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现场 > 理论|批评
跨越时光碎片的现代性“返源”
日期:2015-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862

跨越时光碎片的现代性“返源”

——评灵焚的散文诗集《剧场》

孙晓娅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前言

 

灵焚是一位肩负着强烈的现代性文体意识的散文诗作者,他始终以求新的姿态打破传统散文诗外在形态与内在深度的规范,将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融入散文诗的建设和创作之中。二十余年的创作探索,他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从“诗性”的内核突围散文诗文体自身的摇摆姿态,努力提升散文诗境界;另一方面,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的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为当代散文诗写作确立了鲜明的现代性写作路向和文本典范。他是一位不断形成和突破已有风格的散文诗作者,他的散文诗蕴藏着深奥神秘的意义,“彼岸的真与美”,生命的“寻根的感动”和原始古朴的生命热力;浸透着现代的、哲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突出的象征意义、鲜明的反叛精神——三个鲜明的现代性传统。他善于在喷薄激情中创造生命,衍生形象,营造语境,赋予散文诗以哲学和思想的深度,在深层领域探索情感与理智、原欲与道德、命运与归宿的终极问题,在“独异”追索中,丝毫不掩盖坦荡与自由的心灵宇宙,富含哲理思辨的诗性气质。读他的散文诗我时常想起波德莱尔所说的“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现今距灵焚第一本散文诗集《情人》(1990)的出版已有二十余年,此后,又有《灵焚的散文诗》、《女神》两本散文诗集相继面世,如今,灵焚在新作《剧场》[]中对自己逾二十年、跨世纪的创作生命作了一次超拔而有意义的回溯与反顾。他说:“在作品中重返自己的历史,让我与一种事实相遇,那就是碎片。碎片既是自己的生命经验,也是自己的审美经验。”“这些碎片或片段,提醒着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某种角色或身份。”(《在碎片里回溯》)易感而易被遗忘的生活最幽微又最困惑处、难以言辞述尽的生命细节以及关乎哲学命题的刹那启悟与长久思索都在灵焚笔下被还原为一种由现实、想象、诗意、审美和哲思交织而成的碎片,这些碎片又切实接续起一段关乎自我、人类、乃至生命终极的岁月长河,使灵焚得以与逝去时代的自己逐一相遇、逐一相知、又逐一告别。他回溯、审视自己的创作历史,同时也回溯、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在这本刚刚出版的散文诗集《剧场》中,灵焚以穷源竟委、抉发精华的精神,探察和思考现实的动荡与变幻,个人情感体验的痛苦、困顿、愉悦与安宁,生命的丰沛与虚无,灵魂的漂泊与停放,以及形而上的追寻与求索,这些,都在其审美中得以紧密、清晰的凝注。他以不拘格套、别是一家的文理形态,以姿态横生的内真实挖掘生命碎片的意义;他以赤子情怀的坦荡和精诚渲染诗性的光晕,从而完成了始终在路上却直指终极的现代性“返源”。

 

 

一、弥合与分裂:“剧场”背后

 

纵观灵焚的散文诗作,从“情人”时期的灵魂漂泊到“女神”时期的生命寻根,再到如今探讨人之生存境遇、身份与生命的归属等问题的“剧场”,其创作显现出从完全的形而上境界过渡到现实关怀与形而上相伴相生的广阔的精神视域的转变。这不仅体现在其于艺术题材上有更为多元的选择,也体现在其于具体意象及叙事方法上向写实的趋近。但这并不意味着灵焚放弃了他的哲学追求,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在个体生命的灵魂诉求背后,在对世间黑暗、荒谬之事实肆意地揭示、嘲讽与批判背后,在对现代人类群体之行为模式的反思背后,在关于生命、生存本相的终极探问背后,潜藏着统一的内在旨归:即人类对基于审美乌托邦幻象的弥合体验的持续追求,以及人之为主体在不断变动之时空中所必须面对的分裂结局。在这本诗集的后记中,诗人这样解释《剧场》的命名:“自身作为某种‘物’的存在,虽然拥有时间的连续性,但是‘物’的主体性需要通过‘事件’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而当‘物之存在’转化为‘事件存在’时,其连续性必然被‘事件’分解,成为非连续性的各种角色,并被其所替代。《剧场》的命名,首先源于这种人的生存性质的指认。人活着就是这样,在时光这个‘剧场’中被构成,同时也在这个‘剧场’中被分解、被解构。我的这些作品,既是自己在每一个‘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也是至今为止,在过往岁月中作为‘物之存在’所拥有的一种宿命角色的破碎整体,呈现在各种审美经验之上。”(《在碎片里回溯》)在较为显在的层面上,诗人意图通过对过往真实生命的记录来勾勒一段完整的自我时光,然而,当这些文字进入“事件”从而取得存在的意义之时,生命的连续性却被裂解。时光的“剧场”是完整的,个体生命的“剧场”却无法完整,诗人所获得的只是拼凑想象中之永恒的文字碎片,但也惟以这些碎片才能对时光与自我做最真实的记录。这其中所隐含的宿命性体认,即不可克服的生存困境——人类摆脱分裂性的欲望与分裂的必然存在间所产生的矛盾是灵焚意欲反复揭示的哲学命题。

纠结而不可调服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后工业时代的精神匮缺与人类潜意识中所追求的生命丰富性的对立之中。机械轮转的现代化进程使现代人类屈服于物质及金钱的迷乱与狂欢,随着工业文明的极速发展,情感与精神的震慑性似已消散,现实社会的腐朽与荒诞一一现形,物质力量在与心灵的角逐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然而柔软的诗意荡然无存,保留一种亲密而原始的生活方式几近成为奢望。诗人以极为讽刺的笔调揭示这一无以抹去的存在事实:

一群毛线鸡在门口晒太阳,低廉的口红格外抢眼。

我们还不能下岗!

残存的春色不是用来下蛋的!

嘎嘎,嘎嘎,咯咯咯……

她们就这样有说有笑,毛线团在手上慢慢滚动,慢慢编织体内的荒凉。

——《新闻短讯》

被“毛线鸡”浪掷的青春时光已一去不返,但它们仍在价值的错乱中妄想生命的欢愉,在它们“有说有笑”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体内的荒凉”,生命也因此开始分裂。“除了学会适应,习惯这白天隔着玻璃,夜晚隔着街灯的日子,城市的植物只能在水泥的裂缝里,窗风的皱褶里寻找记忆中的泥土。”(《女神》)“植物”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喻象,被困于现代化都市的铜墙铁壁中,它渴望返归作为精神源泉的“泥土”,返归生命的灵动与丰满,却限于自由的遥不可及。事实上,现代化进程正是造成生命连续性断裂的基本原因之一,物欲满足所形成的精神充盈只是一种暂时性假象,会随时间的流动而逐渐瓦解,人类终将意识到个体与精神原乡的分离,意识到自身已失去安放灵魂与生命的伊甸园。

其二,在灵焚的散文诗中这种矛盾的另一形态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分离。灵焚早期的散文诗作如《情人》、《飘移》等作品显示出人类灵魂的流亡与漂泊状态,其时的主体意象“情人”是作为一种“不可靠近的终极之美,一种灵魂、一种归宿性的精神指向”(《我与我的“情人”》)而存在,而后,灵魂的困顿处境与对审美的不懈追求又促使灵焚找到“女神”这一新的主体意象,用以返归生命的原始状态与原初之美。无论是寻找“情人”还是寻找“女神”,都是作者自身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类渴望逃离生命的孤寂与分裂,寻找灵魂的绝对自由以及彼此生命的充分弥合状态的显现。人类渴求生命情感、心灵精神与欲望肉体的紧密联结:“时间穿过那个被镂空的暗道,在19个小时里拥抱,5个小时里使劲地蓝”(《再一次写到清晨》)。然而,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紧密结合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虚构,其背后暗含着更深层次的分离性,如在《碎片·反转》中,他隐隐地透露了这一观点:

爱情从对面而来。其实,我们并不相爱。

真的。而我们只能穿着衣裳拥抱。

“对面”一词已暗示了个体既定的分离性,在个体生命的结合中企图取得灵魂的共生或许是一种谬误,即使最密不可分的灵魂,也“只能穿着衣裳拥抱”。个体为摆脱分离境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都将成为幻影,灵魂仍在漂泊,分裂是不可逃脱的生命结局。

其三,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灵焚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生命“存在”问题即存在的虚无也同样意味着等待在人类寻求弥合之路尽头的惟有分裂。在《空谷》中,诗人为我们展现了存在的虚无:

这里的时间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

没有人指望少女们虔诚的许愿,数千年来高悬的星座一夜之间会在掌心纷纷圆寂。任何一种境况都不能企求自己与他者共同承担后果,必然是对于结局的最好阐释!

 

当蒙克的笔触让每一个行人都成为影子,每一座桥梁都在痉挛中扭曲,呐喊者成为一声不绝如缕的呐喊,与影子一起消失在呐喊之中……

曾经饱满的风从此空荡荡,在大地上形只影单千年万年地漂泊。

曾经丰腴的大地,由于空谷多了一种沧桑的记忆。

诗人借蒙克之笔表现其对物质存在的真实性的质询,一切“存在”图景乃至“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都将面对一种共同的结局:归入空无一物的虚无之境。对这一生存结局的揭示包含着诗人对于主体归宿的终极理解,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在焦虑:“任何一种境况都不能企求自己与他者共同承担后果,必然是对于结局的最好阐释!”实际上,与存在之虚无并蒂而生的正是作为独立个体之生命为摆脱焦虑及孤寂的危机体验,寻求与外界各种形式的结合以恢复生命的完整性却始终孑然一身的命运。诚如诗人所言:

有人说,孤独往往不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但孤独恰恰是由于感到自己是一个人。而在一个人的时候,每一个蓦然回首都是对生命的深入啊!

那时你会明白的。你要明白:所有的在者都会背身而去的。

——《某日:与自己的潜对话》

在当下生存空间,人类摆脱分裂性的欲望与分裂的必然存在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生命彼此靠近、寻求弥合的行动被众多外在力量阻隔,灵魂始终处于漂泊状态,无法回到生命内部的自足原野得以安放,文明异化,机械与荒凉统治着我们的时代。“如何在这种生存背景下让生命能够保持鲜活的本真,让灵魂获得安宁与平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背景与思维所面对的审视对象,是生命抵达审美境遇的必经之路。”(《从灵魂的漂泊到生命的寻根(代跋)》)这是灵焚的生命追求,也是灵焚的审美追求。只有通过审美提炼与转换人类在追求弥合过程中遭遇的生命的分裂性,才能达到对这一生存困境的超越。或许,正是人类渴望超越自身生存境遇的本能,促使灵焚持续地追求着生命的本真与灵魂的安宁,也持续地在他的散文诗创作中为这样的追求找寻安放灵魂的新的彼岸。

 

 

二、“返源”:回归生命终极

 

    灵焚的散文诗创作始终在探讨灵魂的漂泊与救赎问题,时而站在精神的高地俯瞰,时而返归生命之初,时而巡弋当下、匍匐在凹凸不平的大地上。无论是灵魂向宇宙深处、人类生命初始的原点返源,还是关注于现实的生存,他的创作无一例外都指向生命终极的拷问与探究。在《风景如海》中,灵焚以“海”为心灵喻象将其真实刻骨的生命体验审美化,转换为动态的心灵图景,其中弥漫着有关“拒绝”、“距离”、“波涛”、“风暴”的漂泊感受与诗性言说,这也是其时作品的关键词,而结尾多以一种迷惘、失落、黯淡的情绪作结,影射过往许多生命关系的破裂(如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感无归属、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精神的伊甸园……)。此时,作者已表现出对复归生命的原始状态、重建精神的伊甸园的向往与渴望:“给我一个梦吧!那栏栅应该是我们失去的森林,我们可以爬上一棵树,连遮羞的叶子都摘去,旁若无人地。”(《飘移》)随着对生存、梦想、生命韵致思考的逐步深入,灵焚又在我们所居住的、充斥着各种各样满足人之生存欲望的技术与工具、却丧失了生命最基本的自然性的时代中,愕然发现了现实中“远方”的失去、远逝:

城市化的表情。信息化的脾气。全球化的性格。

天涯就在身边。即使有亲朋好友远游,也在手机那一边、QQ那一边、skype那一边……随时挤眉弄眼,两情何止朝朝暮暮?

那么我们拿出什么用来回忆?应该思念谁?有谁还是异客,至今独在异乡?

登高?居住的楼房并不低,或者office坐落大厦的高层,远方就在伸手够得着的地方。临窗万家灯火,开门车水马龙。

现实,已没有了远方。

——《重阳·远方》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日的乐趣的远景。如果人类不幸到目光只限于考虑当前,那么人就不会再去播种,不再去建筑,不再去种植,人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尘世的享乐中,人就会缺少一切。”显然,在灵焚的笔下,都市已被现代资讯和科技悄然无情地陌生化为情感的荒漠,人们沉潜于此在的享乐与物化之中,生命的律动听不到,远方的渴求早已黯然,唯剩下方寸间的局促和狭隘,咫尺与天涯的颠倒,距离与空间的缩短和封闭,现代都市人陷入灵魂流离无依的危机之中。然而,灵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他仍旧渴望并相信一处“远方”、一处心灵栖息地的确切存在,在《重阳·远方》中他写道:“当自己成了自己的异乡。我们,除了相信有一个故土在远方。”在灵焚的概念里,“故土”是精神滋长的原点,是生命发源的始初;“远方”则意味着超脱现实的理想空间的存在,是“诗意的栖居”,是生命前行的方向。由此,一种思路愈加清晰可循:以审美观照推翻、超越既有的生存困境,追求生命的弥合,摆脱生命的分裂性。“情人”与“女神”这两个主体意象都被统摄于这样的思路下得以诞生,在新的作品中,灵焚跳出了单纯的意象抒情,他找到一种新的途径与方式来展现其思考并为这种动态性意志行动命名——“返源”。

毋庸置疑,“返源”是灵焚内心系统的隐秘力量,它的提出一方面源于前文所述灵焚一直以来的生命追求与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则源于灵焚的世界观与哲学素养。于文字中梳理灵焚的所思所感,会发现在其作品中时常显现出关于“万物同源”的观念阐述:“这里,一朵蒲公英在风的指缝寻找家园。一颗松果保留松涛的记忆从山顶滚落。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一种存在由可能到现实,再由现实回归可能……”(《空谷》)灵焚以万物衍生消亡的规律道明生命起源与归宿的对等,起源朝向归宿,归宿又返回起源。所谓“万物同源”,万物始于同一本质,原点即是终极,而朝向生命终极的旅途就是“返源”。《返源》:

橙色携带火种,霉绿色绵延肥沃的大地,而那些隐隐约约游走的乳白水滴,让一切种子气息氤氲,在季节里媾和阴阳的呼吸。

正如从地中海、爱琴海边上岸的欧罗巴,沿着逻各斯路径回到始基,宣布万物同源。

抵达源头,失散千年的两朵雪花在一条江里戏水,在你的色彩里相认相知。

诗人信守惟有“返源”,恒久的生命之孤独才会在自身中消融,分裂才会退居幕后;立身于强大的生命本源和对这个世界的爱,诗人不想说出他的纠结,以及“纠结的真相”——“让真相留在真相里”,基于此,诗人随性虚构出乌托邦的未来填补他对宿命和辽远的想象:

这是一场未来的赴约,也许属于宿命里的某种真相。你领走了他为你备好的奢华,仅仅一次完美的绽放,让他此后所有的春天不再丰满。

应该是美好的开始,应该是的。他们都这样相信着。

这些,当然属于愿望,即使它是一种信仰。

——《虚构一场春天》

基于灵焚所固有的母性崇拜意识[②],女性在“返源”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灵焚赋予女性以造物主的神性,通过意识重建,使女子形象——这一并未确定其具体指称的虚体成为“返源”的第一推动力,成为生命的本原意义与终极理想的对象化本质:“可你,却如此轻描淡写,告诉我,你只是盗来了阿尔卑斯峰顶的一朵新雪,在沿途种植一些星光蓄水,营造一次晶莹剔透的旅程。”(《返源》);“在源头,一个东方女子捧着一朵初冬的雪在颜色里受胎,用蓝,描摹繁星们的初夜。”(《返源》);“这是源头的火焰,让我只增不减,只涨不消,只生不死;让我们反复确认的相遇消弭时间,直到为我敞开的空间归零。”(《返源》);“让我们在天地之间站立,峰峦般抱紧,尚未挂起树叶的裸体沐浴干干净净的阳光,以花朵的姿势,重新开始芳香四溢的吻。”(《返源》)在男女的爱欲结合中,“返源”的意义得以实现:即自然、人体、生命本质的交融,灵魂、时间、空间的绝对弥合。《虚构一场春天》:

此刻,阴阳在反复相遇。时间凝固了,不再孵化下一刻;空间弥合了,不再为此处与远方预留那些风声路过的缝隙。

时间不再挪动一步,空间不再分离。

在灵焚的笔下,阴与阳不仅是代表男人与女人的符号化意象,同时也向哲学领域延伸,具有更广泛的哲学意义。阴阳多用以阐述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中的动态平衡势力,它们性质虽相反,但又和谐地处于一体之中。阴阳的结合,恰恰意味着生命的分裂性能够得到消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确证了女性形象在灵焚散文诗中出现的必要性。女性地位的跃然恰恰是现代理性进程中的杰作,灵焚从生命现象和人类学的层面跨越了它的局限,在他的审美体系中男女系抱朴合一关系,男性在建设、破坏,女性始终是圣洁的救赎者——肩负着永恒的美和修复的意义,于“时间凝固”、“空间弥合”的生态中,人类从阴阳携手的时空内获得灵魂、精神与肉体的三重自由,在阴阳结合中返归纯净的远古天地,返归最初的精神家园。

生命的真正归宿并不是关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的自我满足,而是要揭开生命内核,在审美顿悟中完成对生命本体的超越,还原生命的本源意义,抵达生命真谛。“返源”,即是要恢复人类的诗性情怀,恢复生命的灵动与丰富性,恢复情绪的真诚、饱满和激情,他“用色彩蔑视一切文字的表白”(《返源》),逃离现代社会的铜墙铁壁、纸醉金迷,返回自然自在的原野,返回安放灵魂的家园。在源头,生命抵达了终极的意义,人类将在永远的弥合中获得持久的满足:那些在源头被孕育的人类,每一个都应该是你合格的情人。他们从此懂得爱,懂得万物不是尤物,不是为了承受毁灭而降生。”(《返源》);“阳光成为阳光,晴朗就是晴朗。雪山不再成长树木炫耀高度;云朵领着绿草自由往高处行走;浪花短暂的一生,只在时间里悸动;每一阵风过,只有经幡数着念珠,万物不需要发出存在的声响……”(《青海湖,穿越湛蓝的相遇》);生命不再惧怕分离与死亡,因那朝向终极的旅途也朝向光明的始初:“只要白发长到三千丈,就不需等待了,剩余的时光都是雪飘飘。那时,过往的岁月都会在每一道皱纹里回暖,朝着春天的方向,缓缓地流,薄薄地流……”。(《雪飘飘》)灵焚俨然寻找到对现实与精神困境的突围路径——反叛的主体意识,在时间与历史中,物我置换、人我置换、自体置换,世态万象中,屹立出一个互为阴阳、互为情人的“我”,他滋生不息,无所困滞、无所隔离,于芸芸纵横变迁之所。

 

 

三、在生活的剧场中探寻生命的主体性和审美性

 

灵焚将这本集结精选性质的散文诗集命名为《剧场》,既有现场感,又凸显了生活与艺术的质感。“剧场”首先是艺术表演的场所,剧场中上演着真相、假象、想象,以及比真相还真实还让人确信的真相;其次,剧场一定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交叉的场域,这里,历史可以被拉近,现实可以被推远或被丰富化立体化,冷淡可以变得亲近,熟悉转身为陌生……置身其中,每一位观众可以观看和寻找自己不同的面相;再次,剧场是多维融汇的场域——真实与虚构,当下与历史,此在与未来,自我与他者,他与他者……纵横捭阖,无所不包。此外,灵焚在组诗《剧场》中运用了多重隐喻和象征色彩:剧场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隐喻,它隐喻人在有形的局限中被约束了生存的自在和生命的敞开宿命;其次,剧场里上演着生命个体的自我问答,自我与他者、他者跟他者的对话、行为生发的表演,走进其中,每一个人都既是倾听者又是发声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它构成了生命场域中的看与被看以及角色、身份的复杂置换。在图像化时代,现代大众电子传媒的迅速扩张所导致的直接且重要的后果就是其对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产生了严重的冲抵,由此德里达在《明信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的咒语式论断,比之甚重的是西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当现代电子媒介使“文学性”越出传统的文学领域而向经济领域、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扩展时,传统意义的文学已然面临致命的挑战。剧场的艺术形态,恰恰是对图像电子资讯的有力冲击和解构。不管剧场这一命名多么富有张力和涵括性,在上述提及的层面之上,灵焚最为焦灼和关注的是生命的主体性的确立问题。与上述众多已经意识到的问题比照,诗人最为忧思的是在生命现场中,人被事件和行为消解了主体的完整性之后所致的主体性缺失——有时代所致、有个体迷失自我所致,《伤口》对主体性的失所发出了温情的呼唤:“向童年借来一缕炊烟,你要让这座城市回到温情的角度。”可是,中国人曾经饥饿怕了、穷怕了,出于对饥饿和贫穷的恐惧,人们不再关注精神世界,出于物质生命极大丰富的转变,人们忘却了美好的愿景和灵魂的诉求。这导致商业的诱惑最终得以淹覆现代人灵魂的疼痛和愿想,如同失去重心的齿轮在滑坡下奔跑,飞速旋转的欲望,使主体生命无法停下步履,直至陷入空洞麻木中,流失生命追索的方向与本初的情怀:

这是一种绝症,只能在借来的炊烟中延命。

自从搬到郊外的别墅区,你企图繁殖炊烟的数量,却发现炊烟中潜在更大的商机。

从此,忘了伤口,为自己的天赋得意,直到忘形还没有忘记继续得意。

——《没有炊烟的城市·伤口》

灵焚准确地捕捉到“飘移”一词,用它来形容远离生命之光普照的现代人在商品化时代中主体性的摇摆飘忽与混沌、自我消沉的状态,颇具深度与明晰度:

这是什么地方?山不像山,海不像海,鸟声已经绝迹。还记得那一次我随你晕眩的目光升起?

这是高原吗?垂下的四肢如绝壁苍苍茫茫。

铁门的响声在遥远的地方滚动,我是被这声音惊醒了吗?

在眼睛睁开之前总要回忆点什么思考些什么吧!可是大脑混混沌沌,尽是千年无人打扫的风尘。

以手加额,霜雪从心底漫卷而至。额上佝偻着无数男人和女人圣洁的肉体在呻吟。

那个富足的股票经纪人饿死在神秘的塔希提岛上,呼唤世界始终没有回声,昼夜成为一幅空前绝后的谜。

就这样闭着眼睛飘移吧!管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飘移》

除却商业诱惑对主体性的绑架,灵焚还犀利地讽刺了现代社会娱乐界的明星们被舆论牵制、为声誉和利益而活的可笑与悲哀:

一整天,我们用散发油墨味的报纸裹起赤裸的肉体,走过一条一条霓虹灯布满的街道。我们携扶着,最后走进豪华的剧场。

吉他沿着打击乐器的叮咚铮蹒跚走来,云朵自您臀部一团一团升腾,腰扭成弯弯曲曲一条河。玻璃球旋转起来了,繁星如流萤飞满我披长茅草的肩边。

舞台是迷人的,吸引演员也吸引群众。

该轮到你表演了。我们很得意,以追光灯压迫你,赞美的掌声仅仅为了掠夺你的丰采,并任意把你撕得粉碎。

你是无法挣脱的。我们在你的深处,骚动你的情绪,激昂,激昂,激昂……

——《飘移》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主体性的独立和在场,然而媒娱时代,娱乐文化泛滥,艺术被流行亵渎,主体意识让位给大众,文化充其量停在表述层面,多少人在哗众取宠,多少人在千金买笑,多少人席卷于纸醉金迷的骚动消遣之中?诗人的忧患那么苍凉无奈深重,亦如当年德布雷对很多知识分子沦为追逐名声的动物的忧虑一样。根植于对现实的反思和主动的使命感,2013年,灵焚一改以往的风格创作了一组别具寓意的作品《新闻短讯》,这组作品戏谑而又现实、充满反讽的意味却不失旷远的忧患,拓展了散文诗关注现实时弊、介入当下生活的艺术手法,他以新闻聚焦的视点和快讯方式,片景式集合了当下社会最引人关注的新闻焦点和时弊问题,颇具时代感。他写火葬场、留守儿童、底层生活、买车摇号、不安全食品、雾霾、下岗等问题,好声音、星光大道、爸爸去哪了等时尚流行节目,知识、文化被边缘化,以及明星商机、双规、潜规则、蜗居、热点八卦新闻、为房产假离婚、空巢老人等等:

今天天气,PM2.5 正在不断刷新峰值:北城300,西城400,东城500,东南城、南城已经无法检测……

哈哈,亲爱的雾霾,托你的福,又一家医院把太平间搬到地下停车场。

……

好声音,好歌曲,草根们的星光大道……

真本事的大舞台,今夜,多少人陪你一起泪飞?

音乐真好,梦境有价,大舞台的夜色正在升值。至今为止的孤独,待价而沽的日子,可以按重量明码标价了。

即使我不是明星,但爸爸或者妈妈是明星。爸爸哪里去了?因为爸爸是明星。明星明星,拓展商机的媒体盯上了明星的遗传基因。

——《新闻短讯》

    所谓现代性的危机,就是文明之后为何出现荒昧,进步之后缘何出现倒退的问题,几百年前西方的卢梭这样问,几百年后中国的诗人们依然这样问。用传统审美改变现实已然很困难了,而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不可剥离的“娱乐化”,正深刻地改变着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流行趋势中,大众媒介文化吞噬了一代人的自主选择性——人们心态扭曲,尊严荡然飘远,肤浅成为标签,一个时代空疏的悲哀被诗人赤裸裸地呈现无余,面对都市人的处境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心理现象诗人发出:“悲哉!此情何堪?/悲哉!此生何堪?”(《新闻短讯》)这一痛彻慨叹,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尼尔·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在灵焚近年创作的不少散文诗中都可以寻访到《巴黎的忧郁》的影子[③]我们可以权且称之为当代中国的忧郁,在这些作品中,人生如剧场、城市如舞台,人与物都被经济繁荣的时代和繁华的都市异化,面目全非。诗人对现代都市有自己的纠结和痛楚,更有睿智的批判和反省,这在其2013年创作的一组散文诗《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中可见一斑:城市的运输如同疲于奔命的蚂蚁——一车一车的夜晚呀!也不管这里是不是装得下,反正继续运,不停地运,运到时间也成了一堆废铁,断电了,熄火了,终于不再喘气了……/脑血管堵塞了。心肌梗死了。/送走蚂蚁之后再搬运夜晚的这只蚂蚁也死了,终于不再是蚂蚁了。”(《都是蚂蚁》)随处充斥着秀色可餐的都市却陷入饥饿——“一种单一的饥饿顺着下水管道,向整个城市的每一家、每一户私奔。/饥饿在传染。”(《遇到章鱼》)沉迷享乐与肉欲的都市人一夜过后筋疲力尽,心灵空虚无依——“此时,一群身体肥硕、四肢却骨瘦如柴的蜘蛛,正陆陆续续爬出夜总会、酒吧、丰乳肥臀的按摩房。/月色正好,霓虹灯在身后逐渐昏暗。/河床正在龟裂。等不到杨柳岸,蜘蛛们已经精疲力竭,就地伸出毛茸茸的四肢收集露水,补给一夜之间彻底干枯的河流。/晓风习习,却听不到水声回响。”(《蜘蛛》)在摄像头、电子产品等冷漠的看与被看中,病态的心理危机四伏(《病态》);网络的虚拟空间更换着人们的脸,每个人的出场都带着诡异的面具,谁也不知道面具下真实的脸,直至在面具的伪装下丢失了真实的自己《他人的脸》)……青春、热情和勇气都被支付殆尽,那么窗外还有什么?(《患者》)置身没有隐私的都市,每个人在现代生活中都身患病疾,人们自动与被动地选择遗忘,“忘了伤口”(《伤口》),不去抵抗,“不承认孤单”、“漂也是一种选择”《(你不承认孤单)》。所有的问题和症状正悄然被传染,“植物也患流行病”(《流行病》);生命在荒芜和黯然中不断地消失,忧心于意义的确实、主体性的消解,诗人唯有反复地自我敲击和警醒自身。他承认宿命的偶然,却无奈于没有反抗与觉醒的被动;他在“看”与“被看”中保持清醒,却无法改变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碎片化;他试图在生命剧场中重构现实的审美性,却时而迷离于“返源”的归途路向。如此地纠结、挣扎、分裂、自嘲和重构,诗人以理性对话存在、经验,穿越了重重场域的围困,秉持烛照心灵的蜡炬,诗人最终以反现代的抉择对抗物质现代性的种种问题。可见,灵焚对现时代的境遇、都市的生活、生命剧场的描写和隐喻富有浓郁的理性批判精神,其清醒之处在于他以对话的姿态书写,淡化对抗带来的激进和单一,这一现代性的反思颇近似于埃德加·莫兰的观点:“欧洲文化在把理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产品之一和最大的生产者的同时,保持对理性以外的其他思想的开放、并且超越理性,批判和否定理性。欧洲文化的深刻特性并不仅仅是使理性被解放得到了自主地位,更是造就了‘对话’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性成为一个不断演变复杂的角色,它和经验、存在、信仰进行着对话和对抗。”[④]

 

 

结语

 

长期以来,灵焚“本于性情之真”[⑤],将哲学、美学与诗学深度融汇,他善以情感丰沛的语言、内涵多指的意象、逻辑紧密的结构编织关乎生命与梦的哲学命题,寻求灵魂的救赎与安放,重现灵魂的乌托邦,其间洋溢着蓬勃而流动的生命热力。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现时意义的肯定与追求,他欣赏灵魂需具有坚实的硬度,“应该学会省略路途的磨难”(《果实的时光》),“沿着高远的志向驰骋,到达心灵所能到达的地方。”(《回声四起·长城,或者与家园有关》)同时,他深切地怀念着逝去之美,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使其作品流露并释放出唯美、沉默、高贵的气质,以及文明、坚持、漂泊的气魄。[⑥]

在当代散文诗界,灵焚确是一位旗帜性人物。除于创作方面的求新求变外,他还倾尽心力推动中国当代散文诗的发展与理论建设,致力于改变当代散文诗的现有境况与存在姿态,以期登上新的高台,其文采斐然、洞见迭出的著述文章中包含着对散文诗朝圣般的热爱。诚如诗人自己所说:“越是靠近她,就越感到她的高光炫目,她是那么神圣与高贵,只能膜拜,不可站立仰视。她,显然已经成为我的个人宗教,是我匮乏年代、枯燥岁月、寂寞日子的精神避难所。为此,即使需要我在生活中租赁时光,也要向她朝圣。犹如那些藏传佛教信徒,罄尽毕生,都用在朝圣的路上。”(《在碎片里回溯》)[⑦]

最后,反观本文的题目,我想说:个体生命的逆流返源,与现代性的当下感悟和未来展望[⑧];生活被放置在生命剧场的整体规约中,与历史的碎片[⑨]、时光的碎片、日常的碎片以及生命的偶然、短暂,这两对本是充满张力和悖论的对象,却被灵焚巧夺融汇,他以坚执的主体性,以穿越的灵动,立足当下,往返于人类的原初与未来[⑩],他时刻秉持着散文诗文体写作的审美性指向——审美救赎、拒绝平庸、宽容歧义、审美反思,在当下多向度的思考、思辨中,完成了生命探究旅途征程上终极的关怀、凝注、坚守直至去完成突破。

 

2015111 花园村

 

注:本文是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期三十年新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9JJD750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晓娅,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 

 

 



[]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9月版,该散文诗集中的第一辑为灵焚近年创作且从未发表的作品,其余为80年代至今发表过的作品精选。

[] 从“情人”到“女神”,可从灵焚的散文诗创作中提炼出一种极为明显的母性崇拜意识。女性是其主要的抒情对象,在逻辑与思维的递进中,在情感与审美的升华中,女性逐渐脱离一般意义而具备了神性,上升为母性之神。这种“母性”,是作为生命之源的审美化精神而存在。

[] 学界普遍认为,波德莱尔是将美学现代性同传统对立起来的始作俑者。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见【法国】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85页,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这句“自相矛盾”的名言发表于18631126日的《罗加罗报》。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多现代性研究专家(例如齐格蒙特·鲍曼)的著作中随时都潜藏着波德莱尔的影子,虽然诗人那些“恶之花”式的狂放言辞,根本就无法被看作是对现代性的理论判定。

[] 【法国】埃德加:反思欧洲,56页,康征、齐小曼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⑤] 这一点与明代中期重要的诗人、诗论家、哲学家陈献章颇为相似,陈献章身兼多重身份,创作“不惟篇什繁复”,且具有独标一格的艺术成就。

[] 灵焚的散文诗中交融着本雅明所说的传统艺术的“韵味”与现代艺术的“震惊”,在本雅明的论述体系中,所谓韵味是指传统艺术中特有的时间地点所造成的独一无二性,它具有某种“膜拜功能”,呈现为安详的有一定距离的审美静观。相反,震惊完全是现代经验的体现,呈现为突然性,诗人颤抖、孤独和灵魂分离。详见【德国】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 诚然,一直以来,有些读者说灵焚的散文诗很难读懂,太深奥,这让我想到德国的诗人保罗·策兰,他喜欢将事情复杂化,他曾经用植物作为一些特定事物的隐喻,比如会找一些生长在集中营附近的植物,然后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来揭示一段历史。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曾有一位德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保罗·策兰说:“你到底想说什么?”策兰很聪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你就一直读吧,读到你读懂的时候就自然明白了”。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灵焚的作品也需要调用这种精神。

[] 这一点让我想到现代性的动力的一个主要来源——时间和空间的分离。

[] “碎片”与“裂痕”、“消散”、“幻象”、“危机”、“困境”、“悖论”、“批判”、“隐忧”、“终结”等组成了一个“具有某种磁力线的符号场或概念场”(韦尔默),与这些词语相伴相生的是人们对现代性的惶惑、无奈、焦虑、恐惧、痴迷,但这些情绪在灵焚的散文诗中比较鲜见。

[] “现代性内在地是指向未来的”。引自【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155页,田禾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现场 > 理论|批评

跨越时光碎片的现代性“返源”

日期:2015-01-01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862

跨越时光碎片的现代性“返源”

——评灵焚的散文诗集《剧场》

孙晓娅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前言

 

灵焚是一位肩负着强烈的现代性文体意识的散文诗作者,他始终以求新的姿态打破传统散文诗外在形态与内在深度的规范,将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融入散文诗的建设和创作之中。二十余年的创作探索,他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从“诗性”的内核突围散文诗文体自身的摇摆姿态,努力提升散文诗境界;另一方面,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的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为当代散文诗写作确立了鲜明的现代性写作路向和文本典范。他是一位不断形成和突破已有风格的散文诗作者,他的散文诗蕴藏着深奥神秘的意义,“彼岸的真与美”,生命的“寻根的感动”和原始古朴的生命热力;浸透着现代的、哲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突出的象征意义、鲜明的反叛精神——三个鲜明的现代性传统。他善于在喷薄激情中创造生命,衍生形象,营造语境,赋予散文诗以哲学和思想的深度,在深层领域探索情感与理智、原欲与道德、命运与归宿的终极问题,在“独异”追索中,丝毫不掩盖坦荡与自由的心灵宇宙,富含哲理思辨的诗性气质。读他的散文诗我时常想起波德莱尔所说的“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现今距灵焚第一本散文诗集《情人》(1990)的出版已有二十余年,此后,又有《灵焚的散文诗》、《女神》两本散文诗集相继面世,如今,灵焚在新作《剧场》[]中对自己逾二十年、跨世纪的创作生命作了一次超拔而有意义的回溯与反顾。他说:“在作品中重返自己的历史,让我与一种事实相遇,那就是碎片。碎片既是自己的生命经验,也是自己的审美经验。”“这些碎片或片段,提醒着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某种角色或身份。”(《在碎片里回溯》)易感而易被遗忘的生活最幽微又最困惑处、难以言辞述尽的生命细节以及关乎哲学命题的刹那启悟与长久思索都在灵焚笔下被还原为一种由现实、想象、诗意、审美和哲思交织而成的碎片,这些碎片又切实接续起一段关乎自我、人类、乃至生命终极的岁月长河,使灵焚得以与逝去时代的自己逐一相遇、逐一相知、又逐一告别。他回溯、审视自己的创作历史,同时也回溯、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在这本刚刚出版的散文诗集《剧场》中,灵焚以穷源竟委、抉发精华的精神,探察和思考现实的动荡与变幻,个人情感体验的痛苦、困顿、愉悦与安宁,生命的丰沛与虚无,灵魂的漂泊与停放,以及形而上的追寻与求索,这些,都在其审美中得以紧密、清晰的凝注。他以不拘格套、别是一家的文理形态,以姿态横生的内真实挖掘生命碎片的意义;他以赤子情怀的坦荡和精诚渲染诗性的光晕,从而完成了始终在路上却直指终极的现代性“返源”。

 

 

一、弥合与分裂:“剧场”背后

 

纵观灵焚的散文诗作,从“情人”时期的灵魂漂泊到“女神”时期的生命寻根,再到如今探讨人之生存境遇、身份与生命的归属等问题的“剧场”,其创作显现出从完全的形而上境界过渡到现实关怀与形而上相伴相生的广阔的精神视域的转变。这不仅体现在其于艺术题材上有更为多元的选择,也体现在其于具体意象及叙事方法上向写实的趋近。但这并不意味着灵焚放弃了他的哲学追求,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在个体生命的灵魂诉求背后,在对世间黑暗、荒谬之事实肆意地揭示、嘲讽与批判背后,在对现代人类群体之行为模式的反思背后,在关于生命、生存本相的终极探问背后,潜藏着统一的内在旨归:即人类对基于审美乌托邦幻象的弥合体验的持续追求,以及人之为主体在不断变动之时空中所必须面对的分裂结局。在这本诗集的后记中,诗人这样解释《剧场》的命名:“自身作为某种‘物’的存在,虽然拥有时间的连续性,但是‘物’的主体性需要通过‘事件’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而当‘物之存在’转化为‘事件存在’时,其连续性必然被‘事件’分解,成为非连续性的各种角色,并被其所替代。《剧场》的命名,首先源于这种人的生存性质的指认。人活着就是这样,在时光这个‘剧场’中被构成,同时也在这个‘剧场’中被分解、被解构。我的这些作品,既是自己在每一个‘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也是至今为止,在过往岁月中作为‘物之存在’所拥有的一种宿命角色的破碎整体,呈现在各种审美经验之上。”(《在碎片里回溯》)在较为显在的层面上,诗人意图通过对过往真实生命的记录来勾勒一段完整的自我时光,然而,当这些文字进入“事件”从而取得存在的意义之时,生命的连续性却被裂解。时光的“剧场”是完整的,个体生命的“剧场”却无法完整,诗人所获得的只是拼凑想象中之永恒的文字碎片,但也惟以这些碎片才能对时光与自我做最真实的记录。这其中所隐含的宿命性体认,即不可克服的生存困境——人类摆脱分裂性的欲望与分裂的必然存在间所产生的矛盾是灵焚意欲反复揭示的哲学命题。

纠结而不可调服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后工业时代的精神匮缺与人类潜意识中所追求的生命丰富性的对立之中。机械轮转的现代化进程使现代人类屈服于物质及金钱的迷乱与狂欢,随着工业文明的极速发展,情感与精神的震慑性似已消散,现实社会的腐朽与荒诞一一现形,物质力量在与心灵的角逐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然而柔软的诗意荡然无存,保留一种亲密而原始的生活方式几近成为奢望。诗人以极为讽刺的笔调揭示这一无以抹去的存在事实:

一群毛线鸡在门口晒太阳,低廉的口红格外抢眼。

我们还不能下岗!

残存的春色不是用来下蛋的!

嘎嘎,嘎嘎,咯咯咯……

她们就这样有说有笑,毛线团在手上慢慢滚动,慢慢编织体内的荒凉。

——《新闻短讯》

被“毛线鸡”浪掷的青春时光已一去不返,但它们仍在价值的错乱中妄想生命的欢愉,在它们“有说有笑”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体内的荒凉”,生命也因此开始分裂。“除了学会适应,习惯这白天隔着玻璃,夜晚隔着街灯的日子,城市的植物只能在水泥的裂缝里,窗风的皱褶里寻找记忆中的泥土。”(《女神》)“植物”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喻象,被困于现代化都市的铜墙铁壁中,它渴望返归作为精神源泉的“泥土”,返归生命的灵动与丰满,却限于自由的遥不可及。事实上,现代化进程正是造成生命连续性断裂的基本原因之一,物欲满足所形成的精神充盈只是一种暂时性假象,会随时间的流动而逐渐瓦解,人类终将意识到个体与精神原乡的分离,意识到自身已失去安放灵魂与生命的伊甸园。

其二,在灵焚的散文诗中这种矛盾的另一形态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分离。灵焚早期的散文诗作如《情人》、《飘移》等作品显示出人类灵魂的流亡与漂泊状态,其时的主体意象“情人”是作为一种“不可靠近的终极之美,一种灵魂、一种归宿性的精神指向”(《我与我的“情人”》)而存在,而后,灵魂的困顿处境与对审美的不懈追求又促使灵焚找到“女神”这一新的主体意象,用以返归生命的原始状态与原初之美。无论是寻找“情人”还是寻找“女神”,都是作者自身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类渴望逃离生命的孤寂与分裂,寻找灵魂的绝对自由以及彼此生命的充分弥合状态的显现。人类渴求生命情感、心灵精神与欲望肉体的紧密联结:“时间穿过那个被镂空的暗道,在19个小时里拥抱,5个小时里使劲地蓝”(《再一次写到清晨》)。然而,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紧密结合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虚构,其背后暗含着更深层次的分离性,如在《碎片·反转》中,他隐隐地透露了这一观点:

爱情从对面而来。其实,我们并不相爱。

真的。而我们只能穿着衣裳拥抱。

“对面”一词已暗示了个体既定的分离性,在个体生命的结合中企图取得灵魂的共生或许是一种谬误,即使最密不可分的灵魂,也“只能穿着衣裳拥抱”。个体为摆脱分离境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都将成为幻影,灵魂仍在漂泊,分裂是不可逃脱的生命结局。

其三,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灵焚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生命“存在”问题即存在的虚无也同样意味着等待在人类寻求弥合之路尽头的惟有分裂。在《空谷》中,诗人为我们展现了存在的虚无:

这里的时间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

没有人指望少女们虔诚的许愿,数千年来高悬的星座一夜之间会在掌心纷纷圆寂。任何一种境况都不能企求自己与他者共同承担后果,必然是对于结局的最好阐释!

 

当蒙克的笔触让每一个行人都成为影子,每一座桥梁都在痉挛中扭曲,呐喊者成为一声不绝如缕的呐喊,与影子一起消失在呐喊之中……

曾经饱满的风从此空荡荡,在大地上形只影单千年万年地漂泊。

曾经丰腴的大地,由于空谷多了一种沧桑的记忆。

诗人借蒙克之笔表现其对物质存在的真实性的质询,一切“存在”图景乃至“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都将面对一种共同的结局:归入空无一物的虚无之境。对这一生存结局的揭示包含着诗人对于主体归宿的终极理解,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在焦虑:“任何一种境况都不能企求自己与他者共同承担后果,必然是对于结局的最好阐释!”实际上,与存在之虚无并蒂而生的正是作为独立个体之生命为摆脱焦虑及孤寂的危机体验,寻求与外界各种形式的结合以恢复生命的完整性却始终孑然一身的命运。诚如诗人所言:

有人说,孤独往往不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但孤独恰恰是由于感到自己是一个人。而在一个人的时候,每一个蓦然回首都是对生命的深入啊!

那时你会明白的。你要明白:所有的在者都会背身而去的。

——《某日:与自己的潜对话》

在当下生存空间,人类摆脱分裂性的欲望与分裂的必然存在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生命彼此靠近、寻求弥合的行动被众多外在力量阻隔,灵魂始终处于漂泊状态,无法回到生命内部的自足原野得以安放,文明异化,机械与荒凉统治着我们的时代。“如何在这种生存背景下让生命能够保持鲜活的本真,让灵魂获得安宁与平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背景与思维所面对的审视对象,是生命抵达审美境遇的必经之路。”(《从灵魂的漂泊到生命的寻根(代跋)》)这是灵焚的生命追求,也是灵焚的审美追求。只有通过审美提炼与转换人类在追求弥合过程中遭遇的生命的分裂性,才能达到对这一生存困境的超越。或许,正是人类渴望超越自身生存境遇的本能,促使灵焚持续地追求着生命的本真与灵魂的安宁,也持续地在他的散文诗创作中为这样的追求找寻安放灵魂的新的彼岸。

 

 

二、“返源”:回归生命终极

 

    灵焚的散文诗创作始终在探讨灵魂的漂泊与救赎问题,时而站在精神的高地俯瞰,时而返归生命之初,时而巡弋当下、匍匐在凹凸不平的大地上。无论是灵魂向宇宙深处、人类生命初始的原点返源,还是关注于现实的生存,他的创作无一例外都指向生命终极的拷问与探究。在《风景如海》中,灵焚以“海”为心灵喻象将其真实刻骨的生命体验审美化,转换为动态的心灵图景,其中弥漫着有关“拒绝”、“距离”、“波涛”、“风暴”的漂泊感受与诗性言说,这也是其时作品的关键词,而结尾多以一种迷惘、失落、黯淡的情绪作结,影射过往许多生命关系的破裂(如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感无归属、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精神的伊甸园……)。此时,作者已表现出对复归生命的原始状态、重建精神的伊甸园的向往与渴望:“给我一个梦吧!那栏栅应该是我们失去的森林,我们可以爬上一棵树,连遮羞的叶子都摘去,旁若无人地。”(《飘移》)随着对生存、梦想、生命韵致思考的逐步深入,灵焚又在我们所居住的、充斥着各种各样满足人之生存欲望的技术与工具、却丧失了生命最基本的自然性的时代中,愕然发现了现实中“远方”的失去、远逝:

城市化的表情。信息化的脾气。全球化的性格。

天涯就在身边。即使有亲朋好友远游,也在手机那一边、QQ那一边、skype那一边……随时挤眉弄眼,两情何止朝朝暮暮?

那么我们拿出什么用来回忆?应该思念谁?有谁还是异客,至今独在异乡?

登高?居住的楼房并不低,或者office坐落大厦的高层,远方就在伸手够得着的地方。临窗万家灯火,开门车水马龙。

现实,已没有了远方。

——《重阳·远方》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日的乐趣的远景。如果人类不幸到目光只限于考虑当前,那么人就不会再去播种,不再去建筑,不再去种植,人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尘世的享乐中,人就会缺少一切。”显然,在灵焚的笔下,都市已被现代资讯和科技悄然无情地陌生化为情感的荒漠,人们沉潜于此在的享乐与物化之中,生命的律动听不到,远方的渴求早已黯然,唯剩下方寸间的局促和狭隘,咫尺与天涯的颠倒,距离与空间的缩短和封闭,现代都市人陷入灵魂流离无依的危机之中。然而,灵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他仍旧渴望并相信一处“远方”、一处心灵栖息地的确切存在,在《重阳·远方》中他写道:“当自己成了自己的异乡。我们,除了相信有一个故土在远方。”在灵焚的概念里,“故土”是精神滋长的原点,是生命发源的始初;“远方”则意味着超脱现实的理想空间的存在,是“诗意的栖居”,是生命前行的方向。由此,一种思路愈加清晰可循:以审美观照推翻、超越既有的生存困境,追求生命的弥合,摆脱生命的分裂性。“情人”与“女神”这两个主体意象都被统摄于这样的思路下得以诞生,在新的作品中,灵焚跳出了单纯的意象抒情,他找到一种新的途径与方式来展现其思考并为这种动态性意志行动命名——“返源”。

毋庸置疑,“返源”是灵焚内心系统的隐秘力量,它的提出一方面源于前文所述灵焚一直以来的生命追求与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则源于灵焚的世界观与哲学素养。于文字中梳理灵焚的所思所感,会发现在其作品中时常显现出关于“万物同源”的观念阐述:“这里,一朵蒲公英在风的指缝寻找家园。一颗松果保留松涛的记忆从山顶滚落。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一种存在由可能到现实,再由现实回归可能……”(《空谷》)灵焚以万物衍生消亡的规律道明生命起源与归宿的对等,起源朝向归宿,归宿又返回起源。所谓“万物同源”,万物始于同一本质,原点即是终极,而朝向生命终极的旅途就是“返源”。《返源》:

橙色携带火种,霉绿色绵延肥沃的大地,而那些隐隐约约游走的乳白水滴,让一切种子气息氤氲,在季节里媾和阴阳的呼吸。

正如从地中海、爱琴海边上岸的欧罗巴,沿着逻各斯路径回到始基,宣布万物同源。

抵达源头,失散千年的两朵雪花在一条江里戏水,在你的色彩里相认相知。

诗人信守惟有“返源”,恒久的生命之孤独才会在自身中消融,分裂才会退居幕后;立身于强大的生命本源和对这个世界的爱,诗人不想说出他的纠结,以及“纠结的真相”——“让真相留在真相里”,基于此,诗人随性虚构出乌托邦的未来填补他对宿命和辽远的想象:

这是一场未来的赴约,也许属于宿命里的某种真相。你领走了他为你备好的奢华,仅仅一次完美的绽放,让他此后所有的春天不再丰满。

应该是美好的开始,应该是的。他们都这样相信着。

这些,当然属于愿望,即使它是一种信仰。

——《虚构一场春天》

基于灵焚所固有的母性崇拜意识[②],女性在“返源”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灵焚赋予女性以造物主的神性,通过意识重建,使女子形象——这一并未确定其具体指称的虚体成为“返源”的第一推动力,成为生命的本原意义与终极理想的对象化本质:“可你,却如此轻描淡写,告诉我,你只是盗来了阿尔卑斯峰顶的一朵新雪,在沿途种植一些星光蓄水,营造一次晶莹剔透的旅程。”(《返源》);“在源头,一个东方女子捧着一朵初冬的雪在颜色里受胎,用蓝,描摹繁星们的初夜。”(《返源》);“这是源头的火焰,让我只增不减,只涨不消,只生不死;让我们反复确认的相遇消弭时间,直到为我敞开的空间归零。”(《返源》);“让我们在天地之间站立,峰峦般抱紧,尚未挂起树叶的裸体沐浴干干净净的阳光,以花朵的姿势,重新开始芳香四溢的吻。”(《返源》)在男女的爱欲结合中,“返源”的意义得以实现:即自然、人体、生命本质的交融,灵魂、时间、空间的绝对弥合。《虚构一场春天》:

此刻,阴阳在反复相遇。时间凝固了,不再孵化下一刻;空间弥合了,不再为此处与远方预留那些风声路过的缝隙。

时间不再挪动一步,空间不再分离。

在灵焚的笔下,阴与阳不仅是代表男人与女人的符号化意象,同时也向哲学领域延伸,具有更广泛的哲学意义。阴阳多用以阐述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中的动态平衡势力,它们性质虽相反,但又和谐地处于一体之中。阴阳的结合,恰恰意味着生命的分裂性能够得到消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确证了女性形象在灵焚散文诗中出现的必要性。女性地位的跃然恰恰是现代理性进程中的杰作,灵焚从生命现象和人类学的层面跨越了它的局限,在他的审美体系中男女系抱朴合一关系,男性在建设、破坏,女性始终是圣洁的救赎者——肩负着永恒的美和修复的意义,于“时间凝固”、“空间弥合”的生态中,人类从阴阳携手的时空内获得灵魂、精神与肉体的三重自由,在阴阳结合中返归纯净的远古天地,返归最初的精神家园。

生命的真正归宿并不是关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的自我满足,而是要揭开生命内核,在审美顿悟中完成对生命本体的超越,还原生命的本源意义,抵达生命真谛。“返源”,即是要恢复人类的诗性情怀,恢复生命的灵动与丰富性,恢复情绪的真诚、饱满和激情,他“用色彩蔑视一切文字的表白”(《返源》),逃离现代社会的铜墙铁壁、纸醉金迷,返回自然自在的原野,返回安放灵魂的家园。在源头,生命抵达了终极的意义,人类将在永远的弥合中获得持久的满足:那些在源头被孕育的人类,每一个都应该是你合格的情人。他们从此懂得爱,懂得万物不是尤物,不是为了承受毁灭而降生。”(《返源》);“阳光成为阳光,晴朗就是晴朗。雪山不再成长树木炫耀高度;云朵领着绿草自由往高处行走;浪花短暂的一生,只在时间里悸动;每一阵风过,只有经幡数着念珠,万物不需要发出存在的声响……”(《青海湖,穿越湛蓝的相遇》);生命不再惧怕分离与死亡,因那朝向终极的旅途也朝向光明的始初:“只要白发长到三千丈,就不需等待了,剩余的时光都是雪飘飘。那时,过往的岁月都会在每一道皱纹里回暖,朝着春天的方向,缓缓地流,薄薄地流……”。(《雪飘飘》)灵焚俨然寻找到对现实与精神困境的突围路径——反叛的主体意识,在时间与历史中,物我置换、人我置换、自体置换,世态万象中,屹立出一个互为阴阳、互为情人的“我”,他滋生不息,无所困滞、无所隔离,于芸芸纵横变迁之所。

 

 

三、在生活的剧场中探寻生命的主体性和审美性

 

灵焚将这本集结精选性质的散文诗集命名为《剧场》,既有现场感,又凸显了生活与艺术的质感。“剧场”首先是艺术表演的场所,剧场中上演着真相、假象、想象,以及比真相还真实还让人确信的真相;其次,剧场一定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交叉的场域,这里,历史可以被拉近,现实可以被推远或被丰富化立体化,冷淡可以变得亲近,熟悉转身为陌生……置身其中,每一位观众可以观看和寻找自己不同的面相;再次,剧场是多维融汇的场域——真实与虚构,当下与历史,此在与未来,自我与他者,他与他者……纵横捭阖,无所不包。此外,灵焚在组诗《剧场》中运用了多重隐喻和象征色彩:剧场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隐喻,它隐喻人在有形的局限中被约束了生存的自在和生命的敞开宿命;其次,剧场里上演着生命个体的自我问答,自我与他者、他者跟他者的对话、行为生发的表演,走进其中,每一个人都既是倾听者又是发声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它构成了生命场域中的看与被看以及角色、身份的复杂置换。在图像化时代,现代大众电子传媒的迅速扩张所导致的直接且重要的后果就是其对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产生了严重的冲抵,由此德里达在《明信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的咒语式论断,比之甚重的是西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当现代电子媒介使“文学性”越出传统的文学领域而向经济领域、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扩展时,传统意义的文学已然面临致命的挑战。剧场的艺术形态,恰恰是对图像电子资讯的有力冲击和解构。不管剧场这一命名多么富有张力和涵括性,在上述提及的层面之上,灵焚最为焦灼和关注的是生命的主体性的确立问题。与上述众多已经意识到的问题比照,诗人最为忧思的是在生命现场中,人被事件和行为消解了主体的完整性之后所致的主体性缺失——有时代所致、有个体迷失自我所致,《伤口》对主体性的失所发出了温情的呼唤:“向童年借来一缕炊烟,你要让这座城市回到温情的角度。”可是,中国人曾经饥饿怕了、穷怕了,出于对饥饿和贫穷的恐惧,人们不再关注精神世界,出于物质生命极大丰富的转变,人们忘却了美好的愿景和灵魂的诉求。这导致商业的诱惑最终得以淹覆现代人灵魂的疼痛和愿想,如同失去重心的齿轮在滑坡下奔跑,飞速旋转的欲望,使主体生命无法停下步履,直至陷入空洞麻木中,流失生命追索的方向与本初的情怀:

这是一种绝症,只能在借来的炊烟中延命。

自从搬到郊外的别墅区,你企图繁殖炊烟的数量,却发现炊烟中潜在更大的商机。

从此,忘了伤口,为自己的天赋得意,直到忘形还没有忘记继续得意。

——《没有炊烟的城市·伤口》

灵焚准确地捕捉到“飘移”一词,用它来形容远离生命之光普照的现代人在商品化时代中主体性的摇摆飘忽与混沌、自我消沉的状态,颇具深度与明晰度:

这是什么地方?山不像山,海不像海,鸟声已经绝迹。还记得那一次我随你晕眩的目光升起?

这是高原吗?垂下的四肢如绝壁苍苍茫茫。

铁门的响声在遥远的地方滚动,我是被这声音惊醒了吗?

在眼睛睁开之前总要回忆点什么思考些什么吧!可是大脑混混沌沌,尽是千年无人打扫的风尘。

以手加额,霜雪从心底漫卷而至。额上佝偻着无数男人和女人圣洁的肉体在呻吟。

那个富足的股票经纪人饿死在神秘的塔希提岛上,呼唤世界始终没有回声,昼夜成为一幅空前绝后的谜。

就这样闭着眼睛飘移吧!管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飘移》

除却商业诱惑对主体性的绑架,灵焚还犀利地讽刺了现代社会娱乐界的明星们被舆论牵制、为声誉和利益而活的可笑与悲哀:

一整天,我们用散发油墨味的报纸裹起赤裸的肉体,走过一条一条霓虹灯布满的街道。我们携扶着,最后走进豪华的剧场。

吉他沿着打击乐器的叮咚铮蹒跚走来,云朵自您臀部一团一团升腾,腰扭成弯弯曲曲一条河。玻璃球旋转起来了,繁星如流萤飞满我披长茅草的肩边。

舞台是迷人的,吸引演员也吸引群众。

该轮到你表演了。我们很得意,以追光灯压迫你,赞美的掌声仅仅为了掠夺你的丰采,并任意把你撕得粉碎。

你是无法挣脱的。我们在你的深处,骚动你的情绪,激昂,激昂,激昂……

——《飘移》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主体性的独立和在场,然而媒娱时代,娱乐文化泛滥,艺术被流行亵渎,主体意识让位给大众,文化充其量停在表述层面,多少人在哗众取宠,多少人在千金买笑,多少人席卷于纸醉金迷的骚动消遣之中?诗人的忧患那么苍凉无奈深重,亦如当年德布雷对很多知识分子沦为追逐名声的动物的忧虑一样。根植于对现实的反思和主动的使命感,2013年,灵焚一改以往的风格创作了一组别具寓意的作品《新闻短讯》,这组作品戏谑而又现实、充满反讽的意味却不失旷远的忧患,拓展了散文诗关注现实时弊、介入当下生活的艺术手法,他以新闻聚焦的视点和快讯方式,片景式集合了当下社会最引人关注的新闻焦点和时弊问题,颇具时代感。他写火葬场、留守儿童、底层生活、买车摇号、不安全食品、雾霾、下岗等问题,好声音、星光大道、爸爸去哪了等时尚流行节目,知识、文化被边缘化,以及明星商机、双规、潜规则、蜗居、热点八卦新闻、为房产假离婚、空巢老人等等:

今天天气,PM2.5 正在不断刷新峰值:北城300,西城400,东城500,东南城、南城已经无法检测……

哈哈,亲爱的雾霾,托你的福,又一家医院把太平间搬到地下停车场。

……

好声音,好歌曲,草根们的星光大道……

真本事的大舞台,今夜,多少人陪你一起泪飞?

音乐真好,梦境有价,大舞台的夜色正在升值。至今为止的孤独,待价而沽的日子,可以按重量明码标价了。

即使我不是明星,但爸爸或者妈妈是明星。爸爸哪里去了?因为爸爸是明星。明星明星,拓展商机的媒体盯上了明星的遗传基因。

——《新闻短讯》

    所谓现代性的危机,就是文明之后为何出现荒昧,进步之后缘何出现倒退的问题,几百年前西方的卢梭这样问,几百年后中国的诗人们依然这样问。用传统审美改变现实已然很困难了,而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不可剥离的“娱乐化”,正深刻地改变着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流行趋势中,大众媒介文化吞噬了一代人的自主选择性——人们心态扭曲,尊严荡然飘远,肤浅成为标签,一个时代空疏的悲哀被诗人赤裸裸地呈现无余,面对都市人的处境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心理现象诗人发出:“悲哉!此情何堪?/悲哉!此生何堪?”(《新闻短讯》)这一痛彻慨叹,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尼尔·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在灵焚近年创作的不少散文诗中都可以寻访到《巴黎的忧郁》的影子[③]我们可以权且称之为当代中国的忧郁,在这些作品中,人生如剧场、城市如舞台,人与物都被经济繁荣的时代和繁华的都市异化,面目全非。诗人对现代都市有自己的纠结和痛楚,更有睿智的批判和反省,这在其2013年创作的一组散文诗《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中可见一斑:城市的运输如同疲于奔命的蚂蚁——一车一车的夜晚呀!也不管这里是不是装得下,反正继续运,不停地运,运到时间也成了一堆废铁,断电了,熄火了,终于不再喘气了……/脑血管堵塞了。心肌梗死了。/送走蚂蚁之后再搬运夜晚的这只蚂蚁也死了,终于不再是蚂蚁了。”(《都是蚂蚁》)随处充斥着秀色可餐的都市却陷入饥饿——“一种单一的饥饿顺着下水管道,向整个城市的每一家、每一户私奔。/饥饿在传染。”(《遇到章鱼》)沉迷享乐与肉欲的都市人一夜过后筋疲力尽,心灵空虚无依——“此时,一群身体肥硕、四肢却骨瘦如柴的蜘蛛,正陆陆续续爬出夜总会、酒吧、丰乳肥臀的按摩房。/月色正好,霓虹灯在身后逐渐昏暗。/河床正在龟裂。等不到杨柳岸,蜘蛛们已经精疲力竭,就地伸出毛茸茸的四肢收集露水,补给一夜之间彻底干枯的河流。/晓风习习,却听不到水声回响。”(《蜘蛛》)在摄像头、电子产品等冷漠的看与被看中,病态的心理危机四伏(《病态》);网络的虚拟空间更换着人们的脸,每个人的出场都带着诡异的面具,谁也不知道面具下真实的脸,直至在面具的伪装下丢失了真实的自己《他人的脸》)……青春、热情和勇气都被支付殆尽,那么窗外还有什么?(《患者》)置身没有隐私的都市,每个人在现代生活中都身患病疾,人们自动与被动地选择遗忘,“忘了伤口”(《伤口》),不去抵抗,“不承认孤单”、“漂也是一种选择”《(你不承认孤单)》。所有的问题和症状正悄然被传染,“植物也患流行病”(《流行病》);生命在荒芜和黯然中不断地消失,忧心于意义的确实、主体性的消解,诗人唯有反复地自我敲击和警醒自身。他承认宿命的偶然,却无奈于没有反抗与觉醒的被动;他在“看”与“被看”中保持清醒,却无法改变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碎片化;他试图在生命剧场中重构现实的审美性,却时而迷离于“返源”的归途路向。如此地纠结、挣扎、分裂、自嘲和重构,诗人以理性对话存在、经验,穿越了重重场域的围困,秉持烛照心灵的蜡炬,诗人最终以反现代的抉择对抗物质现代性的种种问题。可见,灵焚对现时代的境遇、都市的生活、生命剧场的描写和隐喻富有浓郁的理性批判精神,其清醒之处在于他以对话的姿态书写,淡化对抗带来的激进和单一,这一现代性的反思颇近似于埃德加·莫兰的观点:“欧洲文化在把理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产品之一和最大的生产者的同时,保持对理性以外的其他思想的开放、并且超越理性,批判和否定理性。欧洲文化的深刻特性并不仅仅是使理性被解放得到了自主地位,更是造就了‘对话’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性成为一个不断演变复杂的角色,它和经验、存在、信仰进行着对话和对抗。”[④]

 

 

结语

 

长期以来,灵焚“本于性情之真”[⑤],将哲学、美学与诗学深度融汇,他善以情感丰沛的语言、内涵多指的意象、逻辑紧密的结构编织关乎生命与梦的哲学命题,寻求灵魂的救赎与安放,重现灵魂的乌托邦,其间洋溢着蓬勃而流动的生命热力。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现时意义的肯定与追求,他欣赏灵魂需具有坚实的硬度,“应该学会省略路途的磨难”(《果实的时光》),“沿着高远的志向驰骋,到达心灵所能到达的地方。”(《回声四起·长城,或者与家园有关》)同时,他深切地怀念着逝去之美,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使其作品流露并释放出唯美、沉默、高贵的气质,以及文明、坚持、漂泊的气魄。[⑥]

在当代散文诗界,灵焚确是一位旗帜性人物。除于创作方面的求新求变外,他还倾尽心力推动中国当代散文诗的发展与理论建设,致力于改变当代散文诗的现有境况与存在姿态,以期登上新的高台,其文采斐然、洞见迭出的著述文章中包含着对散文诗朝圣般的热爱。诚如诗人自己所说:“越是靠近她,就越感到她的高光炫目,她是那么神圣与高贵,只能膜拜,不可站立仰视。她,显然已经成为我的个人宗教,是我匮乏年代、枯燥岁月、寂寞日子的精神避难所。为此,即使需要我在生活中租赁时光,也要向她朝圣。犹如那些藏传佛教信徒,罄尽毕生,都用在朝圣的路上。”(《在碎片里回溯》)[⑦]

最后,反观本文的题目,我想说:个体生命的逆流返源,与现代性的当下感悟和未来展望[⑧];生活被放置在生命剧场的整体规约中,与历史的碎片[⑨]、时光的碎片、日常的碎片以及生命的偶然、短暂,这两对本是充满张力和悖论的对象,却被灵焚巧夺融汇,他以坚执的主体性,以穿越的灵动,立足当下,往返于人类的原初与未来[⑩],他时刻秉持着散文诗文体写作的审美性指向——审美救赎、拒绝平庸、宽容歧义、审美反思,在当下多向度的思考、思辨中,完成了生命探究旅途征程上终极的关怀、凝注、坚守直至去完成突破。

 

2015111 花园村

 

注:本文是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期三十年新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9JJD750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晓娅,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 

 

 



[]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9月版,该散文诗集中的第一辑为灵焚近年创作且从未发表的作品,其余为80年代至今发表过的作品精选。

[] 从“情人”到“女神”,可从灵焚的散文诗创作中提炼出一种极为明显的母性崇拜意识。女性是其主要的抒情对象,在逻辑与思维的递进中,在情感与审美的升华中,女性逐渐脱离一般意义而具备了神性,上升为母性之神。这种“母性”,是作为生命之源的审美化精神而存在。

[] 学界普遍认为,波德莱尔是将美学现代性同传统对立起来的始作俑者。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见【法国】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85页,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这句“自相矛盾”的名言发表于18631126日的《罗加罗报》。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多现代性研究专家(例如齐格蒙特·鲍曼)的著作中随时都潜藏着波德莱尔的影子,虽然诗人那些“恶之花”式的狂放言辞,根本就无法被看作是对现代性的理论判定。

[] 【法国】埃德加:反思欧洲,56页,康征、齐小曼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⑤] 这一点与明代中期重要的诗人、诗论家、哲学家陈献章颇为相似,陈献章身兼多重身份,创作“不惟篇什繁复”,且具有独标一格的艺术成就。

[] 灵焚的散文诗中交融着本雅明所说的传统艺术的“韵味”与现代艺术的“震惊”,在本雅明的论述体系中,所谓韵味是指传统艺术中特有的时间地点所造成的独一无二性,它具有某种“膜拜功能”,呈现为安详的有一定距离的审美静观。相反,震惊完全是现代经验的体现,呈现为突然性,诗人颤抖、孤独和灵魂分离。详见【德国】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 诚然,一直以来,有些读者说灵焚的散文诗很难读懂,太深奥,这让我想到德国的诗人保罗·策兰,他喜欢将事情复杂化,他曾经用植物作为一些特定事物的隐喻,比如会找一些生长在集中营附近的植物,然后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来揭示一段历史。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曾有一位德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保罗·策兰说:“你到底想说什么?”策兰很聪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你就一直读吧,读到你读懂的时候就自然明白了”。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灵焚的作品也需要调用这种精神。

[] 这一点让我想到现代性的动力的一个主要来源——时间和空间的分离。

[] “碎片”与“裂痕”、“消散”、“幻象”、“危机”、“困境”、“悖论”、“批判”、“隐忧”、“终结”等组成了一个“具有某种磁力线的符号场或概念场”(韦尔默),与这些词语相伴相生的是人们对现代性的惶惑、无奈、焦虑、恐惧、痴迷,但这些情绪在灵焚的散文诗中比较鲜见。

[] “现代性内在地是指向未来的”。引自【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155页,田禾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