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鉴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诗歌界代表中引
日期:2022-02-16 18:55:45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作者:安琪  点击:37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诗歌界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第二辑)



 
 
 
 
 
高兴(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第四点希望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阐释这一希望时,总书记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
 
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两层意义,一是不忘源头、立足本土;二是期盼对话、拥抱人类共同价值。这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自信的、高远的、开明的和开放的姿态。这实际上既明确了文化交流的前提,又肯定了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我本人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和编辑工作。文学翻译和编辑当然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尤其是在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文学翻译,也就是横向移植,一直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拓宽了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天地。不可否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横向移植影响极大,效果也极明显。在这样的影响中,不少清醒而明智的作家吸纳、选择、融合,放眼远方,又不忘源头,最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作家忽略了本土文化的滋润,以至于出现了文学营养的失衡。现在恰恰到了这样的时刻,需要适当的反思和总结。横向移植中,哪些影响是真正有益的?哪些影响可能阻碍了我们自己的写作?横向移植中,是否存在着欧美中心主义倾向?在横向移植的巨大气场中,我们是否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总结。
 
我想这样的反思和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有针对性有自觉性地进行我们的文学交流,从而使我们的文学交流发挥更加有效有益的作用。
 
 
————————————————————
 
刘立云(北京代表团)
坐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就像站在黄河入口听滚滚波涛,伫立钱塘江岸看奔涌大潮,让我情不自禁,思绪飞扬。把总书记的这篇讲话,与他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联系起来回味和思考,我们马上会发现,其中的字字句句,清楚无误地传达岀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文化自信的具体延伸和展开。三个讲话震古烁今,深入浅出,一脉相承,对党的文艺思想,一次比一次阐释得清晰、细致、精准、明确;同时也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在“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许多年后,我们将会看到,这是一篇将把我们的文学艺术从高原推向高峰的光辉文献。
 
我是在听到讲话对“时代的号角”作出清晰论述时,产生以上由衷感叹的。这段论述岀现在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岀五点希望的第二点,即“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中。原文是这样的:“‘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换句话说,至善是至美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要解决我们自抗战甚至更早提岀的“时代的号角”这个问题,出路在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我比较熟悉的中国新诗为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历程,为我们回过头来检视这门文学艺术留下了清晰的足迹。中国新诗走到今天,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文化基因,也吸收了外国诗歌的丰富养料;而且在新诗观念和语言上,后者要胜于前者。在这个时候听到习总书记关于“时代的号角”就是“向上向善”的论断,可谓振聋发聩。我们的时代是自己创造的,也是前无古人的,找不到任何新的借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代蓝图,比如我们的高科技、我们的航天潜海、我们的高铁、我们新农村的青山绿水、我们这支军队的战略思想和前进步伐等等等等,都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目光,全新的观念包括全新的诗歌语言,给予全新的判断和讴歌。相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诗人将会卧薪尝胆,呕心沥血,努力提高自己的时代站位和文化修为,重新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岀发点。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世界诗坛独辟蹊径,走岀一条具有人类诗歌精神,同时既不负于时代和人民,也不负这片伟大土地的诗歌新路;并沿着这条道路,登上我们自己,也可能是世界的诗歌高峰。
 
 
——————————————————————
 
张清华(北京代表团)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弘扬和建设伟大的中国文化,建设伟大的中国文化当然也离不开优秀的文学艺术。总书记的讲话从全局高度论述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性,这使我这样一个以研究文学和文学教育为业的人深受鼓舞。
 
我对讲话中的第三、四部分深有感触,这两条综合起来就是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守正当然是守护既有的优秀传统,这个传统是我们创造优秀文学艺术的根基、资源和财富。这其中既包括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遗产,也包括了五四以来新文化与新文学的传统,包括了新民主主义的、左翼的、进步的、革命的文化与文学;当然也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的变革进步,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新的融合和创新。如何把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开拓,创造未来,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第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的内容很重要,它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故事,也是反映着人类共同情感、价值与命运的故事,同时,我认为“中国式的讲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中国作家自身的文化自觉、文化身份的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与人类情怀,保持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
 
刘笑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军事文学本质上是战斗文学。在人民军队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军旅诗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独特作用。进入新时代,军事文学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军生命线的活跃因素,必须以更加坚定的自信和强烈的担当,在服务强军兴军上、在唱响时代主旋律上积极作为,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军事文学的繁荣发展、同频共振。作为军旅诗人,一定要把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切实牢记在心。不久前,由《诗刊》社选编、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诗库”首部诗集《岁月青铜》,就是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强军兴军精神气象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诗作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美学风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作。
 
 
———————————————————
 
张烨(上海代表团)
从1996年第一次参加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迄今,很荣幸,我已连续六次参加作代会了。我也已从中年步入老年行列。作为一名诗人,我很普通,然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次出席会议,都会增强诗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要求与希望,这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意义重大。他讲话的关键词是“时代”、“人民”。这让我愈加意识到诗歌创写个人化的同时也要走出个人化,更应该描述我们生存的时代,抒写时代,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反映人民的心声。古今中外,诗歌一直是为时代、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诗歌是一种唤醒,也是一种传递,传递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境界,艺术审美的感受力。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我生活在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城 ,文学基础雄厚。如何书写上海,表达上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的巨变与发展,人民在建设中的拼搏精神,这些感人的题材,都是值得我深思与挖掘的。家国情怀,胸怀世界,热爱,并且为之努力。诗人是人民中的一员,必将融入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
 
 
——————————————————
 
娜夜(甘肃代表团)
14日上午,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受激励和启发。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大创新和飞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中国文学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反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作为根本使命,笃定恒心、精益求精,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不窄化文学的胸襟、不矮化文学的境界、不弱化文学的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
 
李元胜(重庆代表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过中国人民的百年浴血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已进入全新而关键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必须总结历史和规划未来的特殊时间节点,重新审视、梳理我国文艺战线的经验、教训,评估文艺工作价值并作出及时的总体规划变得尤为迫切。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的文艺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作家、艺术家?如何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能匹配澎湃的时代?如何造就人民需要的文艺大师?总书记的讲话以辽阔的视野,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理解,对文艺工作的成就和问题的清醒而深刻地掌握,全面、细致地进行了解答,同时提出了五点希望。
 
在我看来,1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时代性很强、针对性很强、指导性很强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纲领。
 
 
——————————————————
 
熊红久(新疆代表团)
2021年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次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创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文学创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听完之后内心深受鼓舞、精神倍感振奋。
 
总书记站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高度,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再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广大文学工作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文学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提供了创作方向和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包括新疆作家在内的全国文学工作者,必将产生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任务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
 
作代会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全疆广大文学工作者,迅速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十代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用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讲好新疆故事,凝聚社会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把文化润疆工程不断推向深入,贡献新疆文学的力量。
 
 
————————————————————
 
刘川(辽宁代表团)
总书记的讲话中一如既往地突出了人民立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民是真实的”这一句。时下消费主义带来的娱乐化写作潮流中,有个别作家责任感丢失。这次听到“人民是真实的”,如此具体深刻地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非常认同。是的,人民是具体的、是现实的,人民不是虚拟的符号,是文学之母。人民既是创作的题材素材,也是创作的目标与内涵,要从人民中汲取创作源泉,通过真诚地为人民写作,去塑造和提升人民的审美。我的写作,愿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杨庆祥(北京代表团)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意识到新时代的文学面临着很多挑战,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历史上每一次文学的变革都与科技、思想、媒介的变革紧密相连。今天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以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和仿生信息为核心的即时性社会,中国在这一轮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份额。新时代需要新文学。具体来说,新时代文学的内容以生活的实感为基础,以人民的实践为中心,新事物、新现象都需要被书写和塑形;在形式上,新时代文学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各国文学的优秀遗产,创造出切合时代内在精神的有效形式,这一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有内容的形式;在情感上,应该意识到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都是人民的一员,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察和感悟生活,寻找到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审美的契合点。总之,新时代的文学既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学,同时又是面向世界,面向人类的世界文学。作家和艺术家们只有敞开心灵,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基础上,以现实为根底,以生活为源泉,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时代、属于中华民族、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文学作品。
 
 
——————————————————————
 
吕正惠(港澳台代表团)
经过两年的抗疫,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显示了新气象,让我们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期望。习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我们要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已经活到七十四岁。活到老,学到老,马虽老犹存万里心。
 
 
——————————————————————
 
冉冉(重庆代表团)
上午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也深受激励和启发。同时也感到身为作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次作代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中国文学也在迈向新时代新天地。我们面临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需要有伟大的文学与之匹配。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参与引领文化建设,为民族培根铸魂,是作家诗人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中华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中,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拓宽胸襟,更热切地回应时代召唤,与人们共进,用心感受日新月异的生活,不断提高“四力”,崇德尚艺,坚守文学理想,锻造自身灵魂,提升美学品格,把握时代特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而丰沛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
 
 
——————————————————
 
满全(内蒙古代表团)
上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和振奋,并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精髓、意韵深远、文气浩荡,清晰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初心使命,清晰地描绘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恢宏蓝图,清晰地指明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党员作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以手中的笔墨书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实践,讴歌人间正道,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积极向善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通过文学形式深度参与恢宏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历程,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凝聚人民力量,吹响时代号角,时代需要文学的陪伴,文学需要时代的召唤。相信新时代文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更多的温暖和更多的思考。
 
 
 ————————————————————
 
林莉(江西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讲话内容博大精深,给予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高度信任和肯定。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使我认识到作家要坚守文化信仰、艺术理想和职业操守,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作为来自基层的诗歌创作者,我特别注意到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对我触动特别大,为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长诗创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我将始终坚持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有担当的创新理念,书写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诗篇。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文艺创作的方法有成百上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长期的基层生活与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经历中,我“回望”“挖掘”“反思”“畅想”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新图景。将写作初心和责任担当与时代、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火热碰撞,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
 
诗,应发时代之先声,挺起精神的脊梁。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光明宽广的中国道路,用饱满的热情激励顽强奋斗的中国精神。把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弹奏得更加响亮。
 
 
————————————————————
 
白涛(内蒙古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振奋人心。
 
《讲话》必将鼓舞我们投入新时代的火热生活,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空前繁荣,文学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诗歌创作乘势而上,从理论到创作都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通过学习《讲话》深深体会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日益临近,我们必须牢记《讲话》中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的伟大号召和方向指引,“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作家诗人要自觉主动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抒人民之情、发时代之声,以精神能量饱满、文化内涵丰厚、艺术价值精湛的优秀作品回馈于我们的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作家柳青的话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学新的诗歌,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体味生活,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立德铸魂,树人培根,力争做到人品、艺品相统一,用中国精神、中国风范、中国气派具佳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
 
黄殿琴(北京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体会最深的二个字,“听”字和“感”字——听到了新时代的最强音,感到了新文学的最振奋。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与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像春风一般滋润,像泉水一般清亮。诗歌的力量在哪里?文学的力量在哪里?今天习总书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媒体人,一个是诗人。作为媒体人,我在中国电视行业创建了第一个读书节目《华夏书苑》,是做与写书与出书相关的节目;再就是做了在北京地面上的一档品牌节目《第7日》民生新闻。做为诗人,去年疫情期间出版的一册诗集《致黎明》。我们每个自己都是人民,这样的政治高度与政治站位坚定了文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我认为讲好中国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也就是讲好中国百姓的故事。我们文学的形象,中国的气派就要体现在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梦想出发的地方,我作为诗人,不忘初心就是写好新时代的诗歌,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用心用情的诗歌语言为中国的文学繁荣增添一道道温暖向上的阳光。
 
 
——————————————————————
 
艾子(海南代表团)
12月14日,近距离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倍感亲切和鼓舞。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创作前行的道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很有现实针对性。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这些话直抵心灵,会让我时刻铭记于心。将鞭策我一定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有家国、民族的情怀,有怜悯之心,倡导正能量,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媚俗、不低俗,勇于担当一个作家的责任;要展示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抱负,让世界了解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我生活在海南,每天能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日新月异,以后书写时应尽量避免小我情绪,以更多的笔墨体现自贸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幸福指数的大幅度提升。
 
 
————————————————————
 
苏雨景(行业系统代表团)
2016年,曾代表公安作家参加过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作代会,习总书记在九代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令人难忘。
 
五年后,我又参加了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再一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一次能量的补给,也是一次脉络的打通。我一直思考的一些问题,都从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令人倍感幸运和幸福的。总书记的讲话处处闪耀着文艺思想的智性光芒,必将催生出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和姹紫嫣红的文艺春天。
 
总书记讲话中的五点希望,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镇静剂,更是强心针,让我们在自我审视、自我打量、自我警醒的同时,更增添了前行的信心与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作家,我们应该坚持能量上的“守恒”,从传统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接续好中华美学精神,扎根经典之沃土,成就精品之大树;还应该坚持道义上的“守正”,坚守文学的美学维度、情感深度、与时代厚度,努力让作品向善趋美,高质高格,饱含立德铸魂的精神能量。同时,还应该坚持情感上的“守真”, 对生活用真心,对人民动真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中”, 摒弃矫饰造作与孤高在上,从熟悉的地方入手,俯下身子,耐住性子,真正写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
 
马慧聪(陕西代表团)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之心,让我心潮澎湃。我从事诗歌创作,又负责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工作,能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那种绵绵关怀和对未来我国文艺群星灿烂的浓浓期待。陕西历来有薪火相传的文学传统,这些年陕西作协对青年作家的引导与扶持,我认为是走在全国前端的,这与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待,不谋而合。
 
另外,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不少经典诗句,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写下的诗句,类似诗句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比比皆是,这让我意识到诗歌这一体裁的重要性。人常说诗歌是文学的桂冠,十九大以来,以各类诗歌刊物为主阵地,通过微信、快手等众多新媒体平台,让新诗与传统诗词走进千家万户、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来,这让我更有信心将诗歌创作进行下去,实现我的文学梦、诗人梦。
 
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年是文学事业的未来。我会继续学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心系复兴伟业,用我火热的心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文化事业中来,用我毕生的精力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
 
段爱松(云南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有幸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深受鼓舞,心情甚是激动。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两个一百年”重要时间交汇点,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的强力号召。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时代的诗人,自当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入生活,以人民为根本立场,守正创新,突破自我,用诗歌讲好中国故事,抒发奋进之音。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为写一部反映独龙族千年跨越的《独龙春风》一书,而三次深入云南最为偏远的独龙江采访的点点滴滴。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帮扶下,寻得了朝前发展机会,实现了整族脱贫,迈进小康,奔向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的讲话,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有最后部分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在今天的人民大会堂,也感受到此般豪气冲天振奋人心的新时代强大气场,它催促着写作者用情用力,借助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梦,谱写时代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陈巨飞(安徽代表团)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听到“青年是事业的未来”时,作为一名青年诗人,我倍感荣幸,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信任、鼓励和殷殷期待;同时感到责任重大,青年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守正创新,迅速成长,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指引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为我们“写什么”“怎么写”提供了解决之道——“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就是要展现昂扬的时代精神,书写不朽的人民史诗。“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这就是我们在面对诗歌语言该如何去“传承”和“创新”的技术指南。唐诗宋词的传统博大精深,新的表现形式交叉融合,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深入生活才能永葆艺术丰盈。那么,生活到底是什么?讲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我将坚持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也将与更多的青年作家、青年诗人交流学习心得。讲话的最后,总书记引用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胸怀豪情壮志,向新时代的文艺高峰进发。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诗人,我们有正气、有志气、有朝气、有勇气,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牛庆国(甘肃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温暖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诗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在理论上高度认同,在情感上高度融合,在行动上高度自觉。诗人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为人民创作,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义不容辞。只有把根扎在人民中间,把情用在人民身上,把心操在人民的事业上,才能创作出总书记要求的“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从而“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新时代的诗人使命在肩,前程远大,大有可为。
 
 
——————————————————————
 
李云(安徽代表团)
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讲话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作为诗歌刊物的主编,我既要带头学习好讲话精神,更要组织好编辑部人员的学习,要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树立阵地意识,坚守人民立场,树立史诗意识,坚持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树立中国精神,着力组织推出有时代感、有情怀、有温度、有特色的作品,坚决杜绝“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内容出现在刊物版面上。
 
作为一名作家、诗人,我将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内涵,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定党性修养,坚守人民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切实理解“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坚持“两个敞开”,把目光聚焦“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用手中的笔写出、写好百年之变中人民的精神面貌,力争塑造出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用情用力用心投身伟大的新时代文学创作之中去,贡献自己的才智,不辜负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称谓。
 
 
——————————————————
 
王法艇(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每个伟大的时代,也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学表达。习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金句,是正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最终旨意,不仅为每一位文学工作者擘画了方向,同时也深刻回答了文艺繁荣的源泉和为谁服务的时代命题,让我极大受益。作为一名代表,通过亲耳聆听和认真学习总书记的报告,我认为所有的文学工作者,要想创作出真实反映时代火热场景和人民生活的作品,要想让人民的念念不忘,必须心存大爱和热忱,必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全身心地感受这个时代的脉动,与这片土地上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同劳动,倾情用心体验和感知人民的全部,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镌刻时代的经典作品。
 
优秀的作品属于时代,属于人民,它源于对人类的热爱。也只有存有大爱者才能从万千事理中发现最本质、最朴素、最滚烫的诗意。一切有创造能力的文学工作者,无不把自己融入时代和人民之中,以美的眼睛发现美,以善的情怀广播善,以嘹亮的号角吹奏时代的主旋律,把有智慧的、有道德的、有感染力的素材揉搓成心中的深情,用饱满的情感以令人愉悦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理辩气直,辞盛文工,止于至善,臻于至美。
 
 
——————————————————
 
鲁若迪基(云南代表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聆听了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时隔5年之后,12月14日上午又聆听了习总书记亲切温暖的讲话,感到无比振奋,内心充满了作为中华大家庭一员的骄傲和自豪。习总书记的讲话,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前沿,指明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前进的方向。让我非常感动的是他的人民情怀,习总书记曾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次大会上,他又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和基层文学工作组织者,我们要将习总书记的五点希望,变为我们创作和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李林荣(北京代表团)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给我最深感触。这是对毛主席在《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与历史经验的全面继承和全新发展。正如在争取中国人民解放时期,为了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党领导组织了文武两个战线,统率了军事和文化两支队伍。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同样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不断巩固和加强文武两条战线。
 
总书记讲话中提到茅盾先生曾谈及小说家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须有能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头脑。这对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把当前各种文艺样式的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推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高度和深度,极具启示意义。准确深入分析社会的头脑,只能来自科学思想的武装。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新时代,人民的范畴空前扩大,纳入了一切积极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爱国者。身为其中一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思想,增强认识社会能力,积累接触自身以外的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亲身体验,才能更多更好地创作出精准把握社会脉搏和时代潮流的现实主义佳作。
 
 
——————————————————————
 
杨绣丽(上海代表团)
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奋人心!总书记的讲话,我觉得是一篇关于文学、关于创作、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情怀、中国力量的有力导引,极大地振奋了作家代表们的心。
 
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次,在中国作协十代会开幕式讲话里,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文人喜欢把情怀寄寓于山水。山水的审美也是文化的审美。我们当代的诗歌写作者,内心更要有文学的山水。我们的内心,要有胸怀山水的大格局。这里的山,必须翠绿茂盛、风朗气清;这里的水,必须清澈晶莹、丰沛灵动。山川万物、泉林丘壑,托物于心,寓情于景。“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我们要写出家国鼎盛,我们要写出新时代浪潮下人民对生活的认识及生命本源的真切感受。“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在文学艺术的山水中,提倡意美、情真,拒绝肤浅、庸俗、媚俗的作品。我们要胸怀整个社会,提高自身的修养,尊重写作的规律,为人民写作,为美写作,为真正的文学而写作。在文学创作中,剔除“山里的杂草,水里的杂质”,恢复文学的本来面貌。
 
当下,我们伟大民族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元化生活,给予我们文学的客观叙述与精神张扬,提供了无限空间与可能。作为作家诗人,我觉得我们更要承担文学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在如今的时代生活与复杂的公共环境里,格物致知,深入物理,穿透现实的薄膜,开启一次次文学追寻,使自己内心情感在当代高度冲击波的商业文明中,让文学作品充满中华文化的自信,让文学的山水更清、更亮,中华民族几千年诗意栖居和在新世纪走向复兴的梦想,才能豁然开朗,走向大成。
 
 
————————————————————
 
王若冰(甘肃代表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论重要来源之一。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昨天,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习总书记所说的“民族复兴伟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伟大复兴。其根本要义,就是希望作为人类灵魂精神世界创造者、塑造者、传播者的广大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潮头,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自觉地承担起培根铸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火炬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所在。作家、诗人和艺术家承担着传承文明、创造着文化、塑造人类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渊源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和价值,更要深切理解、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为中国文艺战线中的一员,我当全力以赴,奋勇当先,主动承担起培根铸魂、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赵晓梦(四川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备感振奋,备受鼓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句句击中我的心扉,更加坚定了为人民、为时代书写的使命与担当,也明确了“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的写作方向。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不断出现在字里行间。这些滚烫又闪光的“人民”热词,既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沉甸甸的分量,也传递出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热切期盼与厚重嘱托。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诗歌写作者,我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深刻内涵。没有感知人民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没有领悟人民跳动的时代脉搏与心声,哪怕语言再华丽、情节再跌宕,也不会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在今天,我们面对比苏东坡、比聂鲁达更加宽广、磅礴、火热的现实生活,理应创造出了一个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文艺新境界。现实永远存在诗意,如何去面对、去感知、去把握和书写,是今天每一个诗人应该肩负的使命。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伟大的作品。把个人生命与时代永恒相连,把现实转化为一个更伟大和更持久的现实,从生活出发,以人民为主角,“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
 
陈亮(山东代表团)
非常幸运,作为一个农民诗人、北漂诗人,能当选为中国作协十代会代表,并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领会了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五点希望”,可以说是很受启发,备受鼓舞。这个讲话中的前四点“希望”是关于文艺创作方法本身的,第五点“希望”是关于文艺工作者道德修养的。我以为这个讲话具体论述的是“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的问题,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作家在写作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发展,守正和创新,做人和作文,生活与艺术,品质和市场,个我与众生,小我与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认为这个讲话主要阐述的就是文艺工作者如何提升自己境界的问题。
 
因为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有能力来抒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而如何书写好时代,应该是我和所有文艺工作者所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或者方向——那就是“境界”的努力提升,这需要我们真正的“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真正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真正需要我们从小我走向大我,将自己的命运真正和人民、时代、民族的命运联系在起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抓住时代的“牛鼻子”,将这个“庞然大物”丰满地呈现在人民面前。
 
讲话中论述的问题虽然从本质上来看是文艺创作的常识,却是大道至简,是文艺工作者“为天地立心”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从漫长的历史上来看,许多文学实践的失败都是背离了这个常识而失败的,因此,这个讲话非常具有警醒意义,可以常学常新。
 
这个讲话也是习总书记前期对于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延续、发展和重要补充,是他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综合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及现当代的文学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的重要文献,对于文艺创作回归大道或正道,对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会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
 
沙克(江苏代表团)
习总书记在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这番话语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从事现代诗歌写作的作家或者诗人来说,可谓是鞭入肌理,精深致至。现代诗歌刚刚走过百年历史,正面临着新的经典构建以及与世界诗歌的互动交汇。如果一个当代诗人泥古不化,在形式和内容、甚至字句上因袭古代诗词,那么他就会和时代文明和社会生活脱轨,既变成不了李白第二杜甫第二,也成就不了当代的自己。如果完全抛弃经典诗词,割断文学传统的血脉,横向移植、模仿或凭空虚造所谓的现代诗,那么他就悖离了中国诗人的根源立场,既成不了莎士比亚第二歌德第二,同样也成就不了未来的自己。
 
一个当代诗人只有深汲中国诗歌传统的精髓,守持诗歌文化的精神原乡和本土立场,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置身于全球化的当下生活,书写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块土壤的汉语诗歌的纯度、温度和高度、厚度,这也是通向人类诗性与经典文本的路径和价值所在。
 
 
—————————————————————
 
廖志理(湖南代表团)
这次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肩负着振奋民族精神,开创文学辉煌的历史重任。1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收获很大。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诗歌创作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文艺战线所取得的成就,对文艺工作者给予了高度的信赖和殷切的期望,使我们诗歌创作者倍受鼓舞,倍感自豪,倍感振奋,从内心激发起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信心与豪情。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诗美创作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就为新时代的诗美创造指明了方向,为诗美创作提供了遵循。
 
三是进一步树立了创作的目标。每一个作家都会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目标。什么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作为一名基层的诗歌创作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扎根人民,立足现实,精益求精,努力创作出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崇高使命的精品力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赵宏兴(安徽代表团)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开幕式上,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振奋,备受鼓舞,现在,我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一、作为文学刊物,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文艺作品离不开艺术形象。习总书记对文学艺术的论述,就是我们选择优秀作品的标准。文学作品虽然是创作的,但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要用饱满的热情讴歌生活,要用真挚的感情贴近生活,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常常收到一些故事性强但主题灰色的作品,是要好看,还是要正能量,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就是“要通俗,不能媚俗,低俗、庸俗,”“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
 
二、要创新办刊,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岁月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办刊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努力创新,刊物才能爬坡,才能突围。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创新不光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内涵上。我们的刊物承担着繁荣文学的使命,新时代涌现了许多新的风尚,新的面貌,我们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引导作家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有时代感的文学作品,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虚构自己的小世界,抒发自己的小感情。
 
三、作为一名办刊人,要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如何坚守文学初心,不随波逐流?习总书记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总书记的话可谓语重心长,进入新时代,我们文艺界涌现出许多德艺双馨的人物,他们的品德都在感染着我们,给我们树立起崇高的标竿。作为一位办刊人,我要加强个人修养,以德配位,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引导广大读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博大精深,是指导我们今后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回去后,我还要认真学习,努力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严守刊物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严把刊物的意识形态关,激浊扬清,坚定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
 
东篱(行业系统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也是关于文艺创作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要坚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这些都从客观上回答了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和目标,可谓高屋建瓴,殷殷之望。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这一充满深刻哲理和民本思想的论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化。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诗人,必须热爱新时代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这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有爱的能力,关心民间疾苦,关注普遍的人心、人性,挖掘并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对生活中和人性深处的恶予以鞭笞和抨击,让我们的作品充溢着人性的温暖。要善于并敏于捕捉生活细节——那些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所谓“有包孕的片刻”。要有提炼、加工和在诗歌中还原生活细节的能力,这样,我们的诗歌才会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有人的温度。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我们惟有投入,惟有深扎,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无愧于内心的优秀作品。
 
 
—————————————————————
 
邵悦(行业系统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倍受教育、启发和鼓舞,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热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通今博古、文韵浩荡、意义深远,深刻地阐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的百年文化历程,清晰地描绘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宏伟蓝图,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平易近人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令人深深感动、敬仰和振奋人心。
 
作为一名党员,新时代诗歌写作者,我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用优秀的诗意文字,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本着“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宗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思、用力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立徳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坚持弘扬正道,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情和文质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
 
梦野(陕西代表团)
我来自陕北神木,能参加第十次全国作代会,首先要感谢《诗刊》多年的培养,感谢陕西省作协的推荐,感谢中国作协支持我们基层创作者,让我们在泥土气息中,多了一种向上生长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深受教益。于精神的极大鼓舞中,我的心里涌动着几点感言。
 
第一,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习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我想说的是,不论是什么身份的人,不论是什么职业的人,这些人不论身在何方,不论时光如何流转,他们只要在创作着,那么每一个人,都是人民中的一员。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思入,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有时代感,更有生活气息和人性光辉。
 
第二,作为一个党员作家,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所创作品才有使命感。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作品要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作出文学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创作者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担当。
 
第三,作为一名文联负责人,我必须把牢文艺发展方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得到启示,全身心、严要求、高标准抓好精品的创新创造,所创作品要具有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具有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样的作品老百姓才能喜欢,才能更好地做到文艺惠民。
 
 
 
来源:诗刊社微信公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鉴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诗歌界代表中引

日期:2022-02-16 18:55:45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作者:安琪  点击:37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诗歌界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第二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作代会诗歌界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第二辑)



 
 
 
 
 
高兴(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第四点希望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阐释这一希望时,总书记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
 
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两层意义,一是不忘源头、立足本土;二是期盼对话、拥抱人类共同价值。这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自信的、高远的、开明的和开放的姿态。这实际上既明确了文化交流的前提,又肯定了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我本人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和编辑工作。文学翻译和编辑当然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尤其是在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文学翻译,也就是横向移植,一直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拓宽了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天地。不可否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横向移植影响极大,效果也极明显。在这样的影响中,不少清醒而明智的作家吸纳、选择、融合,放眼远方,又不忘源头,最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作家忽略了本土文化的滋润,以至于出现了文学营养的失衡。现在恰恰到了这样的时刻,需要适当的反思和总结。横向移植中,哪些影响是真正有益的?哪些影响可能阻碍了我们自己的写作?横向移植中,是否存在着欧美中心主义倾向?在横向移植的巨大气场中,我们是否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总结。
 
我想这样的反思和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有针对性有自觉性地进行我们的文学交流,从而使我们的文学交流发挥更加有效有益的作用。
 
 
————————————————————
 
刘立云(北京代表团)
坐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就像站在黄河入口听滚滚波涛,伫立钱塘江岸看奔涌大潮,让我情不自禁,思绪飞扬。把总书记的这篇讲话,与他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联系起来回味和思考,我们马上会发现,其中的字字句句,清楚无误地传达岀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文化自信的具体延伸和展开。三个讲话震古烁今,深入浅出,一脉相承,对党的文艺思想,一次比一次阐释得清晰、细致、精准、明确;同时也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在“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许多年后,我们将会看到,这是一篇将把我们的文学艺术从高原推向高峰的光辉文献。
 
我是在听到讲话对“时代的号角”作出清晰论述时,产生以上由衷感叹的。这段论述岀现在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岀五点希望的第二点,即“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中。原文是这样的:“‘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换句话说,至善是至美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要解决我们自抗战甚至更早提岀的“时代的号角”这个问题,出路在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我比较熟悉的中国新诗为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历程,为我们回过头来检视这门文学艺术留下了清晰的足迹。中国新诗走到今天,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文化基因,也吸收了外国诗歌的丰富养料;而且在新诗观念和语言上,后者要胜于前者。在这个时候听到习总书记关于“时代的号角”就是“向上向善”的论断,可谓振聋发聩。我们的时代是自己创造的,也是前无古人的,找不到任何新的借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代蓝图,比如我们的高科技、我们的航天潜海、我们的高铁、我们新农村的青山绿水、我们这支军队的战略思想和前进步伐等等等等,都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目光,全新的观念包括全新的诗歌语言,给予全新的判断和讴歌。相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诗人将会卧薪尝胆,呕心沥血,努力提高自己的时代站位和文化修为,重新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岀发点。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世界诗坛独辟蹊径,走岀一条具有人类诗歌精神,同时既不负于时代和人民,也不负这片伟大土地的诗歌新路;并沿着这条道路,登上我们自己,也可能是世界的诗歌高峰。
 
 
——————————————————————
 
张清华(北京代表团)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弘扬和建设伟大的中国文化,建设伟大的中国文化当然也离不开优秀的文学艺术。总书记的讲话从全局高度论述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性,这使我这样一个以研究文学和文学教育为业的人深受鼓舞。
 
我对讲话中的第三、四部分深有感触,这两条综合起来就是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守正当然是守护既有的优秀传统,这个传统是我们创造优秀文学艺术的根基、资源和财富。这其中既包括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遗产,也包括了五四以来新文化与新文学的传统,包括了新民主主义的、左翼的、进步的、革命的文化与文学;当然也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的变革进步,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新的融合和创新。如何把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开拓,创造未来,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第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的内容很重要,它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故事,也是反映着人类共同情感、价值与命运的故事,同时,我认为“中国式的讲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中国作家自身的文化自觉、文化身份的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与人类情怀,保持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
 
刘笑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军事文学本质上是战斗文学。在人民军队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军旅诗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独特作用。进入新时代,军事文学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军生命线的活跃因素,必须以更加坚定的自信和强烈的担当,在服务强军兴军上、在唱响时代主旋律上积极作为,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军事文学的繁荣发展、同频共振。作为军旅诗人,一定要把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切实牢记在心。不久前,由《诗刊》社选编、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诗库”首部诗集《岁月青铜》,就是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强军兴军精神气象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诗作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美学风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作。
 
 
———————————————————
 
张烨(上海代表团)
从1996年第一次参加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迄今,很荣幸,我已连续六次参加作代会了。我也已从中年步入老年行列。作为一名诗人,我很普通,然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次出席会议,都会增强诗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要求与希望,这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意义重大。他讲话的关键词是“时代”、“人民”。这让我愈加意识到诗歌创写个人化的同时也要走出个人化,更应该描述我们生存的时代,抒写时代,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反映人民的心声。古今中外,诗歌一直是为时代、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诗歌是一种唤醒,也是一种传递,传递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境界,艺术审美的感受力。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我生活在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城 ,文学基础雄厚。如何书写上海,表达上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的巨变与发展,人民在建设中的拼搏精神,这些感人的题材,都是值得我深思与挖掘的。家国情怀,胸怀世界,热爱,并且为之努力。诗人是人民中的一员,必将融入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
 
 
——————————————————
 
娜夜(甘肃代表团)
14日上午,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受激励和启发。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大创新和飞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中国文学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反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作为根本使命,笃定恒心、精益求精,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不窄化文学的胸襟、不矮化文学的境界、不弱化文学的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
 
李元胜(重庆代表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过中国人民的百年浴血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已进入全新而关键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必须总结历史和规划未来的特殊时间节点,重新审视、梳理我国文艺战线的经验、教训,评估文艺工作价值并作出及时的总体规划变得尤为迫切。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的文艺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作家、艺术家?如何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能匹配澎湃的时代?如何造就人民需要的文艺大师?总书记的讲话以辽阔的视野,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理解,对文艺工作的成就和问题的清醒而深刻地掌握,全面、细致地进行了解答,同时提出了五点希望。
 
在我看来,1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时代性很强、针对性很强、指导性很强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纲领。
 
 
——————————————————
 
熊红久(新疆代表团)
2021年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次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创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文学创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听完之后内心深受鼓舞、精神倍感振奋。
 
总书记站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的高度,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再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广大文学工作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文学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提供了创作方向和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包括新疆作家在内的全国文学工作者,必将产生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任务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
 
作代会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全疆广大文学工作者,迅速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十代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用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讲好新疆故事,凝聚社会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把文化润疆工程不断推向深入,贡献新疆文学的力量。
 
 
————————————————————
 
刘川(辽宁代表团)
总书记的讲话中一如既往地突出了人民立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民是真实的”这一句。时下消费主义带来的娱乐化写作潮流中,有个别作家责任感丢失。这次听到“人民是真实的”,如此具体深刻地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非常认同。是的,人民是具体的、是现实的,人民不是虚拟的符号,是文学之母。人民既是创作的题材素材,也是创作的目标与内涵,要从人民中汲取创作源泉,通过真诚地为人民写作,去塑造和提升人民的审美。我的写作,愿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杨庆祥(北京代表团)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意识到新时代的文学面临着很多挑战,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历史上每一次文学的变革都与科技、思想、媒介的变革紧密相连。今天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以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和仿生信息为核心的即时性社会,中国在这一轮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份额。新时代需要新文学。具体来说,新时代文学的内容以生活的实感为基础,以人民的实践为中心,新事物、新现象都需要被书写和塑形;在形式上,新时代文学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各国文学的优秀遗产,创造出切合时代内在精神的有效形式,这一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有内容的形式;在情感上,应该意识到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都是人民的一员,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察和感悟生活,寻找到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审美的契合点。总之,新时代的文学既是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学,同时又是面向世界,面向人类的世界文学。作家和艺术家们只有敞开心灵,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基础上,以现实为根底,以生活为源泉,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时代、属于中华民族、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文学作品。
 
 
——————————————————————
 
吕正惠(港澳台代表团)
经过两年的抗疫,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显示了新气象,让我们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期望。习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我们要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已经活到七十四岁。活到老,学到老,马虽老犹存万里心。
 
 
——————————————————————
 
冉冉(重庆代表团)
上午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也深受激励和启发。同时也感到身为作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次作代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中国文学也在迈向新时代新天地。我们面临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需要有伟大的文学与之匹配。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参与引领文化建设,为民族培根铸魂,是作家诗人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中华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中,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拓宽胸襟,更热切地回应时代召唤,与人们共进,用心感受日新月异的生活,不断提高“四力”,崇德尚艺,坚守文学理想,锻造自身灵魂,提升美学品格,把握时代特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而丰沛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
 
 
——————————————————
 
满全(内蒙古代表团)
上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和振奋,并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精髓、意韵深远、文气浩荡,清晰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初心使命,清晰地描绘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恢宏蓝图,清晰地指明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党员作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以手中的笔墨书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实践,讴歌人间正道,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积极向善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通过文学形式深度参与恢宏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历程,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凝聚人民力量,吹响时代号角,时代需要文学的陪伴,文学需要时代的召唤。相信新时代文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更多的温暖和更多的思考。
 
 
 ————————————————————
 
林莉(江西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讲话内容博大精深,给予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高度信任和肯定。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使我认识到作家要坚守文化信仰、艺术理想和职业操守,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作为来自基层的诗歌创作者,我特别注意到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对我触动特别大,为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长诗创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我将始终坚持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有担当的创新理念,书写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诗篇。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文艺创作的方法有成百上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长期的基层生活与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经历中,我“回望”“挖掘”“反思”“畅想”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新图景。将写作初心和责任担当与时代、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火热碰撞,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
 
诗,应发时代之先声,挺起精神的脊梁。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光明宽广的中国道路,用饱满的热情激励顽强奋斗的中国精神。把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弹奏得更加响亮。
 
 
————————————————————
 
白涛(内蒙古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振奋人心。
 
《讲话》必将鼓舞我们投入新时代的火热生活,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空前繁荣,文学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诗歌创作乘势而上,从理论到创作都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通过学习《讲话》深深体会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日益临近,我们必须牢记《讲话》中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的伟大号召和方向指引,“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作家诗人要自觉主动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抒人民之情、发时代之声,以精神能量饱满、文化内涵丰厚、艺术价值精湛的优秀作品回馈于我们的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作家柳青的话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学新的诗歌,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体味生活,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立德铸魂,树人培根,力争做到人品、艺品相统一,用中国精神、中国风范、中国气派具佳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
 
黄殿琴(北京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体会最深的二个字,“听”字和“感”字——听到了新时代的最强音,感到了新文学的最振奋。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与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像春风一般滋润,像泉水一般清亮。诗歌的力量在哪里?文学的力量在哪里?今天习总书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媒体人,一个是诗人。作为媒体人,我在中国电视行业创建了第一个读书节目《华夏书苑》,是做与写书与出书相关的节目;再就是做了在北京地面上的一档品牌节目《第7日》民生新闻。做为诗人,去年疫情期间出版的一册诗集《致黎明》。我们每个自己都是人民,这样的政治高度与政治站位坚定了文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我认为讲好中国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也就是讲好中国百姓的故事。我们文学的形象,中国的气派就要体现在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梦想出发的地方,我作为诗人,不忘初心就是写好新时代的诗歌,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用心用情的诗歌语言为中国的文学繁荣增添一道道温暖向上的阳光。
 
 
——————————————————————
 
艾子(海南代表团)
12月14日,近距离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倍感亲切和鼓舞。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创作前行的道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很有现实针对性。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这些话直抵心灵,会让我时刻铭记于心。将鞭策我一定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有家国、民族的情怀,有怜悯之心,倡导正能量,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媚俗、不低俗,勇于担当一个作家的责任;要展示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抱负,让世界了解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我生活在海南,每天能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日新月异,以后书写时应尽量避免小我情绪,以更多的笔墨体现自贸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幸福指数的大幅度提升。
 
 
————————————————————
 
苏雨景(行业系统代表团)
2016年,曾代表公安作家参加过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作代会,习总书记在九代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令人难忘。
 
五年后,我又参加了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再一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一次能量的补给,也是一次脉络的打通。我一直思考的一些问题,都从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令人倍感幸运和幸福的。总书记的讲话处处闪耀着文艺思想的智性光芒,必将催生出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和姹紫嫣红的文艺春天。
 
总书记讲话中的五点希望,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镇静剂,更是强心针,让我们在自我审视、自我打量、自我警醒的同时,更增添了前行的信心与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作家,我们应该坚持能量上的“守恒”,从传统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接续好中华美学精神,扎根经典之沃土,成就精品之大树;还应该坚持道义上的“守正”,坚守文学的美学维度、情感深度、与时代厚度,努力让作品向善趋美,高质高格,饱含立德铸魂的精神能量。同时,还应该坚持情感上的“守真”, 对生活用真心,对人民动真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中”, 摒弃矫饰造作与孤高在上,从熟悉的地方入手,俯下身子,耐住性子,真正写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
 
马慧聪(陕西代表团)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之心,让我心潮澎湃。我从事诗歌创作,又负责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工作,能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那种绵绵关怀和对未来我国文艺群星灿烂的浓浓期待。陕西历来有薪火相传的文学传统,这些年陕西作协对青年作家的引导与扶持,我认为是走在全国前端的,这与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待,不谋而合。
 
另外,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不少经典诗句,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写下的诗句,类似诗句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比比皆是,这让我意识到诗歌这一体裁的重要性。人常说诗歌是文学的桂冠,十九大以来,以各类诗歌刊物为主阵地,通过微信、快手等众多新媒体平台,让新诗与传统诗词走进千家万户、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来,这让我更有信心将诗歌创作进行下去,实现我的文学梦、诗人梦。
 
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年是文学事业的未来。我会继续学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心系复兴伟业,用我火热的心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文化事业中来,用我毕生的精力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
 
段爱松(云南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有幸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深受鼓舞,心情甚是激动。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两个一百年”重要时间交汇点,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的强力号召。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时代的诗人,自当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入生活,以人民为根本立场,守正创新,突破自我,用诗歌讲好中国故事,抒发奋进之音。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为写一部反映独龙族千年跨越的《独龙春风》一书,而三次深入云南最为偏远的独龙江采访的点点滴滴。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帮扶下,寻得了朝前发展机会,实现了整族脱贫,迈进小康,奔向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的讲话,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有最后部分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在今天的人民大会堂,也感受到此般豪气冲天振奋人心的新时代强大气场,它催促着写作者用情用力,借助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梦,谱写时代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陈巨飞(安徽代表团)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听到“青年是事业的未来”时,作为一名青年诗人,我倍感荣幸,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信任、鼓励和殷殷期待;同时感到责任重大,青年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守正创新,迅速成长,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指引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为我们“写什么”“怎么写”提供了解决之道——“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就是要展现昂扬的时代精神,书写不朽的人民史诗。“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这就是我们在面对诗歌语言该如何去“传承”和“创新”的技术指南。唐诗宋词的传统博大精深,新的表现形式交叉融合,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深入生活才能永葆艺术丰盈。那么,生活到底是什么?讲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我将坚持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也将与更多的青年作家、青年诗人交流学习心得。讲话的最后,总书记引用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胸怀豪情壮志,向新时代的文艺高峰进发。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诗人,我们有正气、有志气、有朝气、有勇气,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牛庆国(甘肃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温暖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诗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在理论上高度认同,在情感上高度融合,在行动上高度自觉。诗人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为人民创作,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义不容辞。只有把根扎在人民中间,把情用在人民身上,把心操在人民的事业上,才能创作出总书记要求的“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从而“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新时代的诗人使命在肩,前程远大,大有可为。
 
 
——————————————————————
 
李云(安徽代表团)
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讲话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作为诗歌刊物的主编,我既要带头学习好讲话精神,更要组织好编辑部人员的学习,要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树立阵地意识,坚守人民立场,树立史诗意识,坚持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树立中国精神,着力组织推出有时代感、有情怀、有温度、有特色的作品,坚决杜绝“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内容出现在刊物版面上。
 
作为一名作家、诗人,我将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内涵,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定党性修养,坚守人民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切实理解“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坚持“两个敞开”,把目光聚焦“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用手中的笔写出、写好百年之变中人民的精神面貌,力争塑造出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用情用力用心投身伟大的新时代文学创作之中去,贡献自己的才智,不辜负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称谓。
 
 
——————————————————
 
王法艇(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每个伟大的时代,也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学表达。习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是文艺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金句,是正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最终旨意,不仅为每一位文学工作者擘画了方向,同时也深刻回答了文艺繁荣的源泉和为谁服务的时代命题,让我极大受益。作为一名代表,通过亲耳聆听和认真学习总书记的报告,我认为所有的文学工作者,要想创作出真实反映时代火热场景和人民生活的作品,要想让人民的念念不忘,必须心存大爱和热忱,必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全身心地感受这个时代的脉动,与这片土地上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同劳动,倾情用心体验和感知人民的全部,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镌刻时代的经典作品。
 
优秀的作品属于时代,属于人民,它源于对人类的热爱。也只有存有大爱者才能从万千事理中发现最本质、最朴素、最滚烫的诗意。一切有创造能力的文学工作者,无不把自己融入时代和人民之中,以美的眼睛发现美,以善的情怀广播善,以嘹亮的号角吹奏时代的主旋律,把有智慧的、有道德的、有感染力的素材揉搓成心中的深情,用饱满的情感以令人愉悦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理辩气直,辞盛文工,止于至善,臻于至美。
 
 
——————————————————
 
鲁若迪基(云南代表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聆听了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时隔5年之后,12月14日上午又聆听了习总书记亲切温暖的讲话,感到无比振奋,内心充满了作为中华大家庭一员的骄傲和自豪。习总书记的讲话,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前沿,指明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前进的方向。让我非常感动的是他的人民情怀,习总书记曾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次大会上,他又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和基层文学工作组织者,我们要将习总书记的五点希望,变为我们创作和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李林荣(北京代表团)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给我最深感触。这是对毛主席在《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与历史经验的全面继承和全新发展。正如在争取中国人民解放时期,为了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党领导组织了文武两个战线,统率了军事和文化两支队伍。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同样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不断巩固和加强文武两条战线。
 
总书记讲话中提到茅盾先生曾谈及小说家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须有能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头脑。这对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把当前各种文艺样式的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推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高度和深度,极具启示意义。准确深入分析社会的头脑,只能来自科学思想的武装。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新时代,人民的范畴空前扩大,纳入了一切积极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爱国者。身为其中一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思想,增强认识社会能力,积累接触自身以外的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亲身体验,才能更多更好地创作出精准把握社会脉搏和时代潮流的现实主义佳作。
 
 
——————————————————————
 
杨绣丽(上海代表团)
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奋人心!总书记的讲话,我觉得是一篇关于文学、关于创作、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情怀、中国力量的有力导引,极大地振奋了作家代表们的心。
 
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次,在中国作协十代会开幕式讲话里,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文人喜欢把情怀寄寓于山水。山水的审美也是文化的审美。我们当代的诗歌写作者,内心更要有文学的山水。我们的内心,要有胸怀山水的大格局。这里的山,必须翠绿茂盛、风朗气清;这里的水,必须清澈晶莹、丰沛灵动。山川万物、泉林丘壑,托物于心,寓情于景。“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我们要写出家国鼎盛,我们要写出新时代浪潮下人民对生活的认识及生命本源的真切感受。“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在文学艺术的山水中,提倡意美、情真,拒绝肤浅、庸俗、媚俗的作品。我们要胸怀整个社会,提高自身的修养,尊重写作的规律,为人民写作,为美写作,为真正的文学而写作。在文学创作中,剔除“山里的杂草,水里的杂质”,恢复文学的本来面貌。
 
当下,我们伟大民族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元化生活,给予我们文学的客观叙述与精神张扬,提供了无限空间与可能。作为作家诗人,我觉得我们更要承担文学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在如今的时代生活与复杂的公共环境里,格物致知,深入物理,穿透现实的薄膜,开启一次次文学追寻,使自己内心情感在当代高度冲击波的商业文明中,让文学作品充满中华文化的自信,让文学的山水更清、更亮,中华民族几千年诗意栖居和在新世纪走向复兴的梦想,才能豁然开朗,走向大成。
 
 
————————————————————
 
王若冰(甘肃代表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论重要来源之一。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昨天,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习总书记所说的“民族复兴伟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伟大复兴。其根本要义,就是希望作为人类灵魂精神世界创造者、塑造者、传播者的广大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潮头,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自觉地承担起培根铸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火炬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所在。作家、诗人和艺术家承担着传承文明、创造着文化、塑造人类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渊源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和价值,更要深切理解、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为中国文艺战线中的一员,我当全力以赴,奋勇当先,主动承担起培根铸魂、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赵晓梦(四川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备感振奋,备受鼓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句句击中我的心扉,更加坚定了为人民、为时代书写的使命与担当,也明确了“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的写作方向。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不断出现在字里行间。这些滚烫又闪光的“人民”热词,既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沉甸甸的分量,也传递出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热切期盼与厚重嘱托。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诗歌写作者,我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深刻内涵。没有感知人民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没有领悟人民跳动的时代脉搏与心声,哪怕语言再华丽、情节再跌宕,也不会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在今天,我们面对比苏东坡、比聂鲁达更加宽广、磅礴、火热的现实生活,理应创造出了一个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文艺新境界。现实永远存在诗意,如何去面对、去感知、去把握和书写,是今天每一个诗人应该肩负的使命。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伟大的作品。把个人生命与时代永恒相连,把现实转化为一个更伟大和更持久的现实,从生活出发,以人民为主角,“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
 
陈亮(山东代表团)
非常幸运,作为一个农民诗人、北漂诗人,能当选为中国作协十代会代表,并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领会了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五点希望”,可以说是很受启发,备受鼓舞。这个讲话中的前四点“希望”是关于文艺创作方法本身的,第五点“希望”是关于文艺工作者道德修养的。我以为这个讲话具体论述的是“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的问题,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作家在写作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发展,守正和创新,做人和作文,生活与艺术,品质和市场,个我与众生,小我与时代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认为这个讲话主要阐述的就是文艺工作者如何提升自己境界的问题。
 
因为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有能力来抒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而如何书写好时代,应该是我和所有文艺工作者所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或者方向——那就是“境界”的努力提升,这需要我们真正的“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真正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真正需要我们从小我走向大我,将自己的命运真正和人民、时代、民族的命运联系在起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抓住时代的“牛鼻子”,将这个“庞然大物”丰满地呈现在人民面前。
 
讲话中论述的问题虽然从本质上来看是文艺创作的常识,却是大道至简,是文艺工作者“为天地立心”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从漫长的历史上来看,许多文学实践的失败都是背离了这个常识而失败的,因此,这个讲话非常具有警醒意义,可以常学常新。
 
这个讲话也是习总书记前期对于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延续、发展和重要补充,是他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综合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及现当代的文学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的重要文献,对于文艺创作回归大道或正道,对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会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
 
沙克(江苏代表团)
习总书记在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这番话语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从事现代诗歌写作的作家或者诗人来说,可谓是鞭入肌理,精深致至。现代诗歌刚刚走过百年历史,正面临着新的经典构建以及与世界诗歌的互动交汇。如果一个当代诗人泥古不化,在形式和内容、甚至字句上因袭古代诗词,那么他就会和时代文明和社会生活脱轨,既变成不了李白第二杜甫第二,也成就不了当代的自己。如果完全抛弃经典诗词,割断文学传统的血脉,横向移植、模仿或凭空虚造所谓的现代诗,那么他就悖离了中国诗人的根源立场,既成不了莎士比亚第二歌德第二,同样也成就不了未来的自己。
 
一个当代诗人只有深汲中国诗歌传统的精髓,守持诗歌文化的精神原乡和本土立场,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置身于全球化的当下生活,书写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块土壤的汉语诗歌的纯度、温度和高度、厚度,这也是通向人类诗性与经典文本的路径和价值所在。
 
 
—————————————————————
 
廖志理(湖南代表团)
这次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肩负着振奋民族精神,开创文学辉煌的历史重任。1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收获很大。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诗歌创作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文艺战线所取得的成就,对文艺工作者给予了高度的信赖和殷切的期望,使我们诗歌创作者倍受鼓舞,倍感自豪,倍感振奋,从内心激发起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信心与豪情。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诗美创作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就为新时代的诗美创造指明了方向,为诗美创作提供了遵循。
 
三是进一步树立了创作的目标。每一个作家都会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目标。什么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作为一名基层的诗歌创作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扎根人民,立足现实,精益求精,努力创作出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崇高使命的精品力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赵宏兴(安徽代表团)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开幕式上,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振奋,备受鼓舞,现在,我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一、作为文学刊物,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文艺作品离不开艺术形象。习总书记对文学艺术的论述,就是我们选择优秀作品的标准。文学作品虽然是创作的,但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要用饱满的热情讴歌生活,要用真挚的感情贴近生活,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常常收到一些故事性强但主题灰色的作品,是要好看,还是要正能量,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就是“要通俗,不能媚俗,低俗、庸俗,”“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
 
二、要创新办刊,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岁月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办刊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努力创新,刊物才能爬坡,才能突围。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创新不光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内涵上。我们的刊物承担着繁荣文学的使命,新时代涌现了许多新的风尚,新的面貌,我们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引导作家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有时代感的文学作品,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虚构自己的小世界,抒发自己的小感情。
 
三、作为一名办刊人,要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如何坚守文学初心,不随波逐流?习总书记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习总书记的话可谓语重心长,进入新时代,我们文艺界涌现出许多德艺双馨的人物,他们的品德都在感染着我们,给我们树立起崇高的标竿。作为一位办刊人,我要加强个人修养,以德配位,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引导广大读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博大精深,是指导我们今后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回去后,我还要认真学习,努力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严守刊物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严把刊物的意识形态关,激浊扬清,坚定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
 
东篱(行业系统代表团)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也是关于文艺创作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要坚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这些都从客观上回答了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和目标,可谓高屋建瓴,殷殷之望。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这一充满深刻哲理和民本思想的论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化。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诗人,必须热爱新时代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这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有爱的能力,关心民间疾苦,关注普遍的人心、人性,挖掘并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对生活中和人性深处的恶予以鞭笞和抨击,让我们的作品充溢着人性的温暖。要善于并敏于捕捉生活细节——那些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所谓“有包孕的片刻”。要有提炼、加工和在诗歌中还原生活细节的能力,这样,我们的诗歌才会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有人的温度。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我们惟有投入,惟有深扎,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无愧于内心的优秀作品。
 
 
—————————————————————
 
邵悦(行业系统代表团)
1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倍受教育、启发和鼓舞,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文艺事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热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通今博古、文韵浩荡、意义深远,深刻地阐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的百年文化历程,清晰地描绘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宏伟蓝图,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平易近人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令人深深感动、敬仰和振奋人心。
 
作为一名党员,新时代诗歌写作者,我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用优秀的诗意文字,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本着“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宗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思、用力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立徳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坚持弘扬正道,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情和文质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
 
梦野(陕西代表团)
我来自陕北神木,能参加第十次全国作代会,首先要感谢《诗刊》多年的培养,感谢陕西省作协的推荐,感谢中国作协支持我们基层创作者,让我们在泥土气息中,多了一种向上生长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深受教益。于精神的极大鼓舞中,我的心里涌动着几点感言。
 
第一,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习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我想说的是,不论是什么身份的人,不论是什么职业的人,这些人不论身在何方,不论时光如何流转,他们只要在创作着,那么每一个人,都是人民中的一员。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思入,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有时代感,更有生活气息和人性光辉。
 
第二,作为一个党员作家,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所创作品才有使命感。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作品要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作出文学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创作者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担当。
 
第三,作为一名文联负责人,我必须把牢文艺发展方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得到启示,全身心、严要求、高标准抓好精品的创新创造,所创作品要具有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具有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样的作品老百姓才能喜欢,才能更好地做到文艺惠民。
 
 
 
来源:诗刊社微信公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