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
日期:2015-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252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卧佛山庄举行。谢冕、孙绍振、洪子诚、吴思敬、杨匡汉、叶橹、陈仲义、陈晓明、简政珍、王光明、沈奇、翁文娴、郑慧如、朱西、李翠瑛、孙晓娅、刘福春、王泽龙、王家新、张桃洲、敬文东、张洁宇、姜涛等40余位来自中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黄怒波分别在会上致辞,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作总结发言,会议由吴思敬教授主持。

 

此次研讨会以新诗形式建设为主题,立足于百年新诗创作与探索经验,围绕新诗的形式内涵与底线,新诗语言与诗体流变,对新诗发展史上新诗格律探索的再评议,新诗形式的现代性建设以及“跨文体”写作等核心议题进行研讨、驳难与对话。

 

从理论研究到个案分析,与会专家以宏观、微观等多重角度探讨了百年新诗形式建设的得失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向。与会者坚守诗歌本位,打开形式探索的边界,从新诗形式的外在标志到内部节奏,从局部的格律到分行、虚词、隐喻、声音等具体技艺在诗歌中的功能建构,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型以及西方资源的深厚影响,着重考量了新诗的文体形态及其诗学实践。既强调诗歌形式与内容、情感的紧密关联,围绕诗人写作个案及其进程进行具象分析,显现新诗形式美学的深度转型;同时,又注重对形式进行外部研究,透过历史现象与当下诗歌热点,表明新诗形式与时代、政治、文化的紧张关系及其所引发的道德伦理命题,并对当下诗坛文体写作的界限进行有益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为百年新诗寻找新的起点。参会学者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精深的学理思考对众多议题进行了充实、深入、有效的讨论,充分体现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与前瞻意义。

 

(许敏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

日期:2015-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252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卧佛山庄举行。谢冕、孙绍振、洪子诚、吴思敬、杨匡汉、叶橹、陈仲义、陈晓明、简政珍、王光明、沈奇、翁文娴、郑慧如、朱西、李翠瑛、孙晓娅、刘福春、王泽龙、王家新、张桃洲、敬文东、张洁宇、姜涛等40余位来自中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黄怒波分别在会上致辞,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作总结发言,会议由吴思敬教授主持。

 

此次研讨会以新诗形式建设为主题,立足于百年新诗创作与探索经验,围绕新诗的形式内涵与底线,新诗语言与诗体流变,对新诗发展史上新诗格律探索的再评议,新诗形式的现代性建设以及“跨文体”写作等核心议题进行研讨、驳难与对话。

 

从理论研究到个案分析,与会专家以宏观、微观等多重角度探讨了百年新诗形式建设的得失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向。与会者坚守诗歌本位,打开形式探索的边界,从新诗形式的外在标志到内部节奏,从局部的格律到分行、虚词、隐喻、声音等具体技艺在诗歌中的功能建构,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型以及西方资源的深厚影响,着重考量了新诗的文体形态及其诗学实践。既强调诗歌形式与内容、情感的紧密关联,围绕诗人写作个案及其进程进行具象分析,显现新诗形式美学的深度转型;同时,又注重对形式进行外部研究,透过历史现象与当下诗歌热点,表明新诗形式与时代、政治、文化的紧张关系及其所引发的道德伦理命题,并对当下诗坛文体写作的界限进行有益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为百年新诗寻找新的起点。参会学者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精深的学理思考对众多议题进行了充实、深入、有效的讨论,充分体现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与前瞻意义。

 

(许敏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