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都江堰
日期:2017-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466

   618日,位于天府源头、地处川西坝子深处的都江堰市柳街镇大地染绿,田园放歌,鸡犬桑麻之中洋溢着诗的欢乐,流淌着诗的气息,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7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暨中国说唱艺术展演活动在美丽的青城湾湿地庄园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都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执行。都江堰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文联、都江堰市柳街镇人民政府协办。是一次老少闲集,名家荟萃的文化盛会。

 

小柳街怎样实现“大文化”的新跨越

 

众所周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和四川大熊猫自然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两大世界级遗产,让都江堰的发展历来放在全球视野,都江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极佳载体;都江堰全力建设的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则是弘扬现代文明的极佳体现,而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都江堰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指明了路径和目标。

如今,都江堰正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切实担当“西控”使命、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四大现代高端绿色产业体系,其中,大文化则是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天府文化,在成都努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进程中,留下都江堰浓墨重彩一笔的最好诠释。

都江堰市立足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资源禀赋的旅游产业基础,主动承接成都旅游发展功能,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方向,让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建设,融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中。2017年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正是“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年前,柳街还是都江堰市的一个偏远乡镇,尽管这里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深入挖掘,缺乏文旅融合。而当年还只是一个乡村旅游创新的柳街田园诗歌节,不仅带来了柳街田园诗歌小镇的独特定位,而且还对旅游产品层级的提升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如今,田园诗歌节已成为一个在全国文化旅游领域广有影响的高品质节会。廖奔、郑愁予、阿来、瞿弦和、程步涛、梁上泉、杨牧、张新泉、何开四、刘小放、雷霆、蓝蓝、才西扎让、牛放、傅天琳、林雪、大解等著名诗人和作家来过这里之后,称赞不已,在这片处处鸡犬桑麻、田园牧歌,时时可见田园诗歌文化的土地上流连忘返,而海内外的游客纷纷赞誉都江堰和柳街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好地方。

 

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柳街

   

本次诗歌节由著名朗诵家瞿弦和与张怀海主持,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和都江堰市副市长袁明致辞,中共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小峰宣布开幕。

当代著名诗人、1986年获评中国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诗人、中国新诗集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大解,鲁迅文学奖得主林雪,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省内外诗人杨然、蒲小林、羊子、刘红立、姜明、赵晓梦、胡宏、李铣谭宁君、陈修元、刘强、晓曲、郑兴明、朱晓剑、陈立、黎阳、李斌、周家琴、唐水莲、周鹏程、邹安音、丁余科、周正及都江堰本土诗人参加了诗歌节。

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聪,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郭兰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小峰,副市长袁明,政协副主席杨永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在此次诗歌节上,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说,都江堰自两千多年前建成之时起,便造就了天府之国,浇灌出美丽、富庶、闲适、安逸的田园风光和生活方式,可以说,都江堰浇灌出了世界上最美的田园——成都平原。天下诗人例到蜀,历史上,除屈原、曹操等少数诗人外,李白、杜甫、岑参、贾岛、卢照邻、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知名诗人都曾来过都江堰浇灌出的天府之国,来过最美田园——成都平原,并为之写下了无数田园诗歌,而都江堰市所辖的柳街镇田园更因风光优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而吸引着历代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因此,中国田园诗歌节才会由此发轫,而且,中国田园诗歌节将永久落户都江堰市柳街镇。

 

全国首个田园诗歌奖诞生于都江堰

 

为了表彰和褒奖为田园诗歌文本创作、田园诗歌活动组织和田园诗歌翻译推介做出积极贡献的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设立了中国田园诗歌奖,并在此次诗歌节上隆重颁发了首届中国田园诗歌奖,据悉这是第一个以田园诗歌为主题的诗歌奖。当代著名田园诗歌诗人丁可、寒烟、敬丹樱、李龙炳和陆苏获奖。他们的作品以独有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田园生活之美。其中的丁可和李龙炳还长期种田。

尤其是丁可先生,数十年来倾心于田园诗歌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被誉为当代杜甫的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朗诵的《母亲的专列》等三首诗,都出自丁可之手。丁可也因这部电视剧,“躺着中枪”地着实火了一把。

在活动现场,还颁发了“柳街·微田园”微信诗大赛征文奖,获奖诗人杨启刚、邱岗、文君、罗鸿、吴会丽、何民、董柳、余理梅等到场领奖,展示了在新媒体崛起的时代,诗歌如何与时代同步、与媒体联姻的积极努力。

开幕式上,还现场实景朗诵了五位中国田园诗歌奖获奖者的作品和微信诗大赛部分获奖作品。“男人扶犁赶牛,妇人们埋头插秧/偶尔直起腰/像几只高贵的鹤//妹崽把鹅撵下塘/顶着荷叶,踮脚跑过湿漉漉的田埂/捉蝴蝶去了/风开始翻书,满枝桑叶哗啦啦响……”听众们完全陶醉在田园生活和青城湾湿地庄园的现场情景之中。

 

驻镇诗人结对子帮扶农民诗人

 

自从2015年柳街镇在全国范围内首开聘请驻镇诗人先河以来,曾先后聘请牛放、马培松、凸凹、瘦西鸿、吕历、曾鸣等活跃于当代诗坛的著名诗人担任驻镇诗人,两年来,驻镇诗人与柳街建立亲人般的感情,他们把柳街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与柳街同诗,为柳街歌唱,在诗坛传为佳话。今年,柳街聘请了著名诗人刘红立、姜明、赵晓梦为柳街驻镇诗人,而且他们还与到场的驻镇诗人杨然、蒲小林一起与柳街镇柳风农民诗社诗人邱岗、杨奇旭、周兴强等结了对子,双方互赠诗歌作品,驻镇诗人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农民诗人建立良好的帮扶机制,与他们多交流,帮助他们修改作品,共同提升柳街镇本土诗人的诗歌创作实力。

据悉,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地——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位于美丽的川西平原,背靠青城,耳垂岷江,风光优美,如诗如画,人文荟萃,文风蔚然,这里还曾诞生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早的农民诗社——柳风农民诗社。2008年,柳街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诗歌之乡2015年,柳街薅秧歌被列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柳街镇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是享誉中外的兰花之乡、诗歌之乡、川西水乡。

忙时各自勤耕种,闲来相聚共吟哦。

锄头种粮笔种诗,柳街农民最风流。

这就是柳街镇本土农民诗人田园诗歌创作最真实和生动的写照。900年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期间巡游柳街入住布金寺,留下了“几点飞霜浸眉头,北望九洲过蜀州。宝象花现风低处,老僧寂寥撞晚钟。”等优秀诗篇,对这里的人文产生了深远影响;300年前,发源于柳街镇邬家坝、七里坝的“柳街薅秧歌”风靡成都平原,盛传岷江流域。“柳街薅秧歌”吟为诗、唱为歌,信手拈来,现编现唱,男女老少都参与,具有大众化,广泛性的特点,口口相传,代代相授;100年前,晚清时期的水月村人王昌麟,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中举后进入国子监南学,被大学者翁同龢誉为“国士之目”,诗文传承,源远流长。

2003年,柳街镇乡土文化人士邱岗、程光林、周兴强、刘宗德等发起成立诗歌文化群众组织——柳风农民诗社,得到了柳街镇党委政府和都江堰市文联、文化、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全国第一家农民诗社宣告诞生了。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柳风农民诗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100余人,外围学诗、写诗500多人。稻田边、竹林下、茶园内都是诗歌的发源地。劳动耕作的果实被消耗了,精神文明的产品留下来了。迄今为止,柳街镇的农民已创作了民歌、新体诗、传统诗词、散文、儿歌30000多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0多首(篇)。编印成集的《柳街农民诗歌丛书》有杨奇旭著《秋芽》《七里坝之恋》、程光林著《柳风之歌》《歌唱新农民》《乡村趣事》、刘光国著《乡间小草》、赵海泉著《泉水叮咚》《我的歌声我的诗》《昨夜星辰》、周正良著《桑榆晚唱》、杨学书著《学书诗文集》、赵晓林著《心灵之约》、赵斌著《绿叶的情深》、王志远著《水月四杰》、罗廷全收集编著《柳街薅秧歌300首》《柳街薅秧歌史话》,与市关工委等部门合编《都江堰儿歌集》,以及邱岗汇编的《泥土飘香》《诗寄上海》《诗乡心月明》。同时,编印了《柳风诗报》31期。带动镇域内三所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并分别编印了《香樟树》《咏柳》《柳燕》文学校刊。

农民诗歌文化的立体展示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分别打造了鹤鸣新村、黄家大院、陶家大院、孙家林4个诗歌大院;泉水家园诗歌广场;场镇诗香路诗歌碑林;黑石河上感恩诗桥;柳凤休闲岛诗歌长廊;水月等社区诗歌版报;建成了“中国田园诗歌资料馆”。柳街的土地上无处不弥漫着诗歌的味道,柳街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诗歌的元素。

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柳风农民诗社共举办了九届农民赛诗会,承办了都江堰市首届农民赛诗会和首届农民诗歌研讨会,在全市发起“诗寄上海”感恩诗歌大赛,与市作家协会联袂承办了“2013·诗意柳街中秋月圆乡土散文、诗歌大赛”和“2014·美丽家园散文、诗歌、摄影大赛”,应邀四进成都杜甫草堂举办田园诗歌文艺专场演出活动。

为此,在活动期间,来自省内外的诗人还召开了“柳风农民诗社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和杨奇旭诗集《七里坝之恋》首发式”,活动由柳风农民诗社社长邱岗主持,大解、林雪、杨然、蒲小林、羊子、蒋雪峰、王国平、李斌、马及时、黎阳、周家琴等在会上纷纷发言,赞誉柳风农民诗社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向农民诗人的勤奋创作表达了充分的敬意。同时,柳风农民诗社中坚诗人、七里村农民杨奇旭的第一部诗集《七里坝之恋》也在现场举行了首发式,诗人们对杨奇旭“锄头种粮笔种诗”的田园诗酒生活满怀向往,对他诗歌中书写的柳街风情和表达的田园愿景给予中肯评价。

为了提升柳街本土田园诗人的创作水平,著名诗人杨然和羊子还在位于青城湾湿地庄园大卉堂的“田园诗歌讲习所”举行了诗歌讲座,上百农民诗人认真听了他们的讲座。

而柳街镇坚持多年的同题诗比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和本地诗人的参与,大家纷纷表示,这种现场命题、现场作诗、现场评奖的活动应该大力提倡,广泛举行。

活动间隙,与会诗人们还参观了柳街镇水月渔村、水月民宿、有乡七里民宿,品尝了猪圈咖啡。人们纷纷暗叹柳街镇的田园风光迷人,田园生活让人向往,田园诗意值得轻轻书写。

(文:王国平)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都江堰

日期:2017-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466

   618日,位于天府源头、地处川西坝子深处的都江堰市柳街镇大地染绿,田园放歌,鸡犬桑麻之中洋溢着诗的欢乐,流淌着诗的气息,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7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暨中国说唱艺术展演活动在美丽的青城湾湿地庄园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都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执行。都江堰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文联、都江堰市柳街镇人民政府协办。是一次老少闲集,名家荟萃的文化盛会。

 

小柳街怎样实现“大文化”的新跨越

 

众所周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和四川大熊猫自然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两大世界级遗产,让都江堰的发展历来放在全球视野,都江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极佳载体;都江堰全力建设的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则是弘扬现代文明的极佳体现,而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都江堰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指明了路径和目标。

如今,都江堰正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切实担当“西控”使命、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四大现代高端绿色产业体系,其中,大文化则是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天府文化,在成都努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进程中,留下都江堰浓墨重彩一笔的最好诠释。

都江堰市立足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资源禀赋的旅游产业基础,主动承接成都旅游发展功能,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方向,让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建设,融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中。2017年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正是“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年前,柳街还是都江堰市的一个偏远乡镇,尽管这里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深入挖掘,缺乏文旅融合。而当年还只是一个乡村旅游创新的柳街田园诗歌节,不仅带来了柳街田园诗歌小镇的独特定位,而且还对旅游产品层级的提升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如今,田园诗歌节已成为一个在全国文化旅游领域广有影响的高品质节会。廖奔、郑愁予、阿来、瞿弦和、程步涛、梁上泉、杨牧、张新泉、何开四、刘小放、雷霆、蓝蓝、才西扎让、牛放、傅天琳、林雪、大解等著名诗人和作家来过这里之后,称赞不已,在这片处处鸡犬桑麻、田园牧歌,时时可见田园诗歌文化的土地上流连忘返,而海内外的游客纷纷赞誉都江堰和柳街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好地方。

 

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柳街

   

本次诗歌节由著名朗诵家瞿弦和与张怀海主持,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和都江堰市副市长袁明致辞,中共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小峰宣布开幕。

当代著名诗人、1986年获评中国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诗人、中国新诗集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大解,鲁迅文学奖得主林雪,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省内外诗人杨然、蒲小林、羊子、刘红立、姜明、赵晓梦、胡宏、李铣谭宁君、陈修元、刘强、晓曲、郑兴明、朱晓剑、陈立、黎阳、李斌、周家琴、唐水莲、周鹏程、邹安音、丁余科、周正及都江堰本土诗人参加了诗歌节。

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聪,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郭兰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小峰,副市长袁明,政协副主席杨永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在此次诗歌节上,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大卫说,都江堰自两千多年前建成之时起,便造就了天府之国,浇灌出美丽、富庶、闲适、安逸的田园风光和生活方式,可以说,都江堰浇灌出了世界上最美的田园——成都平原。天下诗人例到蜀,历史上,除屈原、曹操等少数诗人外,李白、杜甫、岑参、贾岛、卢照邻、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知名诗人都曾来过都江堰浇灌出的天府之国,来过最美田园——成都平原,并为之写下了无数田园诗歌,而都江堰市所辖的柳街镇田园更因风光优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而吸引着历代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因此,中国田园诗歌节才会由此发轫,而且,中国田园诗歌节将永久落户都江堰市柳街镇。

 

全国首个田园诗歌奖诞生于都江堰

 

为了表彰和褒奖为田园诗歌文本创作、田园诗歌活动组织和田园诗歌翻译推介做出积极贡献的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设立了中国田园诗歌奖,并在此次诗歌节上隆重颁发了首届中国田园诗歌奖,据悉这是第一个以田园诗歌为主题的诗歌奖。当代著名田园诗歌诗人丁可、寒烟、敬丹樱、李龙炳和陆苏获奖。他们的作品以独有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田园生活之美。其中的丁可和李龙炳还长期种田。

尤其是丁可先生,数十年来倾心于田园诗歌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被誉为当代杜甫的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朗诵的《母亲的专列》等三首诗,都出自丁可之手。丁可也因这部电视剧,“躺着中枪”地着实火了一把。

在活动现场,还颁发了“柳街·微田园”微信诗大赛征文奖,获奖诗人杨启刚、邱岗、文君、罗鸿、吴会丽、何民、董柳、余理梅等到场领奖,展示了在新媒体崛起的时代,诗歌如何与时代同步、与媒体联姻的积极努力。

开幕式上,还现场实景朗诵了五位中国田园诗歌奖获奖者的作品和微信诗大赛部分获奖作品。“男人扶犁赶牛,妇人们埋头插秧/偶尔直起腰/像几只高贵的鹤//妹崽把鹅撵下塘/顶着荷叶,踮脚跑过湿漉漉的田埂/捉蝴蝶去了/风开始翻书,满枝桑叶哗啦啦响……”听众们完全陶醉在田园生活和青城湾湿地庄园的现场情景之中。

 

驻镇诗人结对子帮扶农民诗人

 

自从2015年柳街镇在全国范围内首开聘请驻镇诗人先河以来,曾先后聘请牛放、马培松、凸凹、瘦西鸿、吕历、曾鸣等活跃于当代诗坛的著名诗人担任驻镇诗人,两年来,驻镇诗人与柳街建立亲人般的感情,他们把柳街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与柳街同诗,为柳街歌唱,在诗坛传为佳话。今年,柳街聘请了著名诗人刘红立、姜明、赵晓梦为柳街驻镇诗人,而且他们还与到场的驻镇诗人杨然、蒲小林一起与柳街镇柳风农民诗社诗人邱岗、杨奇旭、周兴强等结了对子,双方互赠诗歌作品,驻镇诗人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农民诗人建立良好的帮扶机制,与他们多交流,帮助他们修改作品,共同提升柳街镇本土诗人的诗歌创作实力。

据悉,中国田园诗歌节永久落户地——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位于美丽的川西平原,背靠青城,耳垂岷江,风光优美,如诗如画,人文荟萃,文风蔚然,这里还曾诞生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早的农民诗社——柳风农民诗社。2008年,柳街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诗歌之乡2015年,柳街薅秧歌被列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柳街镇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是享誉中外的兰花之乡、诗歌之乡、川西水乡。

忙时各自勤耕种,闲来相聚共吟哦。

锄头种粮笔种诗,柳街农民最风流。

这就是柳街镇本土农民诗人田园诗歌创作最真实和生动的写照。900年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期间巡游柳街入住布金寺,留下了“几点飞霜浸眉头,北望九洲过蜀州。宝象花现风低处,老僧寂寥撞晚钟。”等优秀诗篇,对这里的人文产生了深远影响;300年前,发源于柳街镇邬家坝、七里坝的“柳街薅秧歌”风靡成都平原,盛传岷江流域。“柳街薅秧歌”吟为诗、唱为歌,信手拈来,现编现唱,男女老少都参与,具有大众化,广泛性的特点,口口相传,代代相授;100年前,晚清时期的水月村人王昌麟,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中举后进入国子监南学,被大学者翁同龢誉为“国士之目”,诗文传承,源远流长。

2003年,柳街镇乡土文化人士邱岗、程光林、周兴强、刘宗德等发起成立诗歌文化群众组织——柳风农民诗社,得到了柳街镇党委政府和都江堰市文联、文化、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全国第一家农民诗社宣告诞生了。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柳风农民诗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100余人,外围学诗、写诗500多人。稻田边、竹林下、茶园内都是诗歌的发源地。劳动耕作的果实被消耗了,精神文明的产品留下来了。迄今为止,柳街镇的农民已创作了民歌、新体诗、传统诗词、散文、儿歌30000多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0多首(篇)。编印成集的《柳街农民诗歌丛书》有杨奇旭著《秋芽》《七里坝之恋》、程光林著《柳风之歌》《歌唱新农民》《乡村趣事》、刘光国著《乡间小草》、赵海泉著《泉水叮咚》《我的歌声我的诗》《昨夜星辰》、周正良著《桑榆晚唱》、杨学书著《学书诗文集》、赵晓林著《心灵之约》、赵斌著《绿叶的情深》、王志远著《水月四杰》、罗廷全收集编著《柳街薅秧歌300首》《柳街薅秧歌史话》,与市关工委等部门合编《都江堰儿歌集》,以及邱岗汇编的《泥土飘香》《诗寄上海》《诗乡心月明》。同时,编印了《柳风诗报》31期。带动镇域内三所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并分别编印了《香樟树》《咏柳》《柳燕》文学校刊。

农民诗歌文化的立体展示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分别打造了鹤鸣新村、黄家大院、陶家大院、孙家林4个诗歌大院;泉水家园诗歌广场;场镇诗香路诗歌碑林;黑石河上感恩诗桥;柳凤休闲岛诗歌长廊;水月等社区诗歌版报;建成了“中国田园诗歌资料馆”。柳街的土地上无处不弥漫着诗歌的味道,柳街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诗歌的元素。

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柳风农民诗社共举办了九届农民赛诗会,承办了都江堰市首届农民赛诗会和首届农民诗歌研讨会,在全市发起“诗寄上海”感恩诗歌大赛,与市作家协会联袂承办了“2013·诗意柳街中秋月圆乡土散文、诗歌大赛”和“2014·美丽家园散文、诗歌、摄影大赛”,应邀四进成都杜甫草堂举办田园诗歌文艺专场演出活动。

为此,在活动期间,来自省内外的诗人还召开了“柳风农民诗社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和杨奇旭诗集《七里坝之恋》首发式”,活动由柳风农民诗社社长邱岗主持,大解、林雪、杨然、蒲小林、羊子、蒋雪峰、王国平、李斌、马及时、黎阳、周家琴等在会上纷纷发言,赞誉柳风农民诗社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向农民诗人的勤奋创作表达了充分的敬意。同时,柳风农民诗社中坚诗人、七里村农民杨奇旭的第一部诗集《七里坝之恋》也在现场举行了首发式,诗人们对杨奇旭“锄头种粮笔种诗”的田园诗酒生活满怀向往,对他诗歌中书写的柳街风情和表达的田园愿景给予中肯评价。

为了提升柳街本土田园诗人的创作水平,著名诗人杨然和羊子还在位于青城湾湿地庄园大卉堂的“田园诗歌讲习所”举行了诗歌讲座,上百农民诗人认真听了他们的讲座。

而柳街镇坚持多年的同题诗比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和本地诗人的参与,大家纷纷表示,这种现场命题、现场作诗、现场评奖的活动应该大力提倡,广泛举行。

活动间隙,与会诗人们还参观了柳街镇水月渔村、水月民宿、有乡七里民宿,品尝了猪圈咖啡。人们纷纷暗叹柳街镇的田园风光迷人,田园生活让人向往,田园诗意值得轻轻书写。

(文:王国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