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王玉明:百花齐放 融会贯通 | 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
日期:2023-11-06 18:39:5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2292

我看在座的都是专业的,只有我是业余的。那我就先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的主业是机械工程,典型的工科,但是业余爱好比较多,诗词、摄影、书法、音乐等等。对于刚才各位讲的理论问题,我探讨得很少,只想从实践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写传统诗词即所谓“旧体诗”(我不太赞同用“旧”这个定语,因为它明显地带有贬义)已经超过一个甲子了,先是自学的,十三年前拜当代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为师。我写了近2000首诗词,也写了几十首的所谓”新诗”,但是实际上我从来不称之为“新诗”,更不叫做“现代诗”,而是叫做“自由体新诗”。《诗刊》2023年第九期“气象”栏目刊登了我的一首诗,标题是《荷塘咏叹调》。这个实际上是一首歌的歌词,被编辑删掉了两小段,简化了一下。我按照刊物发表的给大家读一下吧。


第一段

淡抹余晖映衬着西山苍苍,

朦胧月色洒落诗人咏叹的荷塘。

秋夜晚荷仍未泯淡淡的芬芳,

仿佛发自伊人的云鬓素妆。

山楂树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三套车夫诉不尽苦难忧伤,

田野上牧童思念黑眼睛姑娘(这是俄罗斯民歌《田野静悄悄》歌词里的内容),

长记你在荒岛边独自低吟徜徉。


第二段

窗中云影辉映着槛外山光,

春去秋来怎剪断那如缕的柔肠。

同桌的你一生有你仍在回响,

贝加尔湖波涌着款款忧伤(这个是指李健的那首歌《贝加尔湖畔》)。

魂牵梦绕你缠绵悱恻的吟唱,

仿佛流水诉不尽岁月沧桑。

禁不住潸然流下了清泪两行,

洒向北院的情人坡如茵绿草上。


第三段

缘分使我们千里来几载同窗,

共沐那水木清华旁和煦春阳。

老校歌依然在耳边袅袅回荡,

离别岂能忘彼此一段情长。


我为什么读这首诗呢?实际上是为了便于表达我个人的观点,而不是为了炫耀,没有这个必要。我是想用它来说明,我的所谓“自由体新诗”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从来不叫我的诗为“现代诗”,因为我知道现代诗和我这个诗是不一样的风格,尤其先锋派的诗,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在审美倾向上,它保留着传统古体诗词的某些要素,例如修辞、韵律、韵味和意境等等,完全不同于“现代诗”。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八个字:百花齐放、融会贯通。这与会议的主题是紧密相关的。


我82周岁已经过了,到了这个年纪似乎更应该包容,是吧。在诗歌方面怎么包容呢?我以为就是要百花齐放,允许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在诗坛上同时存在。像已故的《诗刊》主编臧克家先生所说的:“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大家看,我过去曾经买过这样一本诗选(显示给了大家):《五人诗选》,包括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这些朦胧诗代表人物作品的诗选,并且反复阅读过,对其中的某些诗极为共鸣欣赏甚至想学习并实践。由此可见,我不是一个非常古板、守旧的人,我完全是包容的心态。我自己出版过四本诗集(含书法和摄影),主要是传统的格律诗词,也有几十首新体诗,甚至包括三首无韵的自由体新诗。我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由我自己的审美、我的爱好决定,是完全自由的,而不是根据哪一个理论,哪一种观念。


“五四”运动以来新体诗发展了,“旧体诗”被压抑了很久很久。“四五”运动的时候传统诗词开始复苏,改革开放以后又由复苏到复兴。现在全国各个级别的诗词学会、诗社等诗词组织非常多,会员数量非常大,每天新产生的新诗词也是海量的。很多的领导,很多的文化人,包括搞文、理、工、农等等不同专业、阶层、岗位的人都有,全国诗词大会的规模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现在传统诗词跟新体诗已经形成了一个并行的局面。“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情动于中形于言”,这些传统的诗歌观在诗词界基本上得到了体现。中华诗词学会原名誉会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明确提出诗歌要讲“三性”:继承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群众性(人民性),我完全赞同。我觉得甚至可以提倡“两栖性”,像臧克家、刘征等大家那样。不应该特别特别排斥某些类型的诗歌,不能互相排斥、互相看不起,甚至水火不相容。我方才讲,应该是百花齐放,甚至是相互融合。


谈到相互融合,也许比较难以做到,可能有些根本无法融合。朦胧诗我看过,现代派的诗我也看过,甚至打算向其学习。但是说实话,大部分现代诗我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先锋派的我完全看不懂,从逻辑上,语言上,主题思想和情感上,凭我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的水平已经不能理解了,不能被感动了,更谈不到共鸣欣赏了。这类诗跟今天会议所说的“中华文明”几乎不搭尬了,这样的诗歌“现代化”完全走了国外西化的路。让这样的诗成为诗歌的主流我是不太赞成的。当然应当允许其存在,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包容,百花齐放。像我这样对诗歌态度比较开放、比较包容、文化水平也不算太低的人尚且无法共鸣欣赏,我猜想,大多数人(群众,人民)恐怕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这类诗不太可能群众化,不太具有人民性。这一点我今天向诸位方家请教。方才有的专家讲的非常理论,对现代化谈得非常高深,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我没法理解这个相互融合,中华文明特别是传统的诗词的继承是谈不到的,我觉得这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没有融汇交叉点,我不知道这个将来会怎么样。


另外,关于诗歌刊物,《诗刊》是最典型的,最权威的。《诗刊》现在有旧体诗的专栏和专刊,专刊这就是《中华辞赋》(我还是其顾问)。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我觉得《中华辞赋》刊物办的非常好。我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顾问兼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同时又是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主任。总的来说,从实践上来说,我是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排斥的态度的。我觉得王山先生把今天讨论的题目定的非常好,“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这个题目非常好。方才说过了,对于这个命题我的态度是“百花齐放,融会贯通”。但是现在百花齐放可能比较容易做到,比如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都发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探索的诗,包括传统古典形式的诗词和先锋派的诗,这是百花齐放,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却比较困难,在实践上我现在看不到是怎么融合。在座的都是内行,我纯粹是外行,想特别请教一下。上面说过了,我本来想向现代派学习的,但是我学不了,我没那个水平,没那个情商和智商,所以我就学不来,更找不到融合的办法,不得不放弃了。


在实践上,我也做过一些尝试,向新体诗学习的尝试,这就是采纳新体诗“自由”的理念,全凭自己的感觉去选择表达的形式,不受传统格律诗词的严格制约,但是在节奏、韵律、修辞、意境等方面又吸收了传统诗词的某些要素。在此不妨再举个例子,说明我是怎么将两种诗体进行“融合”的。我可以再读一首我的自由体新诗,请看它是不是跟别名为“长短句”的词很接近,类似于词当中的“自度曲”。   


我养了一盆温州素兰,花开得非常素雅,而且花茎上还有很多的露滴,既香又甜,像蜜一样,我看了这以后颇有感触,就写了一首《自题幽兰泣露小照》: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这淡雅的素兰,

噙着的是

甘露还是泪珠?

也许

泪珠就是甘露,

甘露就是泪珠。

 

古往今来,

几多甘苦。

锦瑟无题,

义山如幽兰泣露;

登高秋兴,

子美为家国歌哭;

更有那

离骚天问,

灵均对汨罗悲呼。

 

君自

天庭九畹,

深山空谷,

做客案头,

气息馨香似缕,

花姿曼妙如舞,

叶子修长墨绿,

茎上沧海鲛珠。

脉脉兮情思何寄,

幽幽兮留影存书 。

 

你说它是词嘛,却没有严格的平仄格律,句子数、字数、分段等都是自由的;你说它是自由体新诗吧,但其韵脚、节拍、词汇、典故、意境,特别是修辞手法,都吸收了词的特征,有排比和对偶,甚至有《沁园春》词牌中常用的所谓“扇面对”:“锦瑟无题,义山如幽兰泣露;登高秋兴,子美为家国歌哭。”这些我都把它们融入到自由体诗的框架里面了。自由体新诗可以融汇古典诗词的修辞、意境等表达方式。这不妨认为是诗歌现代化表达的方式之一吧。我是想尝试做到这一点的,但只是在实践上的探索,不是理论上的。


然而,我仍然有很多困惑,很多不解,不知道现在占主流地位的“现代诗”与中华文明特别是与传统的格律诗词如何继承与融合。比如某位十分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现代长诗很有名,但叫我共鸣、感动,那也很难。这不是出于观念上的排斥,而是基于我的水平,我的直觉。

 

我早期写的诗,自发地用了《中华新韵》(尽管那时还没有被制订出来)。这些诗词也许并非没有传统诗词的诗味。这里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我1962年春天在清华读书时写了一首处女作,那年暑假又写了一批新作,都是新韵,其中的一首七律《幽谷临风》(中华新韵)如下:


登罢长城兴未消,晚风沐浴醉燕郊。

泉声清朗林岩寂,山影苍茫星汉高。

花气幽幽情脉脉,萤光闪闪夜迢迢。

更深归去频回首,九曲溪流入梦遥。


这首诗现在还被许多诗词方家所喜爱。由此可见,用新韵写诗词也可以有传统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后来,我于2010年1月底正式拜叶嘉莹先生为师,从此我的诗词创作就改为以古声韵为主了。由此可见对于古声韵和新声韵我是兼容并包的,或者说是“两栖”的。问题的本质是:诗为什么要有韵?不过是为了语言的音乐性,为了让人能够感觉到音韵的和谐之美。如果用以现代普通话为基准的新声韵来写诗词,它当然符合这个根本宗旨,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完全赞同马凯同志在《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这篇经典的诗论文章中所阐述的“求正容变”的诗词观,其中的“容变”就包括可以使用新声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诗韵原则,所谓“双轨并行”,就是用古声韵还是新声韵由作者自由选择。


现在有两种倾向,我觉得都是极端:一方面,有人坚持传统诗词非古声韵即平水韵不可;另一方面,新诗则以无韵作为主流形式,这是走的两个极端,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是包容的,甚至是两栖的。我认为这也符合今天会议关于“现代化表达”的主旨。以上的看法,不一定对,作为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吧。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总之,针对“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这个命题,我的一己之见就是:“百花齐放,融会贯通”这八个字。这与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治学传统是一致的。谢谢!

 

 

※本文系王玉明6月25日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召开的《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座谈会的发言。王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诗界新闻

王玉明:百花齐放 融会贯通 | 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

日期:2023-11-06 18:39:5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2292

我看在座的都是专业的,只有我是业余的。那我就先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的主业是机械工程,典型的工科,但是业余爱好比较多,诗词、摄影、书法、音乐等等。对于刚才各位讲的理论问题,我探讨得很少,只想从实践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写传统诗词即所谓“旧体诗”(我不太赞同用“旧”这个定语,因为它明显地带有贬义)已经超过一个甲子了,先是自学的,十三年前拜当代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为师。我写了近2000首诗词,也写了几十首的所谓”新诗”,但是实际上我从来不称之为“新诗”,更不叫做“现代诗”,而是叫做“自由体新诗”。《诗刊》2023年第九期“气象”栏目刊登了我的一首诗,标题是《荷塘咏叹调》。这个实际上是一首歌的歌词,被编辑删掉了两小段,简化了一下。我按照刊物发表的给大家读一下吧。


第一段

淡抹余晖映衬着西山苍苍,

朦胧月色洒落诗人咏叹的荷塘。

秋夜晚荷仍未泯淡淡的芬芳,

仿佛发自伊人的云鬓素妆。

山楂树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三套车夫诉不尽苦难忧伤,

田野上牧童思念黑眼睛姑娘(这是俄罗斯民歌《田野静悄悄》歌词里的内容),

长记你在荒岛边独自低吟徜徉。


第二段

窗中云影辉映着槛外山光,

春去秋来怎剪断那如缕的柔肠。

同桌的你一生有你仍在回响,

贝加尔湖波涌着款款忧伤(这个是指李健的那首歌《贝加尔湖畔》)。

魂牵梦绕你缠绵悱恻的吟唱,

仿佛流水诉不尽岁月沧桑。

禁不住潸然流下了清泪两行,

洒向北院的情人坡如茵绿草上。


第三段

缘分使我们千里来几载同窗,

共沐那水木清华旁和煦春阳。

老校歌依然在耳边袅袅回荡,

离别岂能忘彼此一段情长。


我为什么读这首诗呢?实际上是为了便于表达我个人的观点,而不是为了炫耀,没有这个必要。我是想用它来说明,我的所谓“自由体新诗”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从来不叫我的诗为“现代诗”,因为我知道现代诗和我这个诗是不一样的风格,尤其先锋派的诗,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在审美倾向上,它保留着传统古体诗词的某些要素,例如修辞、韵律、韵味和意境等等,完全不同于“现代诗”。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八个字:百花齐放、融会贯通。这与会议的主题是紧密相关的。


我82周岁已经过了,到了这个年纪似乎更应该包容,是吧。在诗歌方面怎么包容呢?我以为就是要百花齐放,允许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在诗坛上同时存在。像已故的《诗刊》主编臧克家先生所说的:“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大家看,我过去曾经买过这样一本诗选(显示给了大家):《五人诗选》,包括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这些朦胧诗代表人物作品的诗选,并且反复阅读过,对其中的某些诗极为共鸣欣赏甚至想学习并实践。由此可见,我不是一个非常古板、守旧的人,我完全是包容的心态。我自己出版过四本诗集(含书法和摄影),主要是传统的格律诗词,也有几十首新体诗,甚至包括三首无韵的自由体新诗。我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由我自己的审美、我的爱好决定,是完全自由的,而不是根据哪一个理论,哪一种观念。


“五四”运动以来新体诗发展了,“旧体诗”被压抑了很久很久。“四五”运动的时候传统诗词开始复苏,改革开放以后又由复苏到复兴。现在全国各个级别的诗词学会、诗社等诗词组织非常多,会员数量非常大,每天新产生的新诗词也是海量的。很多的领导,很多的文化人,包括搞文、理、工、农等等不同专业、阶层、岗位的人都有,全国诗词大会的规模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现在传统诗词跟新体诗已经形成了一个并行的局面。“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情动于中形于言”,这些传统的诗歌观在诗词界基本上得到了体现。中华诗词学会原名誉会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明确提出诗歌要讲“三性”:继承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群众性(人民性),我完全赞同。我觉得甚至可以提倡“两栖性”,像臧克家、刘征等大家那样。不应该特别特别排斥某些类型的诗歌,不能互相排斥、互相看不起,甚至水火不相容。我方才讲,应该是百花齐放,甚至是相互融合。


谈到相互融合,也许比较难以做到,可能有些根本无法融合。朦胧诗我看过,现代派的诗我也看过,甚至打算向其学习。但是说实话,大部分现代诗我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先锋派的我完全看不懂,从逻辑上,语言上,主题思想和情感上,凭我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的水平已经不能理解了,不能被感动了,更谈不到共鸣欣赏了。这类诗跟今天会议所说的“中华文明”几乎不搭尬了,这样的诗歌“现代化”完全走了国外西化的路。让这样的诗成为诗歌的主流我是不太赞成的。当然应当允许其存在,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包容,百花齐放。像我这样对诗歌态度比较开放、比较包容、文化水平也不算太低的人尚且无法共鸣欣赏,我猜想,大多数人(群众,人民)恐怕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这类诗不太可能群众化,不太具有人民性。这一点我今天向诸位方家请教。方才有的专家讲的非常理论,对现代化谈得非常高深,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我没法理解这个相互融合,中华文明特别是传统的诗词的继承是谈不到的,我觉得这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没有融汇交叉点,我不知道这个将来会怎么样。


另外,关于诗歌刊物,《诗刊》是最典型的,最权威的。《诗刊》现在有旧体诗的专栏和专刊,专刊这就是《中华辞赋》(我还是其顾问)。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我觉得《中华辞赋》刊物办的非常好。我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顾问兼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同时又是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主任。总的来说,从实践上来说,我是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排斥的态度的。我觉得王山先生把今天讨论的题目定的非常好,“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这个题目非常好。方才说过了,对于这个命题我的态度是“百花齐放,融会贯通”。但是现在百花齐放可能比较容易做到,比如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都发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探索的诗,包括传统古典形式的诗词和先锋派的诗,这是百花齐放,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却比较困难,在实践上我现在看不到是怎么融合。在座的都是内行,我纯粹是外行,想特别请教一下。上面说过了,我本来想向现代派学习的,但是我学不了,我没那个水平,没那个情商和智商,所以我就学不来,更找不到融合的办法,不得不放弃了。


在实践上,我也做过一些尝试,向新体诗学习的尝试,这就是采纳新体诗“自由”的理念,全凭自己的感觉去选择表达的形式,不受传统格律诗词的严格制约,但是在节奏、韵律、修辞、意境等方面又吸收了传统诗词的某些要素。在此不妨再举个例子,说明我是怎么将两种诗体进行“融合”的。我可以再读一首我的自由体新诗,请看它是不是跟别名为“长短句”的词很接近,类似于词当中的“自度曲”。   


我养了一盆温州素兰,花开得非常素雅,而且花茎上还有很多的露滴,既香又甜,像蜜一样,我看了这以后颇有感触,就写了一首《自题幽兰泣露小照》: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这淡雅的素兰,

噙着的是

甘露还是泪珠?

也许

泪珠就是甘露,

甘露就是泪珠。

 

古往今来,

几多甘苦。

锦瑟无题,

义山如幽兰泣露;

登高秋兴,

子美为家国歌哭;

更有那

离骚天问,

灵均对汨罗悲呼。

 

君自

天庭九畹,

深山空谷,

做客案头,

气息馨香似缕,

花姿曼妙如舞,

叶子修长墨绿,

茎上沧海鲛珠。

脉脉兮情思何寄,

幽幽兮留影存书 。

 

你说它是词嘛,却没有严格的平仄格律,句子数、字数、分段等都是自由的;你说它是自由体新诗吧,但其韵脚、节拍、词汇、典故、意境,特别是修辞手法,都吸收了词的特征,有排比和对偶,甚至有《沁园春》词牌中常用的所谓“扇面对”:“锦瑟无题,义山如幽兰泣露;登高秋兴,子美为家国歌哭。”这些我都把它们融入到自由体诗的框架里面了。自由体新诗可以融汇古典诗词的修辞、意境等表达方式。这不妨认为是诗歌现代化表达的方式之一吧。我是想尝试做到这一点的,但只是在实践上的探索,不是理论上的。


然而,我仍然有很多困惑,很多不解,不知道现在占主流地位的“现代诗”与中华文明特别是与传统的格律诗词如何继承与融合。比如某位十分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现代长诗很有名,但叫我共鸣、感动,那也很难。这不是出于观念上的排斥,而是基于我的水平,我的直觉。

 

我早期写的诗,自发地用了《中华新韵》(尽管那时还没有被制订出来)。这些诗词也许并非没有传统诗词的诗味。这里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我1962年春天在清华读书时写了一首处女作,那年暑假又写了一批新作,都是新韵,其中的一首七律《幽谷临风》(中华新韵)如下:


登罢长城兴未消,晚风沐浴醉燕郊。

泉声清朗林岩寂,山影苍茫星汉高。

花气幽幽情脉脉,萤光闪闪夜迢迢。

更深归去频回首,九曲溪流入梦遥。


这首诗现在还被许多诗词方家所喜爱。由此可见,用新韵写诗词也可以有传统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后来,我于2010年1月底正式拜叶嘉莹先生为师,从此我的诗词创作就改为以古声韵为主了。由此可见对于古声韵和新声韵我是兼容并包的,或者说是“两栖”的。问题的本质是:诗为什么要有韵?不过是为了语言的音乐性,为了让人能够感觉到音韵的和谐之美。如果用以现代普通话为基准的新声韵来写诗词,它当然符合这个根本宗旨,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完全赞同马凯同志在《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这篇经典的诗论文章中所阐述的“求正容变”的诗词观,其中的“容变”就包括可以使用新声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诗韵原则,所谓“双轨并行”,就是用古声韵还是新声韵由作者自由选择。


现在有两种倾向,我觉得都是极端:一方面,有人坚持传统诗词非古声韵即平水韵不可;另一方面,新诗则以无韵作为主流形式,这是走的两个极端,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是包容的,甚至是两栖的。我认为这也符合今天会议关于“现代化表达”的主旨。以上的看法,不一定对,作为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吧。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总之,针对“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这个命题,我的一己之见就是:“百花齐放,融会贯通”这八个字。这与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治学传统是一致的。谢谢!

 

 

※本文系王玉明6月25日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召开的《中华文明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座谈会的发言。王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