柱
全都亮起了好看的灯火
它们,把明亮尽力往高处送
这样,就让高空的事物
在黑夜,也能互相照见
它们向上的样子,像是攀援的人
一步一步,去采摘冰山上
那朵雪莲
它们都落在地上
通明、斑驳、嘈杂
像一万只喜鹊
在白天飞来
刘丽英,小学教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通江文艺》编委。作品散见《星星诗刊》《四川经济报》《山东诗人》《企业家日报》《等刊物及微信公众平台,散文和诗歌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过奖。
深秋,父亲拿着一根竹杆,在藤蔓里找冬瓜
大一点的冬瓜喜欢藏在斜坡上,杂草高过膝盖
躲过了贪婪者的目光。阴凉下有雨水的滋润
冬瓜长成了圆滚滚、胖嘟嘟的模样,惹人喜爱
父亲拨开杂草,有了新的发现
这根冬瓜一直默默无闻地成长着,像深山里的隐士
练就了厚厚的皮囊,抵御着虫豸的啃食
在这个枯萎的季节里,它已经寿终正寝了
父亲扛回了家,像是给一位迷茫的人寻找了方向
苏长龙,男,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系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父亲的园子沸反盈天
占据五月开篇的头版头条
众多主角逐一登台亮相
蓝天澄澈,白云悠远
冬瓜率先敲响开场锣
大豆的注释可圈可点
豇豆发言纤柔羞涩
丝瓜花总是笑脸
担当保卫的麦黄李
终于忍俊不禁
偶尔,两三只鸡闯入赛场
好奇地东张西望
咯咯咯地乱发评论
玉米们的评分不得不多次停止
时间过分紧迫
黄瓜只好再一次缩减篇幅
茄色黄昏
新栽的薯苗是最忠实的听众
酝酿一冬的生长
给雨水和阳光联手打乱
父亲也不纠正
吸一口叶子烟
他慢吞吞走向颁奖台
奖励是一担担晃悠悠的粪香
李国军,笔名石子舟,1975年生,现居巴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获第七届四川文学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学奖,诗歌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杂志。
巴中南龛石窟 摄影:高山
这分明是
一片又一片红叶
映红了一座又一座
错落相连的山
却仿佛是,起伏的波涛
燃烧的火焰
飘浮的云朵,奔跑的鲜花
秋意添了几许
红叶就又红了几分
别样的红
有着别样的隐喻
踩长毯,拾书签,听梵音
不提人间琐事
光雾山的红叶
每一片,都无法复制
一次相遇,一生怀念
从春到秋
她绝不轻易飘落
郭鸿雁,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四川文艺报》《四川作家》《四川农村日报》《青年作家》《长江诗歌》《朔风》等多家报刊。
从崎岖的山路出发
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在村口
停下来,选择进村的方式
要么步行,要么租用两轮摩托
泥泞卷上裤角,汗水打湿衣衫
陆续有村民从路边探出头
有呆滞的目光,有怀疑的眼神
有负面的打量,有僵硬的手势
长达八公里的山颠,是整个村庄的骨骼
众多的脉管,或堵塞,或流动缓慢
或自暴自弃,到老,到死,到黑夜
到大雪封山,到春天还没有来时
责任和担当,指引着我们
一场霜雨之后,白云村需要安慰和拥抱
需要剖析和辨认,需要在天黑之前
把村里的房舍和穴位一一打开
蓝梦,本名罗春燕,供职于巴中平昌县人民医院,作品发表于《星星》《诗选刊》等国内外各级报刊,多次获奖。
自己是自己的牢笼
自释亿万次
不断离开,也不停地回来
每次看见天空
云替风绽放
也替我流浪
我就放心成为一棵行走的树
一株会跑的草,一朵娇艳的花
装点着大地
如此放纵亿万次,打开囚室之门
回到人群
有时以我们的姿态昂扬
有时用我们的样子苟且
谢发印,山村小学男教师,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椰城》《鄂尔多斯》《散文诗世界》《散文诗》《星星》《工人日报》等,偶获奖。
一直以来
坚持用舒服的词句构思你
那是我珍藏的最好的词句
想把你写成一首诗
放在春天的某个角落
一个我可以随时拜访的角落
那里没有故事
安静得一无所有
就连冰雪的融化
在你唇边的月色里
也显得多余
那里有无法说破的秘密
就如一朵花
开在无限的春色里
却无法说破春天
而这一切,所有关于你的
都只不过是我完成的一次
从自己到自己的旅程
麦庄,巴中人,国家公职人员。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钢筋混凝土的种子,从来没萌生过
也不会萌生,一株叫乡愁的作物
除了掠地攻城的楼盘
如雨后春笋,簇新的楼林
顶天立地
脚手架像高楼的拐杖
更像高跷
每天,都被老高小心翼翼地踩着
每一次,他都要暗中告诫自己:
一定得踏实每一步。其它都是其次的
包括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身子骨
他最怕的是
不小心一脚踩空 ,坠了下去
砸痛了远方。因为
远在天边的的故乡
——双亲已年迈,子女尚幼小
陈勇,网名雪落心灵,作品散见于省内外纸刊及部分网络平台,入选本、获奖若干。
巴中通江溶洞 摄影:高山
夜,只代表一段时间的黑
开端和出口都是光明的,即使
黑夜的中心,也并不是一点光亮都没有
有时候看不见,但它们一直在发光
夜的黑,也不是一致的
每个人的夜晚,千差万别
譬如我,有些事物暗下去
但我的眼睛,一直在发光
像星星,链接着夜的两端
张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从事纯文学刊物编辑,偶有小诗见于各级报刊。
月缺为月圆埋下伏笔
繁星涌来盛开成惊艳的花朵
今夜,写下的每一粒词语
都会砸疼心上的离别
只有满月照亮的一首诗
在家的方向 奔跑
王智平,笔名钟艺、水成文,四川通江人。获第四届(2017—2019)成都琴台文艺奖。诗歌入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中国百年诗歌选粹》等选本。
所有的故事都与恩阳河有关
船说,也不例外
那夜,华灯绽放
放舟十里,只为
你依着我,我偎着你
你注定就是一条河
你说,万里碧波
只想换我一滴海誓山盟
你若是河,我一定是山
哪怕做一辈子影子
落在你心底
恰是我一生的静好
鲜文章,男,四川巴中人。作品散见《四川诗歌》《天下诗歌》《滇池》《长江诗歌》《巴中文学》《巴中日报》《巴中新报》等。
夕阳的金晖,仿佛是新娘嫁衣的柔光
在苍茫暮色之下,望王寺的钟声
惊扰着归巢的候鸟
远山之远,只有蜿蜒绵长的山脊
看不见红叶的斑斓,秋雁飞过的印迹
留下了芙蓉花低声的哀叹
我从暮色中走过,不远处的灯
在吹拂的夜风中摇晃,悄悄抖落一地灰尘
李中焜,居巴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届巴中市政协委员,作品散见《星星》《诗歌月刊》等国内外多家刊物。出版诗歌、散文集5部,人物专访8部。现任巴中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巴中通江溶洞 摄影:高山
小时候和祖父玩躲猫猫游戏。
“我数一、二、三,就开始!”
我对坐在院坝晒太阳的祖父说。
可他每次都公开躲藏的地方,
并用一颗水果糖,
奖励我不劳而获的胜利。
——“谁再不躲起来,谁就是小狗!”
我决定用拉钩维护公平。
终于
祖父躲了起来,
躲在橘树林的土堆后面。
他躲的地方却是那么明显,
让我误以为,
他不过是换了个地方,
晒太阳。
刘磊,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作品见于《星星》《草堂》《散文诗世界》《巴中文学》等刊物,曾参加2020年四川青年诗人座谈会,四川省诗歌协会会员。
深夜,我在静默的书房里等待
等待一个词语把诺水河的溶洞挖掘出来
所有关于溶洞的意象掉进溶洞
发出光怪陆离的光
“地下水晶宫”“地下秘城”
这些词在溶洞的暗河里激荡
像鱼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扑腾
石鳍为我指引方向
如箭矢般悬而未发的亿万鹅管
是庄严的捍卫者,它使胆小者紧张
坚硬的心来自眼泪的磨砺
石瀑、石笋、石柱
以三百年一公分的速度成长
既然它们如此不急
我又何必如此用钝刀去破坏它们的好形象
简歌,本名简良宗,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作品发表于《椰城》《巴中新报》《巴中文学》《原点》《四川科教通讯》等刊。
把脚步收进叶子深处,和秋天的菊花
船就要开了,秋风还在米仓道上
码头拥挤的歌声,都落进水里
只有黛青色的石巷,把影子抹得愈加陈旧
我将头仰得更高一些,不去看
你漫山遍野的笑容
水一路走向辽阔,而你
出走千年,从未走出我的视线
鲜维,巴中恩阳人,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有作品在《椰城》《巴中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现供职于市社科联。
阳台上的花在秋风中,一天天败下去
如果此时贮存一罐记忆,打开的未来会不会幽香扑鼻
就如沿着你的履历倒着往前走,会不会遇见青青飞扬,或梦想正站在某个枝头等翅膀
往回走,是你的中年,它就像秋风中的黄叶,再也没有一只蜜蜂飞来替你把日子尝一尝,再走下去是河堤
它的衰败你始料未及,一条瘦河缓缓东去,没有浪花
杏林春早,原名李树慧,女,医生,有诗歌发表于《星星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
在成都,宽窄巷子舒缓着我们的快时光
宽中有窄,窄中有宽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极致
不过,“方寸之间,宽窄自如”
心宽,路就会宽敞
心若窄了
再宽的路
也是独木桥
陈紫烟,本名陈利平,女,80后,四川渠县人,中学英语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四川文学》《星星》《散文诗》《德育报》《华西都市报》《读者报》等。著有诗集《紫藤花开》。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丝瓜的花
不大面积铺开
不,从不
相当单家独户
跑二里路
才可能偶然遇见
但不管怎么说
只要有,那就值得
对于瓣上的土著
在忙自己的事
也相当于歇歇脚
并不关心你是否看见
舒雨湖,男,1980年生,四川恩阳人,作品发表于《成都师专报》《诗选刊》《飞天》《鲁中晨报》《江苏科技报》《剑南文学》《芙蓉锦江》等国内外报刊,出版《把梦写在水上》《四月的早上》《阿beng正传》《磨子记》等书。
温度已降至夜间十度
也就是说
一部分天选之物
它们即将选择忘我无忧的冬眠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说石头
它们陪着苔藓死去
又陪着苔藓活着
它们死去时是死亡守候死亡
它们活着时是活着看我们死亡
它一直在那儿
像我父辈的父辈
倨傲地看着我们的父辈死去
石头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它们一部分做了丰碑
而另一部分做了墓碑
供我们虔诚地瞻仰
江雪,七零后业余诗歌创作者。普通的活着,简单的诗写。多年来,有作品见于各级报刊、网络及平台。
一片树叶穿上金色的外衣
迎着夕阳飞舞到池塘中
给小青蛙送去一只豪华的小船
小青蛙,呱呱呱
坐上游船去赏花
王俐才,四川巴中人,写作、书法、摄影爱好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楹联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四川诗歌》《四川工人日报》《贡嘎山》等多家报刊。
众说 你一张嘴
就没有好消息
句句让人扎心逆耳
天生的舌头不圆滑
江山不改 本性难移
我也是张乌鸦嘴
总把黑的说不白
余嗣中,业余诗歌写作,偶有报刊发表。
打开微信朋友圈
所有地儿都在卖东西
卖物卖相
卖画卖字
卖名卖幸福
卖自己
还有在卖别人
一个自由的贸易市场
陈列着百态人性
清流,本名庞爱琼,女,四川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语文教师,诗歌发表于各级报刊。
一半风的凉
一半雨的泪
湿了冬日的心
一半花的娇
一半叶的媚
组成妩媚的风景
一半爱的情
一半心的意
织成家的温馨
一半月的柔
一半阳的艳
成为白与昼的诗篇
一半一半
男女一伴
便是一屋檐
双宿双栖
将一半的人生
写了整整一生
刘桂华,女,1973年9月生,居巴中。作品散见于《中国诗影响》《广州日报》《成都高新》《河南经济报》《东方散文》等国内外报刊。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浅草没了马蹄
桃花告别了流水
出墙的红杏
已是昨日黄花
新醅的绿蚁
已是浊酒一股
曾指天为证的情书
昨夜捎梦而来
许是明年
呵,明年
明年不知
不知又添细纹几许
杨娟,女,汉族,1985年生,四川巴中人,小学英语老师。诗歌在各级刊物发表。
晚秋,枫叶红染高山发际
爱的脉络连通幽静小径
脚踩落叶铺砌的浪漫
聆听深涧惊呼,百鸟鸣啭
等雪花把山石变成佛头
感恩上帝给予的特殊恩赐
探问背二哥号子的汗水
怎样肥了大山的根
江春华,女,巴中人,恩阳作家协会主席,酷爱文学,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作品见于《诗词吾爱》《长江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网等。
刻在石梯上的图案与纹路
已经被雨水和脚印磨蚀得难以辨认
关于记忆,石梯仍记得
一家人团坐的温暖,扛在肩上的压力
和一个老人的孤独。
一个人记忆的重量
就是石梯所能承受之重
可岁月如锤凿斧劈
逝去,也终会在不朽之物上发生
石梯在最后记得
它无法接受一个老人被放置在棺材的重量
黄南亭,本名黄浩,男,2001年生于四川巴中,作品散见于《星星》《青春》《华西都市报》《川中文学》《巴中日报》《巴中晚报》《巴中文学》等报刊,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作品选》等读本,大学在读。
我怀疑这已无路可走了
这是春天即将抵达的保质期
草木一秋的哀愁
盛兴于我的少年时代
隆中对,扣开前路的钟声
我在此停留过春夏秋冬
执笔写过无数的短歌
那是我青春里断章的岁月
那也是柔软的雪在掌心中化开的日子
我想念它且陶醉于它
因此今时,继续做一个写字的人
写前路的漫漫还有我南辕北辙的笨拙
唐海峰,西华大学在读,作品见于《诗歌月刊》《飞天》《青春》《星星》《青年作家》等。
湖不是西湖,桥也不是断桥
而杨柳却学会了依依
天空明朗,水青蓝
平静的湖水仿佛要吸尽
上午所有的阳光
一蓬小舟,唤醒湖的记忆
“喜迎丰登”就这样融入美景
从一片山洼之地到风景区
万寿村犹如一次涅槃
我站在岸边,看游人
走过石桥,如万寿湖生长的芦苇
走进乡村建设的水墨画
或站立,或摇曳
冯竹梅,女,现供职于巴中市恩阳区医疗保障局。诗歌发表于《巴中日报》《巴中文学》《巴山风》《巴中晚报》等报刊。
带一泓遐想,用一波激情
从大地深层涌出
翻过高高低低的坎坷
走在曲曲折折的征途
没有回望山巅那轮殷红的夕阳
只给孤苦伶仃的卵石
留下几多透明的嘱咐
宁静中你捧着摇曳的花叶
倾听亘古岁月敲打的钟声
在热烈的追求中为大地
献上一泓清碧的爱
用纯洁洗净历史的孤陋
以晶莹镶嵌希翼的蓝图
为饥渴的土地唤醒繁茂的温馨
给山里人洗出脸上憨厚的笑靥
使那一代又一代生命
在你爱中升华、爱中诞生……
李利民,笔名:木禾,1958年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巴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哪里有花,就有它穿行的影子
用伪善和虚滑勾画成色彩斑斓的翅膀
摇曳步舞
三个季节的青山绿水为它做过嫁衣,成就了它的高度
在自恋中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一场秋风,吹醒了红尘三千
将它扫地出门,落入腐草
再也没有躲过命中注定的劫
一群蚂蚁开始忙活着
说——
它就是一只很普通的昆虫罢了
没有骨头——
陈林,男,70后,平昌县白衣小学教师。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就像我消磨掉的月光总是有迹可循
叙述在叙述里生出翅膀
但绝不是在黑夜里冷抒情或者某种敷衍
当纸张跌落成零碎的雪
所有的文字都做着无畏的延伸
那么,请赐予我贴身的热度
并趁着夜色里浓烈的冷清大口喝下
李志,男,四川平昌人,小学教师。在省市县刊物发表过作品。巴中市作协会员。
在一个水乡的国度里
到处都是沙滩
唯独驷马大峡谷的金色沙滩
呈现出太阳的温暖
高处是山,是一支支护卫的利箭
低处是水,是一处处浇心的圣水
闪着光芒的金色沙滩
是山水喂养的少年
站在水边,展望内心的高远
何诚,原名何成,男,汉族,生于1969年3月11日。四川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等报刊。并有作品获奖和收入选本。
城市有个广场,真好
城市有一个个亮丽的广场,真好
城市有一个个宽敞的广场,真好
城市的广场,为城市新时代的,崭新崛起
努力地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新风景线
把城市过去的,陈旧和破烂,打扮成了威风
城市广场,在每天努力地,接纳着广大市民们
各种的美好心愿,摆摊设点,跳广场舞蹈…….
把城市广场打扮成了,美丽姑娘的活泼可爱
田吉祥,男,1965年生于四川省平昌县。诗歌发表于各级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王连香》《双剑奇侠客》《红烛梦》三部。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梧桐深处,不见落叶
光条条树枝横斜
不见凤凰羽翼
说是离别,不是离别
只是去了远方
摇曳心境成幻
风无趣。薄衣添寒
留下念想,不知几时还
无言,成了此时秋色静寂
秋水一涨再涨。让人怦然心动
梧桐枝条擎起星辰大海
万家灯火温暖
不让尘埃湮没愁绪
苟文华,笔名旭阳,男,汉族,四川平昌人,平昌县文学协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中华文学》《大风诗刊》《巴中日报》《巴中新报》《巴中晚报》《川东文学》等。供职于平昌县张公卫生院。
这么多年,在山中
他与一条狗作伴,看见
中秋圆月哽咽于苍天的喉咙
他点燃一袋旱烟,迅速将一张
苍桑的脸,隐没在一团烟幕中
烟头一闪一闪,心事开始明明灭灭
月光从林梢倾泄下来
在他身上复印出斑驳的暗花
像被岁月带走的星眸
身边的狗突然对浓荫吠了几声
确定不是远方的归人或鬼魅
然后和沉默的大山一起,安静下来
向禹义,男,现任职于平昌县白衣镇人民政府。
我爸倔
我随了他
昨晚出差回家
隔着门听我爸念叨
真是冷暖不知
我沉着脸递给他两双羊毛袜
走进卧室一眼就看见了
最喜欢的天蓝色被套
嗨,真是冷暖不知!
段玲玲,女,汉族,95后,平昌人。诗歌爱好者,热爱生活、喜爱经典、钟爱文字。
巴中南龛石窟 摄影:高山
粒粒淡黄、怡人的清香
伴随落叶秋阳下欢舞
不知秋愁的鸟儿呀
轻含洒落的花蕊
寻找归巢的路
没什么可以留住时光
花谢花开、丹桂又来
那一地的落花呀
像极了家门口的景象
伴我成长的那棵桂树已渐苍老
孩童时、青涩少年至现在
桂香始终跟着我的步伐飘扬
秋意渐浓的萧瑟里
凄然凋零是命里的归宿
或许这淡淡芳香只是青春的祭奠
苟敏,四川省平昌县五木社区红山村人,在成都市从事建筑类工作,业余爱好诗歌。
看见青山生雾,我开始预言晚霞
变化。垂钓于镜的时候记录云朵的去向
这些平常的事物美丽,具有坚固的结构
你从远方赶来的撞击声惊醒镜中的涟漪
四目相对。无声是一种引诱和贪婪
此时,你具有黄昏的美感与危险
“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空无一物
如果你用爱情拥有我,就会知道
一个男人在一生的时间里,不停地
看晚霞的悲哀
*引自:阿赫玛托娃
吴栋,男,四川南江人,2000年10月生,作品发表于《散文诗世界》《延河》《青春》《四川诗人》。
水滴的韧性
是小草和花朵一生的追求
流水的韧性
是树木与藤蔓至死的信念
江河的韧性
让流水无法企及
湖海的浩瀚
让江河不容超越
碧空下的辽阔大洋
更是湖海永恒不变的流向
心襟的韧性
是浩瀚无垠的宇宙
人世间,纷繁复杂
无法丈量前方道路有多远
当水滴石穿浸润心脾
韧性,才是保持不懈的源泉
胡飞,男,汉族,本科,教师,四川巴中平昌县人,现供职平昌县江家口小学。业余喜欢诗歌散文,偶有零星诗歌散文发表。
主人走了,我恪尽职守
锁住了一段冷清时光
锁住了一段苦涩记忆
却无法锁住我的孤独
和尴尬的日子
虽然有一座四合院
和几棵老树陪伴我
但我还是感觉度日如年
自从主人带走了钥匙
把我们一个留在农村
一个带到了城市
你们把美丽的村景留下
把眷恋故土的思念留下
却不把自己留下
我们何尝不像留守的孩子
盼望春节的到来团聚
杨永忠,男,1971年生,大专文化,供职于四川科技报社,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在远方想你》《孤独的城市》《蒿草长进乡愁里》,中短篇小说集《村里那些事》,散文集《飘零的歌声》,长篇小说集《梅香》。
轮回的风,来回轻拂着古镇的面容
因为之远,天空才有了边缘
只是我触手不及
于是学会了仰望。水是另一种形式
一路埋头,只记住方向
一路走来的万寿宫
褪色的旧墙内,坐满了新的看客
戏台上演的,人间也早已演过
只是盖碗茶冲淡了时间
看一只杯子里,复制出翠绿的山河
便可抵达远方的辽阔
巴山布衣,原名周久雄,四川省巴中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巴中原点诗社社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作品发表于《山东文学》《西南商报》《诗人周刊》等。
桃、李、梨、红梅、油菜
争宠似的捧出了自己的花枝
而她一个人行走在中间孤单的小路
在油菜花的深处读着一卷旧书
风也温柔了起来
在忙乱的春天相拥
一切都很从容
杨燕,笔名江小米、安之,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山东诗人》《香山诗刊》《巴中文学》等各级报刊。入选《原点诗选》《敬哉土地文丛》诗歌卷、《南江艺文志》等选本。南江县作协党支部书记。
爷爷的故乡
是个茅草棚
父亲的故乡
是二三间大瓦房
我的故乡
仍然是大瓦房
只是多几间罢了
如今的故乡
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
故乡在变化
人们也在变化
曾经的故乡
早已不在
曾经的人
也各奔东西
故乡已经变了
都不是从前的模样
有的人
他乡成了故乡
早已物换星移了
物非人亦非
只是我还是喜欢
喜欢原来的故乡
梦里的故乡
多情的故乡
胡伟 ,作品发表于《巴中文学》《晋中晚报》《双鸭山日报》《南方法制报》《恩施晚报》等报刊。获 2018年《教育导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诗歌征文”优秀奖、“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优秀奖、获2020年巴中创文征文大赛二等奖。
不见靓影
却有暗香袭来
偶遇深山独秀
魅惑众人眼眸
贪欲 纯属偶然
可谓以身相许
其实 不以为然
你这从不显摆的物种
只属本土素养
低调的格局
煽动了人心
都说
遇花如遇缘
我始信
香从苦寒来
陈智慧,女,又名陈雪梅,网名静默如烟,生于七十年代,四川省南江县人。作品散见于《西南商报》《当代汉诗》《诗博刊》《世界文学荟萃》《郴州之声》《齐鲁文宛》等多种报刊和网络平台。诗歌入选《2015年中国诗选》《中国当代诗歌选集》《云杉集》等多种选集。
斧头退去,老鹰、乌鸦、喜鹊……
鸟儿们,回来了
海水退去
沙滩回来,游客来了
老磨坊退去,磨面机回来了
老水井退去,自来水回来了
父母们退去,儿孙们回来了
昨天退去,今天回来了
今天退去,明天回来了
人心退去,快乐和幸福回来了
南也,本名徐栩。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通江文艺》编委。出版诗集《黎明的守望》《心尖上的巴山》《红尘皈依》。
我始终相信,一座山是有根的
不然我离乡几十年,高观山
一直在我心里长高,让我仰望不止
我始终相信,一座山的灵魂
不仅是靠成片的野桐树,马桑桠,红籽果
和遍地散开的野花铸就的
我一走进山里,感觉我和大山的血性同类
一脚踏下去,我的骨骼便咯咯发响
山上生长的每一根草木,都与我灵性相通
蔓草丛生,她们柔得像亲人,拉住我
我也乐意作她的子孙,任由她抚摸
王珏,男。居巴山,四川通江人。主业教书,业余习文。有诗文若干发表,有诗集《波纹与音阶》《我在你的边缘行走》面世。
如一盏容器
故乡,盛装着各种颜色
归来的语言
和远行的叮嘱
一样沉重,一样绵延
立秋,舒展着叶黄的忧伤
秋水,澎湃了又一年的惆怅
眺望的山头,一步一步变矮
老屋的炊烟还有余香
这些摸得着的
反复出现,并穿过我的身体
让我这个两手空空的人
觉得空虚和羞耻
王金明,爱文字爱生活的农民工。
河边的路灯
把光给了镜子一样的水
存活的形式,已被水虚构
灯光。一直在虚构的水里
行走。就如一个人
在走失的乡村里
含着麦粒失眠
路灯。把纠结的烦恼冷却
放在水里,让鱼吞噬
消失殆尽的时候
自己就轻了
它唯一要做到的
就是忘掉自己
忘掉水中的虚线
以另一种形式
在逆光中存活,和行走
杜鹏,四川通江人,70后,教师,作品散见于《星星》《青年作家》《绿风》《岁月》《华西都市报》等四十余家报刊杂志。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残缺的照片是线索
慌乱的人群是线索
渴望苏醒的鸟 也是
爱情的溃烂是线索
你手里的明镜是线索
一尘不染的窗台 也是
我想在轰隆隆的光里消失
这样我便也是
唯一的线索
马佳妮,笔名不为,1998年生,四川通江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热爱文学艺术,喜欢用诗歌表达思想和情感。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事业单位。
夜熄灭的时候,
我就亮了。
我把眼睛留给
四海八荒。让蛙鸣像星星
不动声色,让夜和人们
睡得更久。
李烨,女,笔名烨子、木兮。作品发表于各级报刊,现任教于四川省通江中学。
这个故事未曾诉说
便没有结局
紫色的云和黄昏的微光
絮语着里面的美好
没有悲伤
一味的孤独和烦忧
也没有开头
似两个有情人的碰面
默默无语
却已留下万千故事
张永仕,四川南江人。毕业于阿坝师范学院。作品发表于《星星诗刊》《散文诗》《羌族文学》《巴中文学》《光雾山文学》等多家报刊,作品入选《2013年中国散文诗歌佳作100篇》。
从秋天的怀抱中醒来
十月的树叶依然苍翠 小心翼翼保留着
夏末的影子
这个秋天我不打算出走 在熟悉的地方
等高悬的果实落地
一些枯草被铲除 堆积在路边
记忆的刀刃再次将故乡的麦田收割
这个傍晚没有晚霞
一只风筝独自装饰阴沉的天空。晚风轻轻起
南方的秋天其实很短 不及我做一个
大彻大悟的梦
张洁玲,2001年生,四川南江人,现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有作品见《飞天》《原点》《零度诗刊》《散文诗》等。
我是一粒
微尘
我从大地、山川中吸收能量
从破碎的、只言片语中吸收能量
从古今中外的伟人和书籍中吸收能量
混合、揉杂、熔炼成了一个新的我
一千片羽毛托起
风在我的耳边舞蹈、雨敲击大地奏出美妙的音乐
蜘蛛呕丝结网、蚂蚁成群结队
我翱翔在云端之上、却又低到尘埃里
王男,1992年生,巴中市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诗歌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
站在大地中央,发出一声惊叹
雨雾缭绕,湮灭掉一张张迷糊的脸
灯光巧妙地隐匿悲喜
他抖动明艳之心,花瓣掉落
雨淋湿的往事长出火苗
追逐一只鸟儿
跑过吊桥,唤醒巴河的浪花
那些借酒消愁,遥望星空的人
那些坐在开裂的泥土里愁眉苦脸的人
那些负重前行,逃离故乡的人……
与寒风、星星,无数灯火
一起钻孔、焊接,建设黎明
欢乐成不动声色的坦然
宋小猛,男,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发表于多家报刊。
看着他弓腰驼背的样子
想起那年离家时,父亲正跪在玉米地里吸烟
“我抚摸着玉米秆”
喊了一声,爸,我走了
父亲嗯了一声,烟袋不停地摇晃
仿佛计算着来年的学费
梨花绽放,明亮的光照耀我
奔走在回家的路上
父亲白发从额头铺下来
我看见父亲把一筐筐桃子放在车上
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像桃子一样甜
“我跪着,和父亲当年的高度一样”
当年的玉米地如今长成桃树林
我伸手摘下一颗桃子,放进嘴里
久久的甜啊卸下我身上的重量
融化了一切的病痛和苦涩
让我的体内燃起一堆不熄的火
“这就是生活
有时候学会一个动作
却要耗尽另一个人一生的等待”
乡帅,原名侯军,四川巴中人,资深文旅策划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师,乡瓣童年田园综合体总设计师,诗歌发表于各级刊物。
组稿:巴中市诗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